逛花灯会
宋文东

知道今年春节趵突泉花灯会又恢复举办的消息比较晚,大概在正月的初五六吧,是在朋友圈看到的。节前已经“阳康”的我十分高兴,终于有种天就要亮的感觉了。我忽然来了兴致,打算再去逛逛。
正月初九日,天色即将黑下来的时候,我赶到了趵突泉公园北门。甫一入园,猛见园内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继踪,人来人往,像赶大集似的热闹,让我有点始料未及。但是感同身受,自己也能理解,毕竟大家都被疫情压抑得久了。
随着人流,听着嘈杂鼎沸的人声,我的眼睛就被那些光怪陆离造型各异的花灯给绑住了。现在的花灯好像比以前的好看了许多,形象更加逼真了,色彩更加靓丽了,说到底都是科技进步的功劳。
走近一片“荷塘”,靠近塘边上的两只雪白肥硕的大天鹅花灯特别招人喜爱。两只天鹅正面相对,相依相偎,缠缠绵绵,好像只差一口气儿就能飞走了一般。这作品的名字叫“天鹅之恋”,有点意思。“荷塘”内还摇曳着一片翠绿的荷叶,颤动着许多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尤其是那些荷花,出水很高,全开的,半开的,含苞的都有,皆为粉红色,鲜艳夺目,娇羞欲滴,仿佛隔着口罩也能闻到那缕缕沁人心脾的荷香似的。
到了来鹤桥茶舍后面,一面巨大的如意屏风花灯惹人眼目。花灯前面挤满了人,也不知道都在看什么。原来在红色的屏布上面游人题写了各种各样的“过年话”,字体杂乱,龙飞凤舞,花黎胡哨,已经基本上写满了屏,许多地方还是重叠写的。能辨认出的内容有的是祈求家人新年平安健康的,有的是为朋友祝福的,有的希望发财的,还有表露爱情的……其中祈求家人平安健康的留言最多,颇为令人感慨。这个花灯创意很好,能与游人互动,拉近双方距离,感觉蛮温馨。
我每次逛趵突泉公园,三股水是必看的,好像不看一眼就像有块心思似的。这次也一样,尽管今晚的主题是看花灯。见“老朋友”欢腾依旧,令人欣慰,我就可以专心看花灯了。
来鹤桥东侧的泉池上一共扎了四盏巨大的花篮灯,大红的花篮里插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绿叶,色彩斑斓,栩栩如生,让人看一眼都觉得很是舒心。其中一盏主花篮灯有七八米高,直径三四米宽,被另外三盏稍矮一点的花篮灯簇拥着,鹤立鸡群一般。花篮灯全都漂在水上,既各自独立,又连成一片,上下辉映,红波荡漾,煞是喜庆。
花篮灯东面的水池忽然收窄了一半,上面架了座桥,桥以东为溪,到公园东门附近折向北去流入护城河。站在桥上往东望去,下游不远处的晴雨溪上又扎了一盏高大的花瓶灯,有十几米高,直径四五米粗,大概满园的花灯在高度上无一出其右者。其制作工艺也不含糊,线条细腻圆润,以黄、红为主色调,纹饰为蓝、绿色,夜幕下富丽堂皇,灿烂盈目,令人叹为观止。花瓶灯虽然立在水上,却平稳如山,其国泰民安的寓意,契合了百姓所愿,应该是这届花灯会的灯眼吧?
转过晴雨溪,在漱玉泉南的水塘上扎了一组宋代济南名士代表人物李清照、辛弃疾二位大词人的花灯。一见易安,我就想起了她的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另一首《如梦令·常见溪亭日暮》也还记得:“常见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易安的词字字珠玑,通俗易懂,画面唯美,其被后人称作“千古第一才女”乃是实至名归。文武双全的辛弃疾在他的《青玉案·元夕》里的名句,被嵌在硕大的灯屏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斗大的字体白炽如银,在十几米之外也能看得一清二楚。我就想,上马能杀敌,下马可填词,古今能有几人?幼安真人杰也。
这时夜色更浓了,形形色色的花灯愈加明亮,满园璀璨,令人眼花缭乱。游人也像涨潮一般地逐渐增多。人们都穿着厚衣,扶老携幼,指指点点,欢声笑语不断,偶尔还能听到园外传来的几声烟花在高空的脆响。人们习惯地戴着口罩,但也有不戴的,如果退回到春节前十几天,这是不可想象的。
转眼就快到七点半了,我才逛了大半个园,游兴正浓。我打算返回南门一带再逛逛,但维持秩序的保安却阻断了南去的路。我也懒得再去绕路挤油油,便上了公园东门附近的一座小桥上,恋恋不舍地溯溪西望,前方那盏高大的宝瓶灯巍然矗立于溪流之上,金光耀目,一览无余。两盏宝瓶花灯上下互映,流金溢彩,美轮美奂,令人流连忘返。
2023年1月31日

图书出版、文学、论文专著、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