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秋残荷
文/姜超

翌日清晨天色阴沉,我独去南湖公园闲逛,虽然说晚秋风沁入骨,仍阻挡不了市民们晨练的习惯,有人在打太极,有人在耍剑,有人在散步……而我却走向湖中间的那座拱型小桥上,据公园里工作人员介绍:“这座小桥还是请苏州一园林设计院工程师打造的,造型新颖,玲珑别致,具有江南风情韵味……”。

一阵风来湖水漾起一圈圈涟漪,岸边枯荷显得格外萧瑟,有的荷叶凋亡沉入水中不见此踪影;有的荷叶完成生命的周期刚跌落入湖中随波逐流,不知魂归何处;有的荷叶虽然说褪去妩媚光泽,也许在避风的地方仍展示着生命最后一抹绿意,可见它们生命力是如此的顽强不屈,怎能不让人为之动容。有的人喜爱“小荷才显尖尖角”的惊艳;有人喜欢荷叶碧翠,硕大似盘;而我却喜欢欣赏晚秋下的枯荷,亦爱上雨打残荷听雨声,它已失去葳蕤勃发的朝气,但给人一种沉淀,一种凝思,一种恬静,一种强大生命力的感召,此刻的我蓦然想起了唐代李商隐一句千古传承的诗文,不禁脱口而出:“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小时候我初读时根本不理解这一诗句的意义,更体味不了作者内心的孤苦落寞,后来在父亲的解读中终于明白。同样的一句诗言,不同经历,不同认知,不同才学,不同境界的人则会给予迥然不同诠释。这首诗是伤苦,悲惋的情怀倾诉,凝视眼前摇曳的枯荷,它由嫩芽抽叶到尽致绽放生命最后凋敝,这多似人从呱呱坠地到青春旺盛时期,最终步入夕照枫林直至转身谢幕人生舞台。天公作美,在不经意间半空飞扬着雨丝,我葭花似的头发,外衣也被渐渐濡湿,就在这时妻子兰花迎面而来用雨伞为我支撑起一方晴空,她对我嗔怪道“……真像傻瓜蛋一样,呆站在雨中有什么好看的。”
“听雨打枯荷的音律。”我望了妻子一眼笑语着。

话刚说完不久,雨一下子大了起来,妻子要走被我执意挽留,在雨中我们蹲下身子,我屏息聆听雨打枯荷的音律,有时像叹息,有时像幽咽,有时像愤懑,有时像呐喊……好多种情感在凝聚中交织,在交织中旋转,在旋转中升华,确让我无法讲得清,道得明。我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如痴似醉忘记了周围一切,飘逸思绪早羽化为一只轻捷悠闲的云雀逍遥云天……
“也该回家了吧。”妻子拉了我一下衣角轻声道。
“哦一一哦。”我从恍惚中醒来连忙地站起身子回应着。

秋雨一改往日脾气变得如此暴躁,来也匆匆,去亦匆匆,须臾间,天空一如偌大的玻璃被雨冲洗过显得格外高远,碧澄,我和妻子披着金色的阳光迈步踏上返家的途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