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角落
作者,周松鹤
一
我的故乡是老沔阳县,东荆河边一排长长的杨树林的尾端,后来就叫“杨林尾"镇天合民垸,一个叫三汊河,也叫向家渡口的地方,听其名就能想象出是一个水洼地,这就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是我父亲与我们兄妹四人剪断脐带的血地。
我的祖先们流落到天合垸到今天也不足一百年历史,当时这里只是八百里洞庭湖一偶,这是一块沼泽地,河水肆意横行,流过之处有了沟壑,天长日久自然成了河流,在这块滩头上最先有了人类的围垸垦荒,沧海桑田。天合垸与1975年老县长刘长福领导围垦灭螺联合垸,成了东荆河流经杨林尾的两个民垸,每逢长大水,站在堤上可以洗脚,水稍微大点就破垸而入,毁我家园,毁我庄稼,旧社会流行歌谣
沙湖沔阳州
十年九不收
收一年交地租
交完地租菜糊口
就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听长辈周宗林讲,先人们初到此地先是给一个叫大少爷的当佃农,后来给他种课田,这是农民每年收成好坏,大少爷单方面作出评估,交租子谷物,大少爷出门都带打手,叫大狗子,还有二狗子,我们村有赵姓与王姓分别给地主当狗使唤,与他们没有公理可讲,更没有公平可谈,剥削农民就是这回事。
歌剧《洪湖赤卫队》里讲的大白洲就指天合垸,是湖匪彭老幺的领地,他们强取土地的方式不是跑马为界,而是划船为界,船上用浆划一天,划到哪里,界就钉在哪里,这就是暗无天日的旧社会,吃人的旧社会。

二
我的高祖寿昌怎么从胡场镇明五流浪到郭河中岑东荆沟滩头种几亩望天收的薄田,这段历史家谱中没答案,河对岸洪湖朱市许姓人家将垸内二十亩田作陪嫁,将女儿嫁给寿昌公,才有了在洪脑的立锥之地,有了枝繁叶茂一大队后人。
寿昌公诞下三子,经武。经魁,经伦,随着儿女们长大成家,土地不足以养家糊口,又逢烈士爷爷书礼用生命换来的二十个袁大头抚恤费,到东荆河下游五十里地一一天合垸,从湖霸手上购得几十亩地,我的先人从此开始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开茅荒,吃湖边野菜。住的是“人"字剪茅草屋,刚开始没脊没樑,墙是黄泥与草糊的。这就是一百年前后天合垸真实场景。
1946年祖父书义倒在这块土地上。
1948年伯祖父经魁也倒下了,
1955年曾祖经武又倒在这块土地上,他们用自已的尸骨把这块罪恶之地东南西北各自扼守一隅,解放后土改,丈量土地板上钉钉,无可辨驳划定成份上中农,如果不是好心人石老革命出面,把死去多年的烈士书礼拉出来顶包,既便不是地主,也是富农。那时间地主富农就如同脸上烙上疤痕,不可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1951年4月25日(这一天正是隔壁宗山爹出生日),家里失火,所有物品化为灰烬,一夜又回到解放前。
1954年(甲午年)长江流域二百年一遇洪水,洞庭湖,洪湖淹成汪洋大海,此洪水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罕见,破坏之大如同大火洗劫一空。
奶奶给我讲家史,大水过后我们家仍保存了一幅完整的屋架,别人家要么被洪水冲走了,要么塌了,这件功劳要记在小个子裁缝匠曾祖经武身上。大水倾泻而来时他是逆行者,凭一已之力将房屋加固打桩渡汛,一个人爬上屋顶,与房屋共存亡,漂过来人的尸体,发腐的动物尸体,活的动物蛇与老鼠成群结队,最后和谐相处。这是传下来的曾祖人性的光辉,也应证了人为财可死,鸟为食而亡。
三
同年九月末,奶奶带着姑姑,爸爸搭乘宗林爹家蓬船,有橹的那种到蒲坼,后到湖南临湘一带卖剪纸逃荒,比讨米要饭有尊严点,遇华南虎伤人(奶奶,妈妈一文详写)。
先人艰辛,后人不忘,到1962,2,19农历计我呱呱坠地,与观音老母生日相逢,气象学上称"观音暴”,天呈异象,大雨倾盆,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我本属虎,有嘴甜者尽讲好听的话,骑白马,做大官,一堆的不要钱的恭维话换回我奶奶早就准备好的真糖实果。
接我生的奶奶是邵凡标刘奶奶,我们乡村的林巧稚,送子观音,邵凡标祖父与我书礼爷爷都是同期的烈士,我出生之时,邵凡标母亲正怀胎在身,双方奶奶约定,如果邵家是女娃,就结为儿女亲家,数月后邵家果真生一女娃,成就我这指腹为媒的娃娃亲,这就是父母之命,一诺千金。
这段娃娃亲,没有佳作之成,却毁了本该属于我们的童真,最苦恼的事,逢年过节的繁锁礼数,奶奶总是事先给我备下礼品,把礼送到邵家,从不缺席,当时有娃娃亲都是殷实人家,从我记事起,奶奶多少次拿竹条逼着我,两家相距不到百米,堪比马拉长还长,当我犯牛劲时,奶奶就叫二弟和幺弟代劳,两个调皮兄弟总是把礼盒半路掏出偷吃京果与麻枣。接着更闹心的礼节躲也躲不掉,到邵家做姑爷,去之前奶奶面授礼仪,首要称呼,举止言谈,最好拿张报纸,装出爱学习的模样,座位是有特别讲究的,不能越位,更不能亏位,碗筷怎么放,什么东西不能吃,一边吃一边看,不能快也不能慢,不能发出声响,全套下来就是金正坤的礼仪教案,套在一个不谙事事小孩头上的枷锁,同时也让我受益终生。

四
如果放学路上碰见邵家女孩,她总是低着头,红着脸默默绕道走,遇到淘气鬼大声喊我们的名字起哄,我们都很尴尬了。
五十年都没再见邵家女,应该也当上奶奶,她本德性,容貌,才情上乘的女孩,为了我复读高中,后到民办学校任教,到80年我遇上爱情必须二选一时,我书信她,让她抢先提出来休了我们婚约,在农村一个女娃好挺胸做人。
永远记得我不到六岁的时候,我的小脚奶奶送我上学的情景,那是一个冬天,奶奶肩扛一条高脚凳,崭新的棯树板凳,专请周山名木匠代师傅做的,陈干成用布丁拼成的书包,里面既没一支笔和一张纸,把我交到周宗祥老师手里,对他讲"宗祥,松柏交给你了,他不听话就掰"(打的意思),现在世风日下,小孩都是公子王孙,学生被老师体罚,儿子挨老子揍是男人的必修课,我父亲打过我,我也打过我儿子,这是我家的传承,我的家风。
大多烦恼从识字而起,
大小多少
上下左右
三汊河小学是地主张四合的私宅,三进三出的大院,中间有天井,天井中间放着一口大水缸,水缸上用绳子连着的一个葫芦破开的两只瓢,三汊河得名是,东荆河南支流经这里,往下游分两股,一股往东流向黄家口,一股往南经新垸流向西湖,1956年修洪湖隔堤把这一只堵死,并在原支流西边堤上建洪湖县麻风病医院,收治病人。后因洪湖高潭口电力排灌站选址这里,把这一并给灭了,后三汊河学校一分为二,四丰小学,周山小学,把一古迹砖瓦石木全灭了。东荆河在此夺起了二位传播文明与知识的乔老师,李老师,溺水更亡。
三汊河小学有一科学预言,几十年后得以实现,当时有收音机,听中央新闻,戏剧,郑泽清老爹说,这里面要是看到人影子该多好,多少年后有了电视机,农村老人都有科学预言。

五
武钢知青下放农村与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等剧目
1968年冬天,我们村从镇上用手扶鸭子拖回四个女青年,说是扎根农村,我们家安排刘姓知青,郑爹家田姓知青,我只记忆一个春节她们探亲回来,给我们买的一支冲锋枪玩具,扣动板机能连续发出"咔,咔"声响,一天下来,我们兄弟把它拆的尸骨无存。
当时民间流传《知青之歌》
从武汉到沔阳
道路多么远望,
告别了校园,
离开了爹娘
…、,
接着二队知青严疤带队今天与胜利村,明天与周山村知青血拼。
谁家的鸡少了两只,谁家小狗不见了。这些信息全由龙家幺爷满堂发布,他与知青打成一片,他一边拱火,一边递棍子,换得二手军衣军帽在村里 招摇过市。
革命现代京剧排练时,他是反派的不二人选,叛徒王连举,渐渐的老百姓把他当作二狗子,就是这龙先生改革开放成了能人,依附这帮知青,由一个彻头彻尾的农民变成武钢工人拿工资退休领社保。
2012年,我大儿子越在武钢硅钢部上班,我妈妈想去武钢看看孙子,顺道要找几个当年与她改天换地的女知青,二弟开车陪往,我通过龙二爷约到二个武钢阿姨,在武汉见了一面,不善言谈的老妈,说了过往的很多事,开开心心玩了一天。
在那个全民跳“忠"字舞,村村唱样版戏近乎妖魔的年代,三汊河的样板戏有模有样,刚在田里锄草犁地的农民,晚上拉起二胡,京胡有板有眼丶唱起歌剧字正腔园,这些都是政治挂帅,组织有力总导演,男一号凡东庭训练有方,还有知青沈亢老师女一号饰李奶奶。一时间死寂的乡村,灯火辉煌,人声鼎沸。
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唱红歌,跳红舞运动像潮水般涌来,又像潮水般退去,但沈亢老师,何小红老师俩武钢女知青真正扎根农村,沈亢与陈明炎老师,何小红与朱崇德老师,结为伉俪,在农村结婚生子。
我想问我极贫极弱的向家渡,三汊河有何魅力让她们托付青春与终生,这里要说有,有的是人。
四丰弟子多才俊
改天换地未可期
沈亢老师作为知青扎根农村代表1978年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与我总政治部表姐叶志琼同期受到华国锋,邓颖超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

六
放牛落水
准确时间大致是小学二三年级,我还没学会游泳,事发地点周木林门前,我看到同村的虎子了哥,木发叔,长生兄他们放学都去洪湖隔堤边放牛,我哭着喊着要奶奶给我从生产队牵回一只小牛犊。一天傍晚,放牛娃们把吃饱草的牛往回赶,正逢那几回涨水了,木发给我一匹大牛,让我紧紧抓住牛背上的毛,另一只手抓住牛尾,交待永不放手,骑在牛背上趟水,怎知牛一入水,脚不着地,开始划水,牛身两边晃动,心一慌就掉在水里,河南河北的人喊着救命,我从浑浊的河水里看见,远处王长青老爹,提着牛鞭,拼命往我这边赶。我这里讲段只有我经历死亡时,当时真真切切的话,信与不信由你,我只想喊
“毛主席万岁"
几十年过去了,想当时学校里,课本上全宣传的是
草原英雄小姐妹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黄继光,邱少云,

人信仰的力量无穷无尽,超越生命,高于一切。
奔跑过来的长青爹,扑到水里,救起了我这条小命。
长青爹,桃元叔老爸,纯朴,勤劳,善良这几个字他能打满分,如果您泉下有知,同您说几句俏俏话,记得参军回来去看过您一次,给您买过两条"画苑"香烟,再后来就知道您走了,您与我阴阳两隔,救命之恩没齿难忘,多少次回四丰想给您上柱香,坟上捧一把土,只有一次,多少次站在对岸洪湖堤上,把家园暸望,近乡情怯,衣不锦,何以还乡,但您对我的救命之恩,在我心中是一尊永远的丰碑,我本名“松柏",你讳大名“长青"
“松柏长青”
有长青爹,才有我松柏活到今日。

七
由三汊河小学转入四丰小学,校长周宗祥老师,一时间文化的春风吹到了乡村,放晚学后,老师与社会青年能组织成一场像模像样的蓝球赛,学校得奖有了手摇留声机,我从爸爸工作的杨林尾农枝站拿回几小袋杂交水稻种子,粿粒长的像姚明,肚大的像我,种了二芦蓆大水稻试验田,秋实秋收季节引得上级领导观摩,种子的力量无穷无尽,只是那一点,岁末周宗祥老师被评为省教系统劳动模范,四丰小学被评为红旗小学,我评为校革命委员会三人小组成员之一,周宗祥校长‘老贫协代表,二队邹春生老爸,还有我十岁不到毛孩,荒唐岁月,荒唐事与人。
1971年9月13日,林元帅事件,中共中央正式文件要贯彻到农村,我的语文老师郑南方拿着文件,只见那中国的一号印有碗口大,他要我熟悉,不认识字用拼音标注,到全村大会上,大树林下宣讲,我急的团团转,差点尿裤子,最后公社派我父亲来宣讲,怪事一件接一件。
说三汊河,不能只说三汊河,该说河的南北,阴阳,突然河对面来了很多东方红拖拉机,我们叫铁牯牛,把我们的放牛场上的大杨树,用铁索连根拔起,成千上万的民工肩桃背扛开挖水渠,建成当时全荆州最大的高潭口电力排灌站。放牛场没了,抓知了壳的杨树林毁了,电排站里后来应验了郑老爹的话,有了电视机,《敌营十八年》,《加林森敢死队》。

八
高潭口泵站开闸排洪,捞起很多魚,三十斤的大鱼,稀奇古怪的鱼,有受伤的鱼,一个头就有十多斤,一个尾巴也有几斤,那时原生态洪湖野生鱼,我小脚奶奶,带领我们兄弟用网捞,碰到机会好捞二十斤不在话下,后来二弟小松胆大些,能到波涛汹涌闸口捞鱼,这是勇敢者游戏,不要命的活,捞起的鱼换点零食,攒多了能买件秋衣秋裤。
1973年,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有一天在我家门前支起了拦河网,原理大致是用网把河拦起,前面有白色布障,鱼见白色就惊荒起跳,跳到网中,一阵草鱼,一阵白鲶,一阵大白刁,我们叫起散子,食堂开在我们家,有过年的场景,鱼一箩筐一箩筐往上台,后台一家一户的分。那年月也没搞长江汉江大保护,鱼却无穷无尽,,鱼过千条网,网网都有鱼。
三汊河,向家渡十里八乡上年纪的人一定记得我家屋旁的一根葡萄树,攀爬在一根木籽树上(也称重阳树),把葡萄树的枝叶送到重阳树的顶端,过路的乡亲在此纳凉,扯闲篇。从青涩的酸葡萄,到熟好的甜葡萄,从树下面开始吃到树上面,光照最充沛的最甜,有时摘下来一簸箕。

有一天队长王九林老头二儿子王北清当兵回乡要宅基地,独相中葡萄树这块地,以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名义,把粗大的葡萄藤砍了,木籽树也砍了,宅基地也占去了,王九林老头与奶奶,包括与我们老周家,旧仇没了,又添新恨一桩(娱乐语言)
我时常回忆家乡最温馨的画面
早晨晨雾嘹绕着村庄,灶烟慢慢升腾,静静流淌的河边石头上,一字排开的妈妈们的捣衣的木棰声,学生们嘻闹追赶着上学路上,水牛在堤坡上啃着青草,青壮劳力积蓄了力量,只待上工的钟声。
我的童年也快乐,滚钢圈,踢踺子,打驼罗,月光下夜晚的捉迷藏,用花花绿绿的卷烟纸斗地撇。
我的少年有着中国少年同期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食不裹腹,衣不遮体,贫穷与苦寒狼狈为奸,那时的冬天,鹅毛大雪能把前后门都堵上,小伙伴们跑出户外敲下屋檐下带酱油色的冰串,我们的冰淇淋,破鞋上露出脚趾,我们叫出鸡娃,棉祆短出外套一大截,袖子上糊满黑色的鼻涕壳,东荆河结满厚厚的冰,成了我们的蹓冰场。
大雨天,外面下着大雨,屋里下着小雨,泥泞的土路被木屐钉的一个覆盖一个的坑眼。

九
与水之约
我该深深的感恩母亲的乳汁,感恩母亲河东荆河,向家渡,三汊河留存在我血脉,刻在骨子里的就是对水的热爱。儿时在河边拉着野草打爬爬沽球,在河堤上修长长的泥滑道,那就是我们的过山车。刚学会游泳,就头顶书包,顺流而下放学回家,迎接我们的是上门告状的老师,奶奶杨树技鞭打。这是第一境界,戏水。
长大成人参军,开始热爱水,《青春祭坛》有讲述。
一个没曾见过光明的人,黑暗对他不曾恐惧,但一个在大海里博击,大江大河里畅游过的我,只能向往更高的天空,更辽阔的海洋。
我又恨水,唯一至亲姑妈2007年溺亡,
表妹前新淹死,她们的死有个共同点,姑妈淹死,旁边站着她四个儿子,老爸给他姐姐送行哭得很伤心。前新与她老公一同掉在湖里,她老公活了,我表妹死了,我为苦命的舅娘哭了一场。
2008年,爸爸死后,遵命他的遗嘱,骨灰撒入太子湖,他老人家比我更爱水。
我爱水的表现之一,十一墩建房我建在塘上,后有渔塘,前有荷塘与拱桥。
2003年,我把仙桃太子湖,给它命名并沿袭至今,用三米多高墙围成千米,我自私了想把这仙桃城中湖,这城市的皇冠窃为已有。
2014年,我把百里东荆河,最美风光段,万家坝堤管站,这颗东荆河玉带上,仅有的珍珠,又偷到手了。
我爱水,爱到痴迷,爱到占有,正如我的堂主周敦颐《爱莲说》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
我独爱水,同与者谁?

十,尧先生
(大名陈元尧,乡邻尊称为尧先生)
写向家渡,一定会写尧先生,最早传播文明,文化的使者,布道,传师,授业,解惑,最早的师塾先生,乡间孔子,周宗祥老师,我父亲,许秉武老师都师承他老先生,早年他在汊河口教书,还当过校长,也是因为男人那点事受处理回三汊河流落民间,他老先生是第一个被离婚的,他的⼳儿陈浩然与我发小,从小学读到高中,我们俩家相隔五,六户人家,老先生爱抽一口纸烟,多是学生送的,他喜寡居,不与人来往,最后沦落到捡猪屎狗粪,死于文革尾期。
先从尧先生给儿子取名,
大儿子,陈干成
二儿子,陈南方
幺儿子,陈浩然
老先生对儿子用心良苦,望子成龙,干成,成就一番大事,南方,好男儿志在四方,浩然有正气。从给儿取名知先生风骨,几个儿子最后都以缝纫为业。
1996年我在仙桃邂遇一台湾回乡探亲老兵,复兴带人,攀谈中得知我是向家渡口人,他不假思索向我打听陈元尧先生健在否,五十年,半个世纪的惦记。他与尧先生同宗同门。
批林批孔运动开始,他通过浩然输出很多七律诗词,严谨,公整。他老先生学风直接影响向家渡人。下面就是例证
到2023年10月8日,许秉武老师从北京回仙桃探亲,我接他到我刚复苏的太子湖小聚,特邀请周宗祥,周宗林,蔡炎林,梁传波,邹崇举,郑保亚与赵长青在外缺席,并特邀天合中学郭厚堂老师,魏其松老师,不自觉搞成了曲水流觞,诗酒田园的歌会,并对我父亲周谊才公追忆缅怀。

十一,
赌侠一一赵水成
我极尽所能相美化先生,冠以“侠客",我是想美化你,到我死后后人们不丑化我。但全三汊河,向家渡人都不会答应你为"赌侠",最多只能算"赌痞”,哥虽不在江湖有传奇,但关于哥的传说,不绝于耳,亦真亦假,多是诋毁,很少赞誉。
你也是尧先生弟子,后就在你隔壁三汊河小学读书,你是家里独种宝儿子,父亲行武出身,对你娇宠有加,少时习武,练就成虎背熊腰,传说你一条板凳打倒全屋,你也习文,又是传说,你老爹为你练毛笔字,买整缸的墨汁,成整卷的宣纸,但毛笔字功底我见过。2014年德馨斋茶室,我大儿子在一旁,你写的是“土地生黄金",我写的是我儿子送我们的“物伤其类,兔死孤悲"。
你求我找医生把鼻内异物摘除,我给你五千元,一旁的罗水成大赌博佬也捐了二千元,你跑到附近江汉医院,那是一所草菅人命的医院。
最后切片诊断“鼻咽癌",我给你女儿请假陪护,她都避而不见,你儿子连音讯都找不到。一个侠客,一个悲情的赌侠,病死没博儿女一滴眼泪,出殡时就如同圈中拉出一条死狗。
我还记得你內侄敖东庭结婚,我奶奶主厨,你丢了五元还是十元的瓜子钱,出手之阔卓,非凡人能比,我问奶奶"这人是干什么的?"奶奶脱口而出“赌博佬",
应该是1976年,我们天合中学操场上开批斗大会,只听梁传波喊“把坏分子赵水成押上台来”,五花大绑的你,眼晴里露出凶光,批斗会结束,一只木船把你押往沙洋农场劳改三年。
木先生
三汊河木先生绝对顶尖人物,形象魁梧似武松,武二先生,巧舌如簧,最后成为三汊河,向家渡共和国,正国级领导,他治下的四丰村,国泰民安。
民间艺人,凡东庭
凡东庭是向家渡走出的名人,仙桃花古戏民间艺人,在沔阳,潜江,天门,洪湖很有名气,我有时在城区看到有凡东庭主演的草台班,我二次买二条香烟捧场,可能是才子必风流,管不住裤带下那点东西,名声不好。
十二
杨家鬼宅
杨世林,这一人物与我《蹉跎岁月》中陈铁旦形象别无二致,体量八十斤以下,身高一米六以下,路上遇到蚂蚁都给让路,他与我家中间只隔二家,他年龄与我爸爸上下,他也是母亲守寡一世的独种儿子,他是尧先生的亲外甥,尧先生把毕生所学教授给他,后在黄家口中学当老师,吃上国家饭,尧先生后面把自已女儿陈冬英许配给杨世林,那时人们对近亲结婚的危害不甚了解,甚至还很推崇。
听红生爹讲冬英与我母亲,灵生姑姑,二奶奶都是闺蜜级姐妹,襁褓中的我时常带我玩,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侯,对她一点记忆没有,她服毒自杀,一起包办婚姻,近亲结婚的牺牲品。
可怜杨世林母亲陈奶奶通过媒婆,给他又续了一如花似玉的黄花闺女填房,那时的农村婚姻的组合方式,主要通过串媒,保媒几千成全了人类的繁珩,且牢固程度远超现在儿女婚姻。只要给媒婆钱可以让黄河与长江在武汉汇合,只要给他们钱,可以让中国小伙娶上大批的大西洋彼岸美国姑娘。
一天我们放晚学,听说杨世林老婆上吊死了,看热闹的小伙伴讲,舌头都吐出好长,躺在榻上就像鲜火的人在睡觉,她死前把陪嫁的衣服,床单,被子统统地剪成碎片,可见她对社会的仇恨到何种程度,外面人讲,生活太苦,这女人把杨门陈奶奶炒的菜丢在水里,不泛起一朵油花,这肯定不是她寻死的理由。
这女人死后的坟也埋在堤边上,陈冬英坟头的野草还没长满,又添新坟野鬼,一个喝药水的鬼,一个吊胫鬼,都是年轻漂亮的女鬼,当人们经过此地毛骨悚然,小跑通过杨家鬼屋。
杨世林后来又找了个女人,湖南姑娘,并生有二子,给杨家续上香火,后来听说杨世林车祸死了。

十三
转眼间我们离开向家渡,三汊河也近五十年,耐以遮风挡雨落老屋当时作价二千元卖给乡亲朱国平,父亲在他临死之前把埋在这块土地上三幅先人的骷髅头骨挖出移灵洪湖万家坝,祖父,父亲,我们三辈人总算努力甩干净腿上的泥巴,拔出了苦根穷根,逃离了那永远不想再见的角落。
98年抗洪后,角落村整体移民杨林尾镇上,广场边上,乡亲们,准确说是后辈人开始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当我再访向家渡,三汊河,再也见不到杨柳依依,炊烟袅袅,牧童晚歌,闻不到一丝丝的人间烟火味。
看到的是五十年前的破败快要倒塌的老房子,方便我们记忆,这是谁谁谁家的老屋,从破屋里走出的全是年龄在我之上的,风烛残年的老人,几只母鸡在暖阳下打盹。
2015年,母亲回移民点探亲,浓浓的乡情,亲切的乡音,一句玩笑话“这里养老好",幺兄弟松发孝心大发,即刻买下三亩地,投资二百万建成民垸,毌亲等不到那一天,就被天堂的父亲接走了。
二弟小松,每年都几次跑角落,越野车横穿天合垸,到老宅门前转一转,溜一溜。为此好几次与弟媳郭会新,侄女周卓尔闹的不开心。

但我知道l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谊,
三汊河,向家渡虽远在角落,破败不堪
但她却是安放我们灵魂的殿堂。

周宗林
猶記當年騎竹馬,四豐堤上放牛娃。
三汊河口受啟蒙,各盡所能闖天下。
今得松鶴巧牽線,太子湖畔續佳話。
當年牧童皆皓首,酸甜苦辣數年華。
訴罷別情淚盈眶,臨風把盞心花放。
尊師重友情難盡,桌上筵下話語長。
互祝健康常歡笑,適當鍛煉防衰老。
莫道耄耋黃昏近,童心依舊永年輕。
思乡亭文/周宗祥
思乡亭临高潭闸,百里洪湖通天涯。
飞檐斗拱接星斗,丹柱黄瓦映彩霞。
南眺赤壁周郎字,东窥龟蛇黄鹤下。
树高千尺从地起,子游万里心系家。
永恒的记忆
文/从举
太子湖畔聚乡贤,心潮逐浪话云天。
人间朝暮年轮记,叶落惊秋春无眠。
围城里外景各异,宫阙歌舞更缠绵。
若把甘露当成墨,写尽人生皆是甜。
岁月静好慰周公
文,周松鹤
荷桂飘香秋正浓,故友乡邻喜重逢,
捧起湖畔一舀水,岁月静好慰周公。
四丰心·故乡情
文/邹从举
一泓千顷太子湖,天元万象颐养处。
莫道梧桐引凤凰,更有松柏照门户。
天地君亲铭师恩,福禄寿喜伴鸿儒。
莫道花甲近黄昏,耄耋再聚显风骨!
秋高气爽太子湖
蔡炎林
秋高气爽金阳光,绿坪草地笑声扬。
久别重逢相思泪,谈笑之间诉衷肠。
乡土之情难回忆,不觉青絲染白霜。
太子湖畔园故梦,甾得天久情谊长。
盛情敬周公
蔡炎林
故乡邻里情更浓,秋霜时节喜相逢,
东荆河畔滔滔水,暂作盛情敬周公。
[🌹🌹🌹
学子回乡心中爽,松柏相邀在草堂。
步履蹒跚谈往事,一枕黄梁成梦想。
含悲忍泪悼周公,一生业绩岂过往。
待到他年追忆时,子孙垂念公德长。
师 友聚文/梁传波
2023年10月8日,松柏借秉武兄回乡探亲之机,特邀四丰村多年难得一见的几位师友在太子湖相聚,该活动十分难得,本人甚是高兴,欣然赴约,现赋诗以记之。
太子湖畔秋风爽,师友重逢聚一堂。
畅叙从前说趣事,追忆青春谑理想。
林海散步念周公,阁篷聊天话过往。
握手相拥泪别时,互道珍重百年长。
太子湖乡聚有感
各乡友中午好!一睹家乡群热闹非凡,深染情谊之甚,作为活动的旁观者,信打油一首,以表为怀。
太子湖乡聚有感
文/赵长青
四海为家心系源,丰颐太子话情绵。
乡音不衰三汊河,情深桃园高坡连。
激橹追忆周公志,扬楫昭显故人贤。
后代惊拔风流士,世人一睹桑梓园。
随想
文/周松鹤
我在思考,老四丰村论贫与穷别无二致,但我村有古诗词的遗风,得益陈元尧播的种子,批林批孔的全局练,有沈亢老师,何小红两省城知青愿为之献上青春与终生,正如刘禹锡《陋室铭》说,子日,四丰村,何陋之有?

记忆中的老家
文/许秉武
东荊两岸柳成荫,春暖秋高夏看星。
三汊河边歌泵站,向家渡口赏书声。
垸中田野黄金浪,塘内荷花绿水清。
梦绕魂牵思故里,稻香鱼壮四丰情。
一剪梅.秋思
许秉武
几朵红云似火烧。愁煞青竹。乐坏丹椒。寒蝉树上总唠叨。北雁南飞,乡路迢迢。
思恋家园小木桥。牛背笙箫。郊外登高,时光难把故人抛。忘了佳肴,记挂仙桃,
喝火令
太子湖边忆周公(宜才)
文/许秉武
忍看深秋柳,愁听落叶声。省亲游子忆贤人。黄菊半开湖畔,青竹泪成痕。
自幼多才艺,中年事业成。 帐前人后为乡邻。誉满家园,誉满四丰村,誉满大江云海。七彩照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