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晨话》阅读有奖征文060:
读杨延斌先生的《折叠时间》有感
黄爱玲
有时翻看朋友圈能看到《泉城晨话》的字眼,一开始没太注意,后来《泉城晨话》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引起了我的关注,就点开文章读了起来,作者是杨延斌先生,读着读着,觉得文章写的很接地气,涉猎面也挺广,渐渐地就喜欢上了,每天都能读到杨延斌先生的文章,每天能更新文章,可见作者有多勤奋,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哪儿来的那么多时间写作,带着疑问和好奇,让我很想认识杨延斌先生。
记得有一次去张炜读书会听山大教授马兵教授讲座,看见一个身材略是魁梧,平头,头发有些微白,圆脸盘,看年龄六十多岁的男士坐在墙边的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本书,正在翻看,有些像《泉城晨话》的作者杨延斌先生,正想去打招呼时,听到有位文友问: 您是杨延斌老师吗?对方答道: 是。果然是杨延斌老师,终于见到本人了,只可惜没来得及打招呼,讲座开始了。听完马兵教授精彩的讲座后,人多,没见到杨延斌老师,错过了与杨延斌老师相识的机会。
去参加济南万松浦读者俱乐部成立仪式暨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写作大会时再次遇到杨延斌先生,喜欢文学的人总能见面,这是文学的指引。这一次我们正好坐在一起,交谈中,杨延斌先生性格率真,说话直来直去,是典型的北方汉子,我们互相加了微信,我们聊了关于写作的事,我问杨老师: 您是不是平时没什么事,时间很富余啊,杨延斌先生说: 他时间根本不够用,要接送俩个外孙上学,他平时走路就没有正儿八经地走过,都是小跑,挤出时间来写作。听了这些,顿时让我肃然起敬。
有一次读了杨延斌先生的《折叠时间》,对我的触动很大,原来时间还可以折叠起来用啊,正像是人们常形容的: 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这里的折叠时间就好比把时间掰成两半,没时间挤时间。杨延斌先生在《折叠时间》一文里这样写道: 我58岁学会用电脑,感觉像长了翅膀,这是能把时间抻着用,挤着用,抢着用,叠起来用的先决条件。每天早晨5:00左右起床,7:20送俩双胞外孙上学。两个小时,自己要洗漱,经管孩子起床,吃喝拉撒,时间成了碎片,在这个时间段,我几次离开电脑,再坐回电脑,想一坐一个小时以上都是奢望。每期的《泉城晨话》,大多是这个时间出炉的。我每天走两万多步,最近为节省个把小时,强迫少走五千步。我距离学校两千步,一去一回加上下午一接一回,基本就是一万步,剩下五千步就到打字疲倦时下楼走走。每天走路时间就是为下一篇《泉城晨话》动心思的时候,等于一个时间干了两件事儿,也等于把一个小时变成两个小时用。接孩子时,我从不站着傻等,在学校门前来回走动,不管能走多少步,也是在接孩子时间抢着走几步。我有很多年没看电视了。
后来多次与杨延斌先生一起参加文学活动,接触的多了,也更加敬佩他的自律和为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会多给哪个人一分钟,也不会少给哪个人60秒。常听有人抱怨: 时间不够用,没时间干这干那,有的人可能是真的忙,像杨延斌先生这样每天都和上了发条一样的忙碌,说没时间完全情有可原,既要照顾俩个外孙还要写《泉城晨话》,杨延斌先生说《泉城晨话》已不是他杨延斌个人的了,《泉城晨话》已是大家的了,几天不发《泉城晨话》就有读者问:《泉城晨话》怎么没更新。是的,《泉城晨话》确实已是大家不可缺少的了,已成了很多读者打开朋友圈第一时间想阅读的文章了。
有些人的没时间是没有大的时间,小的时间又白白的浪费在刷手机、追剧上了,或是干些无聊的事,没时间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一个美丽的借口。
纵古观今,有成就的人都是很自律的,把时间视为生命,古人有头悬梁锥刺骨,挑灯夜读。哪个成名的人不都是把时间充分利用到百分之百甚至是百分之二百、三百乃至更多。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著名作家张炜先生写作50年,共写了2000万字,在才华与抱负之处,若无过人的自信与强大的意志力是无法做到的,也是把时间用到了极致。张炜先生给我留下的印象也是深刻的,我们去参观万松浦书院,万松浦书院玻璃门上镶嵌着“和蔼”、“安静”,和蔼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安静是力戒浮躁,保持一种清寂的自然和精神环境。无论是做人还是写作都要保持和蔼的态度,除去浮躁,内心保持善良。在参观鲁东大学文学博物馆张炜文学世界手稿区看到展出了张炜作品手稿共270余种,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浸透了张炜先生多少心血,不知熬了多少个通宵。张炜先生的勤奋和意志力让人敬仰。代表作有《古船》、《九月预言》、《毒药师》、《寻找鱼王》、《我的原野盛宴》、《你在高原》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出版《张炜文集》50卷等。张炜先生在与大家座谈中,和蔼和亲,推心置腹,告诫大家用善良和正直去写作,远离虚伪和热闹这两剂毒药,踏踏实实写作,勤勤恳恳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张炜先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也是我们的坐标,张炜先生用勤奋书写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著名诗人桑恒昌先生已82岁高龄了,与桑老接触,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桑老说晚上12点之前他没睡过觉,都是在晚上的时间写诗,反复修改。桑老这么有名望的著名诗人,都舍不得浪费时间,在与时间赛跑,写出精品。桑老的诗大气磅礴,有内涵、有深度、有意境、有情怀、意向美,读者从0到99一点也不夸张,出版诗集二十余部,被誉为“中国当代著名诗人”、“第三代诗人的代表”、“诗坛领军人物”。《中外诗人》公众号和视频号已经举办了600多期“桑恒昌诗歌朗诵会”。我参加过在泉城路新华书店举办的听泉—桑恒昌诗歌诵读会,由高级教师张丽娟热情主持,看到有那么多的孩子喜欢桑老的诗并诵读,桑老亲近现场,给孩子们讲诗的内涵与意境美,让我好感动。
关于折叠时间这个话题真的是有数不胜数的例子,用好了,你就是时间的主人,占主动权,成功的大门为你打开,反之,被时间打败,拜倒在时间的石榴裙下,成为时间的奴隶。
浪费时间的人都醒醒吧,成功的人士都那么自律,把时间视为生命,在与时间赛跑,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好意思说没有时间,奋起直追,发奋图强,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下一个成功的人可能就是你。
读杨延斌先生的《泉城晨话》之《折叠时间》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向杨延斌先生学习,利用好时间,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祝杨延斌先生的《泉城晨话》越来越好,走的更远。

作者简介:黄爱玲,喜欢阅读、写作。壹点号【品读人生】发表的#高考作文#《70华诞,我与祖国共成长》一文,阅读量924.8万。已发表三百余篇作品,文章“泉城济南,不是江南胜似江南”一文收录于齐鲁晚报壹点号优秀作品选集《清泉录》一书,参加多个征文,获得奖项。多篇作品发表于网络平台,报刊。济南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山东写作学会会员,张炜读书会会员,周三读书会会员。获山东省写作学会首届"写天地之辉光"杯写作大赛三等奖。
附:
《泉城晨话》阅读有奖征文启事

《泉城晨话》是《都市头条·济南头条》首位签约专栏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杨延斌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的散文杂文专栏。作者依托雄厚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以普通百姓视角,饱满的感情关注百姓日常生活,深深扎根于大地,讴歌美好,鞭挞丑恶,文风朴实,风格独到,逐渐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喜爱。有不少生活经验、点子为许多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奇特感受和益处。从2022年1月22日开始,到2023年底即将刊发200期。
自《泉城晨话》刊发以来,作者杨延斌以打造文学名片为目标,勤奋写作,精益求精,力争每一篇作品都成为精品佳作,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和欢迎,阅读《泉城晨话》已经成为部分读者的生活必须。几乎每一篇作品都荣登《都市红榜》,还有相当部分作品喜登人气榜。
为了把《都市头条·济南头条》《泉城晨话》这一金牌专栏进一步办好,让作者写出更多、更好的适应贴近广大读者口味的晨话作品,经《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编辑部研究确定,从即日起开展《泉城晨话》阅读有奖征文活动,现启事如下:
主办: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协办:竹庐书院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时间:2023年9月1日——2023年11月30日
征文对象:《泉城晨话》阅读爱好者
征文内容:所有征文要围绕阅读《泉城晨话》,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感,或提出意见建议,字数不限。
征文投稿:
1、13325115197(微信同号)
2、1025924131@qq.com
3,请关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的各期《泉城晨话》,亦可同时关注杨延斌公众号,获取各期《泉城晨话》。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将开设有奖征文专栏,陆续刊发符合要求的征文作品。
征文结束后,将组成由作家、专家、教授、学者、编辑、记者组成的评委会,无记名投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并根据文章影响力和阅读点赞量等条件,选出最高的前二名作者为人气奖。(评委作品不参与评奖,作者杨延斌不作为评委)。
一等奖一名:奖金30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
二等奖五名:每人奖金10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
三等奖十名:每人奖金5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
优秀奖若干:颁发价值200元的白酒,并颁发荣誉证书
人气奖二名:选取征文中阅读浏览量最高的前两位每人奖金10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
所有获奖者,将在适当时机,应邀参加在泉城济南举行的颁奖及《泉城晨话》200期盛典。时间届时通知。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2023年8月30日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