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晨话》阅读有奖征文061:
也说家教与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读《泉城晨话》第138期 《身贱抖腿》有感
刘登美
杨延斌老师在《泉城晨话》第138期《身贱抖腿》中写道:“手不扶碗穷一世,弯腰抖腿霉一生”。 “吃饭吧唧嘴如猪狗吃食”读完深有同感。因为这些话,我们小时候经常听爷爷奶奶说起。
在我们家,家教是极严的。小孩子上桌吃饭前,务必要先洗手洗脸,然后端端正正坐在桌前的凳子上,等着家里的长者先动筷子。家中年岁最长者不动第一筷子,就是肚子咕噜叫也得等着。
吃饭的时候,不许说话。小时候顽皮,吃高兴了姊妹几个说笑几句,爷爷的眼睛立马横过来,一脸严肃:寝不言,食不语!我们立刻噤声,安安静静地吃饭。而安静吃饭也是有规矩的,比如吃东西不许吧唧嘴,猪才吧唧嘴,要食物含在嘴里,闭着嘴咀嚼,不许有动静,更不许嘴里含着食物讲话;比如一盘子菜,只许吃挨着自己近的这一边的菜,不许超过中轴线去对面夹菜,不许夹了放下再多夹,更不许拿筷子在盘子里翻来翻去。如果谁不小心触犯了规矩,挨批评是必然的。还有吃饭一定要吃干净,不许剩个碗底子。否则就会罚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看我们老老实实吃饭,爷爷还会说上一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爷爷小时候读过私塾,奶奶也会背诵《三字经》《百家姓》,下雨阴天去不了地里干活,就是我们小孩子受教育的好时光:首先: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谁要是写作业坐不端正,啪一下,肩膀上就会挨上一巴掌。伴一声呵斥:坐正了。坐要有个坐相!如果正在练习写毛笔字,还会悄悄走到你身后,猛一下,毛笔被抽走,弄一手墨,还要被批评:写字的时候,笔要抓牢!
其次,不许耸肩抖腿,男抖穷女抖贱。谁要是作业快写完,高兴地忘乎所以,抖几下腿,啪一下,抖的那条腿就挨一棍子:抖索什么,长蛆了吗?男抖穷,女抖贱!坐好喽!挨揍的揉揉腿,憋着眼泪,赶紧端端正正坐好。我曾亲眼见到一个表婶子来我家做客,说话的时候,坐在那里右腿抖个不停。爷爷自始至终是一脸严肃。她走后,爷爷第一句话就是:这孩子没家教!你们不要学她。
还有,见人要有礼貌,做人做事要坦荡啦……给长辈满茶酒也有讲究,什么壶嘴不要对着人啦,酒满心诚,茶满欺客啦,客人没吃饱不许放筷子啦等等等等。
有一年暑假,爷爷在家里教弟弟三拜九叩,就是亲戚里若有长辈去世,晚辈在灵前的跪拜行礼,我觉得滑稽,就笑了一下。“笑什么笑,有什么好笑的,跪下!”
相对于爷爷的严格,奶奶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奶奶会背《三字经》和《百家姓》,那时候女孩子是不让上学的,家里为舅爷爷请了私塾先生,奶奶在外面纳鞋底子。偷偷听会的。夏日的午后,奶奶坐在炕沿上,一边做活儿,一边给我们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或者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我有时候就很气愤:为什么家里请了私塾先生,只让舅爷爷学习,奶奶这么聪明为什么不让读书?一个女孩子家,读书了长大了也是去别人家里。去别人家里就不是自己家的孩子了吗?我还是为奶奶鸣不平。奶奶就摸摸我的头:丫头,你要好好读书。
奶奶还给我们讲“过日本”的故事,讲日本鬼子进村,吓得女子们脸上抹了锅底灰,到处躲藏;讲小日本在村子里杀人放火,抓住老百姓的鸡烤着吃;讲我爷爷的两个堂兄弟都参军去打鬼子,至今未归,估计是都战死在外面了;讲杨团、聂团这些土匪怎么祸害老百姓,在那个村子里用铡刀铡人,谁要是从他们的驻地附近走,抓住了就活埋,说是八路军的探子,最后,土匪都让八路军给剿灭了,这些我后来都写在《听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发表在《济南日报》上了。有时候想,我们姐弟三人能在二十多年前考上大学,得益于爷爷严格的家教,而我的热爱写作,一半是读书的缘故,一半是听奶奶讲的故事多。
所以,看到杨延斌老师的文章,深有同感,倍感亲切。这阵子工作忙,又刚刚感冒好转,周末有点时间,恰好就看到杨老师的《身贱抖腿》,记忆呼啦一下子就涌上了心头。
虽然与杨老师素未谋面,但其文章读了不少,也关注了他的公众号。感觉里,这是一个侠肝义胆、古道热肠又很勤奋自律的好人。他的每一期文章,都写得真实,详尽,接地气。没有华丽辞藻,也没有过多的写作技巧,就那么普普通通,实实在在,如话家常。却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过目不忘,受益匪浅。这世间,只有真诚才能打动人心,也只有真情实感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让人感同身受,记得深刻而长久。
杨老师的文章,有一些是写社会问题,其实很多的社会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家教问题,一个传统文化的学习问题。如果一个人从小受到好的家庭教育,许多小毛病就不会发展成问题。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大环境,是一个综合教育的结果。如果家教教育的好,学校再教育的好,那么,这个孩子的一生基本就是好的,无论智力怎样,成绩怎样,他的人品终究坏不到哪里去,因为他自己骨子里,已经有了一把尺子,从小潜移默化就成了自己的坚守。
而那些学历高却谋财害命的,比如研究出地沟油、毒奶粉,各种勾兑的食品,食物里加入科技和狠活的,哪一个不是聪明人?但是,他们缺教,他们缺德。他们用自己的知识来谋财害命,来疯狂敛财,他们是可怜的。他们一定从小没有受到好的家教,他们家上推好几代都没有好的家教,没有传统文化的精华来约束,没有敬畏,不懂人类的美德还有善良、真诚、勇敢、勤劳和仁爱;不懂金钱再多也只是富贵,和高贵是两回事;不懂人生在世,不能只为吃米而活着。
读书为了什么?在过去,简单一点的是“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目光长远一点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高格一点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你看,我们的古人曾经无比优雅,我们的祖先曾经心怀天下。所以我们数千年文明不曾断。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金钱,就没有敬畏,就不择手段,就不要体面忘记了祖宗,那,与不会说话的“以口就食者”,有何区别?
杨老师的文章,赞美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所以大家都喜欢读;而杨老师的为人,不用去亲眼见,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你就能看出实在,善良,眼里不容沙子;看出知足,感恩,古道热肠助人为乐。所以,尽管前面已经有很多高手在写,我还是忍不住提笔也写一篇。这世界的纯真与美好总的要让大家知道,这世间的好人总的让我们尽情去喜欢和支持。
我们都是真的,善的,美的,我们都是小人物,但是,我们这些真善美的小人物聚在一起,就会是一个闪光的集体,一个有着好的家教和传统文化的有爱的集体。
一花独放不是春,花开十里动京城。
附:
《泉城晨话》阅读有奖征文启事

《泉城晨话》是《都市头条·济南头条》首位签约专栏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杨延斌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的散文杂文专栏。作者依托雄厚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以普通百姓视角,饱满的感情关注百姓日常生活,深深扎根于大地,讴歌美好,鞭挞丑恶,文风朴实,风格独到,逐渐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喜爱。有不少生活经验、点子为许多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奇特感受和益处。从2022年1月22日开始,到2023年底即将刊发200期。
自《泉城晨话》刊发以来,作者杨延斌以打造文学名片为目标,勤奋写作,精益求精,力争每一篇作品都成为精品佳作,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和欢迎,阅读《泉城晨话》已经成为部分读者的生活必须。几乎每一篇作品都荣登《都市红榜》,还有相当部分作品喜登人气榜。
为了把《都市头条·济南头条》《泉城晨话》这一金牌专栏进一步办好,让作者写出更多、更好的适应贴近广大读者口味的晨话作品,经《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编辑部研究确定,从即日起开展《泉城晨话》阅读有奖征文活动,现启事如下:
主办: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协办:竹庐书院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时间:2023年9月1日——2023年11月30日
征文对象:《泉城晨话》阅读爱好者
征文内容:所有征文要围绕阅读《泉城晨话》,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感,或提出意见建议,字数不限。
征文投稿:
1、13325115197(微信同号)
2、1025924131@qq.com
3,请关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的各期《泉城晨话》,亦可同时关注杨延斌公众号,获取各期《泉城晨话》。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将开设有奖征文专栏,陆续刊发符合要求的征文作品。
征文结束后,将组成由作家、专家、教授、学者、编辑、记者组成的评委会,无记名投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并根据文章影响力和阅读点赞量等条件,选出最高的前二名作者为人气奖。(评委作品不参与评奖,作者杨延斌不作为评委)。
一等奖一名:奖金30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
二等奖五名:每人奖金10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
三等奖十名:每人奖金5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
优秀奖若干:颁发价值200元的白酒,并颁发荣誉证书
人气奖二名:选取征文中阅读浏览量最高的前两位每人奖金10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
所有获奖者,将在适当时机,应邀参加在泉城济南举行的颁奖及《泉城晨话》200期盛典。时间届时通知。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2023年8月30日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