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凤桐:男,1939年9月生,江苏徐州铜山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连云港市文联原副主席、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原副会长。主编《当代楹联墨迹选》、《当代书法家座右铭墨迹选》、《连云港古今楹联选》,《竹兰轩藏玉选》等,编著《兰亭序集字对联大观》、《七十生朝自勉唱和》、《八十生辰遣兴唱和》,著有《竹兰轩联萃》、《竹兰轩诗草》、《竹兰轩书法》、《竹兰轩文稿》,《中华字经四千字书法》等。获中国楹联学会首届“梁章钜提名奖”,连云港市“文化建设先进个人奖”、江苏省第二届中国人寿杯“十佳优秀文化老人”称号、全国百名“联墨双优”奖。连云港市档案馆专设“陈凤桐家庭档案展”暨“陈凤桐家庭书法珍藏展”;获江苏省2022年“文明家庭”证书、奖牌;2023年春节连云港市美术馆举办《陈凤桐、陈迅、陈翰婴祖孙三代中国书协会员书法作品展》。
《陈凤桐:书艺由来见性真》
作者:单宏吉
朗诵:罗兰
眼下颇流行的一词是“粉丝”意即对某偶像的崇拜者。如果学者、书家、画家都明星化、网红化的话,那么,说起来我也不无自豪一下,15年前我就已是陈凤桐老师的“粉丝”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认为是港城书画艺术觉醒的时代,这其中少不了有如张一萍、杜庚、薛栋、张之渭、陈凤桐等诸位先生的推波助澜。在这其中最有意思的、与我接触最多的便是陈凤桐老师了。

陈凤桐老师,江苏铜山人,字文殊,连云港市文联原副主席、书法家协会原主席,著有“竹兰轩诗草”“竹兰轩墨痕”等书籍。中书协副主席尉天池曾对陈老师有这样的评价:“他致力于书法艺术,既注重根植于中国传统书法的沃土。以刻苦的实践,如饥似渴地吸取营养。其书法以“二王”孙过庭为宗,又旁涉唐代及明清诸家,清丽婉畅、劲健飘逸,格调高雅”。我觉得陈老的书法有坚毅挺拔、一身傲骨的特点,这和他的个人性格也颇多相似之处,表现出的是一种难得的独立精神和孤傲清高的学者风范。学书法的同仁应该都能有这样一种感悟,从一位书家的作品,大体可以看出他是从心所欲还是胡来,也可以看出他创作时是心如秋月还是躁动不安。陈老师的用笔其实是并不狂肆的,他运用中锋,沉稳而准确地推移毫颖,书写的每一笔都没有逃出他理智所控制的范围。那是一种至极的理性与至极的感悟的高度统一,这也与他年轻时深耕中国传统不无关系。我曾看过陈老年轻时手录的“毛泽东主席诗词选三十九首”“辞海摘抄”更有“书谱自学笔记”等,从中可以清晰看出对于传统学问,陈老师是下过苦工的。


去过陈老师家的朋友都知道,他的客厅、书房以及住室内,总挂着些名人书画,正如他本人所说“艺术该有些氛围感”。客厅案头或沙发前的桌上,摆放整齐的书卷册页或是各种书籍,这些常是宾主谈话的随手资料,也是对后学的教材。他曾手提2斤苹果走访看望叶圣陶先生、也曾购置20张红星宣纸拜访当代草圣林散之老人,更有拿着“刚出炉”的作品问教于红学大家周㚢昌先生,这一件件生活趣事,组成了陈老艺术生涯的精彩画卷。八九十年代的陈老走遍祖国大江南北,求学问教各地名家学者,有如启功、王学仲、陈大羽、沈鹏、刘艺、肖娴、费新我等诸前辈大家,征集全国29个省市750人1200余副作品,编写了“当代楹联墨迹选”。而今我们去了陈老家中做客,陈老常常指着某件书画作品问“这人你知道吗?”如果知道,并且能够说得出一些有关的问题,陈老必大为高兴,连带地引出关于这位学者和他学问著作种种评价和介绍。

陈老师的性格属于北方豪放的,曾自作联句“好书不厌百回读,丑类羞同一面交”这绝对是一副经典的名联,体现了陈老的幽默和智慧。只有把书真的读透了、学问真的做实了,那么充满自信的智慧和随口而出的名句也就无处不在了。这世上总有你不喜欢的人、也总有人不喜欢你,始终无法改变,因为好与不好是一件事,喜不喜欢又是另一件事,与其在喜欢与不喜欢你的人那苦苦挣扎,不如在祥云下快乐散步,开心做学问,人风尘仆仆的活在世上,不能在讨厌的人那里丢掉快乐,凡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那就遗忘他,真是“山高水远,此生不复相见”。我喜欢他的风骨。
退休后的陈老师,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创造的热情也是丰盈的,创作有“六十初度感怀”“七十生朝自勉”“八十生辰遗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等诗墨。他的艺术生命力充满着激情与朝阳!他热衷于公益事业、社区管理,是一位知名的“社区人”。他为辖区居民义务写春联坚持了23年;每逢重要时节,如中秋、重阳,他都会组织所在的党支部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为社区管理工作搬砖添瓦。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条朴素的古训,至今在一些老宅子门前还能看到。耕者,事事躬行;读者,不忘求知;如此,才能使其一生有所作为。陈老师的家庭的文化传承也是有序的,从父母的教诲和石龙桥边家中悬挂的两幅对联出发到连云港的土地上学习、生活,从师专的带班老师、团支部书记到文联副主席、书协主席,从初度到如今中寿之年,陈老师的学养也为港城注入了诸多文化因子,是港城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单位街巷中的招牌、学校寺院中的楹联、学者诗人书籍上的题签等等,这是他的文化行旅,是激情澎湃的生活经历,也是值得后学借鉴的典范。
兰园无俗韵,竹径有清风。夜已深沉,我又想到了书案前他那专注于学问的神情、行车道上他骑着“战车”奔赴于报社与社区之前的身影。



2023年11月25日于四味书斋

单宏吉:别名单子文,号双池老民。室名四味书斋。生于山东胶南齐家庄。喜书画、好诗歌、及一切美好事物。著有文集《我的宝贝》、《那些年接触过的“老”人们》(校稿中)、《回眸集》。

罗兰: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人,大型活动策划人,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国内比赛中成绩优异,荣获语言类“国际优秀导师”奖。微信公众平台【罗兰之声】【夜听罗兰】创建人。荔枝罗兰之声FM1264639,触电新闻【罗韵兰馨】,都市头条【夜听罗兰】。录音并制作多部诗集,录制发布朗诵作品近万首。
罗兰之声原始ID:gh_239d57d45a85
夜听罗兰 原始ID: gh_de9fbeae4c9f
罗兰之声荔枝FM1264639
触电新闻网:罗韵兰馨
邮箱:19133893@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