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回忆我的军营生活
刘天英
社区组织建军98周年庆祝活动,让我这个退役军人谈谈当兵的经历,我欣然接受。
1977年冬,对我来说是意义非凡,我既参加了文革后恢复的第一次高考,同时也参加了应征入伍选拔。1978年2月我先后接到了入伍通知书和入学通知书,抉择面前,经过慎重考虑,我选择了当兵,放弃了上学的机会。那时的我认为,一个有志青年穿上戎装保家卫国,是光荣而神圣的。内心还有个小算盘,有一个邻居刚退伍回乡不久,告诉我,凭你这个高中生,在学校和村里都是先进分子,到部队准能提干。我想既能解决因我个人上学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又能实现我多年以来的当兵梦想。“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带着光荣与使命,青春的理想,踏上了从军的旅程。
一、新兵两年,干一行爱一行
1978年2月27日,我到了阳谷县武装部报到。3月1日两辆绿皮的军用卡车迎着朝阳,载着41名热血青年一路向东,到达目的地济南市历城区岳尔庄,在此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新兵训练。除政治理论学习背条令条例、队列训练,还经常进行夜间紧急集合,锻炼我们快速出击的能力。有时集合后假设村南面山上有敌情,身材瘦小的我,爬山中还能冲在最前面。
集训结束,我被分配到机械加工连电工班,成为一名交流电工,负责部队的变配电和设备电气线路维修。我默默的学习有关的维修知识,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同时,我利用业余时间帮厨、整理菜地,帮饲养员清理猪舍等,受到了连队的好评。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年底获得了营嘉奖。
我们部队的任务是大修坦克,每人都从事一项技术专业。作为保障全连一百多人吃饭的炊事班定期轮岗,每半年调整一次。1978年底,连队让我当了饲养员。按要求只管喂好猪就行了,我饭前到伙房帮厨,饭后再做养猪的工作。我自己买了养猪的书,学习掌握了科学养猪的方法。每天把猪舍清理的干干净净,还主动收集菜叶,精加工以后掺和猪饲料里。两个月后我养的八头猪膘肥体壮。为此受到了战友们的好评。
当时国家实行的是三年义务兵制度,而因我们部队是技术兵种,为有稳定技术力量,多数士兵是满5年才能退役。为了保留技术力量,总部做出了重要的决定把我们部队改为军工厂。由于生活区需要改造和扩建厂房,部队需要暂时搬迁到章丘县装甲兵靶场。1979年3月我又从饲养员岗位被抽调到搬迁先遣队,负责新营区的电气线路的检查维修工作。先遣队10余人,大家紧密配合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地完成了迎接大部队进驻的准备工作。
看着几十台机床设备搬到了新营区,我与全班同志加班加点,提前完成了对所安装设备的电源接入,设备电气检查工作,保证了部队搬迁后尽快投入生产,满足了坦克维修的需要。
1979年夏末,部队要添置一台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振动焊机床,主要功能是对磨损后的轴类零件,在机床上完成自动堆焊加厚修复。电气线路也较复杂。部队派我与焊工班的祝副班长,到南京学习。先从普集火车站乘慢车,后在济南站转乘快车。学习期间,参观了中山陵和南京长江大桥。伫立桥头,毛主席那句豪迈的诗词,立刻浮现在脑海: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十天学习很快结束,乘火车返回连队。过了两天,祝班长找我要车票,说去财务报销差旅费,我尴尬地回答:我不知道车票有用,出站后就丢掉了。
一年来由于我在当饲养员和搬迁工作中成绩突出,年底我荣立了三等功一次,受到营党委表彰,并被树立为先进标兵。

二、一波三折 军校梦
1980年春,部队在章丘装甲兵靶场刚刚稳定下来。全军范围内的干部制度改革启动了。变化最大的是取消从士兵中直接提干,改为从优秀士兵中选拔学员进部队院校学习,毕业后即为部队干部。同时每年从超期服役、技术专业过硬的士兵中选拔志愿兵,继续在部队服役。这两件事引起了战士们的关注。这些并没有引起我思想情绪的变化,三月份刚入党的我,服从连队的决定到炊事班代理炊事班长。部队超期服役的老兵多,对伙食标准的要求高,这对当兵刚二年,炊事技术不够精通的我,是一次考验和锻炼。我到炊事班后虚心向有经验老兵学习,以身作则,带领全班人员团结协作,使连队的伙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同年5月,我们营发生了重大的建制调整,被整建制划归给福州军区。暂时的目的地是江西省东乡县,前防化营的营区。人员加装备一个专列一路南下,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来到了酷热的南方开始新环境的适应。
不久新年度军校招生工作开始了。我又一次抱着期待和希望,复习准备起来。但两天后,营里接到福州军区直属政治部的通知,我因超龄不符合报考条件。这对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不由想起1979年那次复习报考军校,参加过高考的我信心满满,3:1的录取比例,我的文化底子十拿九稳,谁知只复习了三天,就被领导谈话,说让我明年再考,把机会让给年龄比我大的一个老兵。两次考军校的机会,这样失之交臂,经过几天的思想斗争,我明白了必须努力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争取转志愿兵的机会,同样能为国防建设和社会贡献力量。
同年12月,到江西仅半年多的时间,我们营又要搬迁到福建省永安市,那里是一个步兵团的营区,离福州军区的两个坦克团比较近,便于对坦克中修进行铁路运输。我带领炊事班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山东到江西、再到福建两次大的搬迁,炊事班的工作特别繁重。不仅要搬迁,还要保障全连的生活,双重压力并没有吓倒我。搬迁到福建新的营区后,根据工作需要,连队要我担任了电工、热处理新组合班的副班长。我带领几个电工战友,按时完成了全营近百台机具设备电气维修工作,保障了部队及时开展机械加工与坦克修理工作。这时我的入伍服役时间已满三年了。本来服役满二年就有一次回家探亲的机会。因部队处于搬迁的特殊时期,没有特殊情况,战友们只好都延期探亲。这时部队稳定下来,我可以申请回乡探亲了。我见了连长,说明了来意,他笑着说:暂时不要探亲了,有好机会等着你。因一年前上军校的学员还没有毕业,造成部队干部青黄不接。军区批准我们营再从士兵中提拔几名干部,但要参加军区组织的各类专业培训,如军事、政工和后勤干部。我们坦克修理专业,军区无法培训,让我们营自行组织考核,要在军区其他培训队结束后,统一审批。我的内心一半欢喜一半忧,欢喜又有了一次转干的机会。忧虑的是不能抚慰期待已久的亲人。
一九八一年六月,我代表福州军区装甲兵,参加了总参装甲兵部在北京南口举办的,坦克修理工程车发电装置改装培训班。连队给了我一周的时间,顺便回山东阳谷老家,实现了第一次回乡探亲。返回部队后,完成了对福州军区装甲兵部队三十余台工程车发电装置改装的任务。
经过八个多月的等待,同年十二月我接到了由福州军区直属政治部审批,转为干部的任命。为制配连三排技术员,负责电气维修、电镀、锻工、热处理四个工种的技术工作。期间我秉持着端正的工作态度,没有出过任何纰漏。
一九八二年初到八四年八月,我离开修理营前两年多的时间里,我还完成了多项额外工作。仅在一九八二年,二月参加了总参装甲兵部,在北京装甲兵技术学院举办的快速电镀培训班。四月参加了福州军区装甲兵部组织的装备普查,负责坦克修理工程车电气设备的检查工作。五月在福州军区装甲兵部举办的,坦克修理工程车训练班上,担任电气设备教员。年底排长转业,我兼任排长,负责全排的行政管理和技术工作,上马了一条新的电镀生产线。一九八三年夏季,参加了永安市的抗洪抢险,连夜冒雨搬运在河边的供销仓库的物资。同年冬天的一个夜里,参加连队组织扑灭山火那次经历至今难忘。记得晚十一点将山火扑灭下山返回时,意外遇到险情,我所行进的队伍,没有跟上前面队伍,误入山沟,无法正常行走,多处两米深的沟崖,需要几人多次协助,本来半个多小时的下山路程,我们用了两个多小时,手电筒都没电了,好在有惊无险,平安返回驻地。
一九八四年八月,为了提高全军装甲兵部队器材管理干部的学历和管理水平,长春装甲兵技术学校开设了物资管理专业。由组织推荐和统一考试我被录取。课程主要参照机械管理专业设置。主要有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高等数学、物资管理。实践课有坦克零件的组装、钳工、焊工技术和坦克驾驶训练。我们班还是学校首批进行计算机应用培训的学员队,为到部队使用计算机管理坦克器材做准备。

一九八六年四-五月间,我们学员队三十余人赴北京军区装甲兵仓库和总参装甲兵仓库实习了四十天,学习了仓库利用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实现温度、湿度、烟雾自动监测,防盗报警系统,坦克配件自动除锈车间。参观了军内外当时最先进的高层货架自动化仓库,开阔了眼界,初步了解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在物资管理方面的应用。经过两年在军校刻苦学习,我取得了中专毕业证书,实现了上军校的愿望。学习期间,学校组织参观了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次看到自动化机床、发动机车间和总装车间流水作业生产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校独处长春郊区,校园也较大,需要几处设岗。冬天零下30多度,干部学员和士兵学员一样夜间轮流到学校的哨位站岗。我在校学习期间女儿出生,刚好《十五的月亮》这首歌正流行,歌词内容我有了切身的体会。直到寒假,我第一次见到已八个月的女儿。当时我的妻子在福建南平一大型国有企业担任科长,生活条件比较好,因我远在东北学习,不能照顾妻子,在山东父母的劝说下,妻子回到山东农村老家生产休假。由于当时农村的生活条件差,她吃了不少苦,为此对我没少诉苦和埋怨。
我军校毕业后在福建三十一军坦克旅技术部,从事坦克器材保障及坦克修理工作,一干就是十年,后来担任了三年的正营职科长。直到1996年转业回到山东,分配到铁路部门工作。
参军入伍,接受锻炼、参加国防建设,肩负保卫祖国安全的责任,是光荣而神圣的。我有幸在人民解放军这个大熔炉里淬炼了自己的意志,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担当。当兵虽苦,今生无悔。
作者简介: 刘天英,一九五八年十月出生,汉族,籍贯山东阳谷县。一九七八年二月入伍,一九八零年三月入党。一九九六年八月转业,二零一八年十月在济南铁路局济南供电段退休。现在济南市长清区长清湖小区居住,为社区合唱团团员,社区读书会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