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苦与乐的交织,情与爱的绽放
歌词《故乡爹娘》创作札记
李永水
“故乡”“爹娘”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既是普普通通的两个字眼,更是心中份量很重很重的一个概念。我六十多年虽然从未远离过家乡,远离过爹娘,但对故乡爹娘的情结却像一幅幅清晰的底片深深印在心底。
至今还记得老屋后面那盘古老的石碾,吱吱呦呦的碾压声还那样单调而深沉;水湾边那棵两人合抱粗的老柳树一直是全村人心中神圣的图腾;还有村东、西、北三面街口那历经百年风雨而斑驳沧桑的影壁墙,虽早已被那高大雄伟的现代化牌坊所替代,但祖祖辈辈那种对挡灾辟邪,藏祥纳福信仰的虔诚却从未改变……这一幕幕如烟往事如同潮水时时撞击着我的胸口,更如同鱼鲠在喉不吐不快。
于是,在世纪之交一气呵成了《老石碾的变迁》《老柳树》《影壁墙》三个歌词,名曰“家乡变革三部曲”。后来又陆续创作了《我的小村庄》《多彩的土地》以及《好亲娘》《等我回家》《盼归》等作品,痛痛快快地宣泄了对故乡的爱,对爹娘的情。
然而不知怎的,随着一系列赞美家乡、歌颂爹娘作品的陆续问世,这种故乡爹娘的情结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愈加浓烈膨胀。所以,当2012年初,县音协副主席李志邦老师提出举办《故乡爹娘》个人音乐作品演唱会,托我创作主题歌词时,我只是表面谦虚了一下,便痛快地应承了下来。是啊,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机遇啊,还可以借此梳理一下我多年来的故乡爹娘情结,这也正与志邦老师的心结一拍即合。不长时间就酝酿出了第一稿:
故乡有爹,故乡有娘/故乡有我最快乐的时光/故乡有爹,故乡有娘/故乡有我最幸福的向往/那条长长的街巷/叠印着父亲领我蹒跚的学步/那片浓浓的绿荫/回荡着母亲教我咿呀的歌唱/还有儿时乳名悠长的呼唤/放飞着爹娘一辈子的梦想/啊!爹娘故乡,故乡爹娘/无论今后走到哪里/我永远走不出你的目光//故乡是爹,故乡是娘/故乡是我最刻骨的念想/故乡是爹,故乡是娘/故乡是我最牵挂的地方/那条涓涓的溪流/漂洗着母亲雪浸霜染的白发/那道弯弯的山梁/支撑着父亲坚韧负重的臂膀/还有门前那棵古老的大树/刻满了爹娘眼巴巴的守望/啊!爹娘故乡,故乡爹娘/无论经过多少岁月/你永远烙印在我的心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修改,拿给志邦老师交卷,他看了说:还行,只是角度还不够新,情也不是那么朴实自然。他让我从多种角度考虑一下,一是要写出新意,二是要写出深度,三是要写出广度,写出天下人深藏心底的那个故乡爹娘。后来他又进一步具体化:这个词不仅要表现农村故乡,也不仅表现具象的爹娘,对于海外华人来说,不论农村城市,祖国就是故乡,祖国就是爹娘。还说:爹娘就是故乡,故乡就是爹娘,二者不要截然分开。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开始了新的思考。经过大半年时间,从不同的角度先后写了几稿,其中第四稿:
故乡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思念故乡还得靠传情的月亮/故乡离我很近很近/日日夜夜就萦绕在我的心上/那儿有棵古老的大树/那儿有片很大的荷塘/那儿有我童年的伙伴/还有我亲亲的白发爹娘//爹娘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漫漫长途诉不完绵绵衷肠/爹娘离我很近很近/闭上眼睛就浮现出万般慈祥/爹娘就是守望我的大树/爹娘就是养育我的荷塘/爹娘给了我远飞的翅膀/还给了我抹不去的亲亲故乡//啊!我的故乡/啊!我的爹娘/我亲亲的故乡爹娘。
这次我又满怀信心的拿给志邦老师看,他看了后没立即表态,但从表情上看,这一稿还不是他心中的那一个。在后来的商榷中,他说:这一稿诗味浓了,但欠缺的还是那个情,深情。话不多,一语中的。我知道,那个故乡爹娘在他心目中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了,要写好他的那个故乡爹娘绝非易事。虽两次都没过关,反而更极大的刺激了我迟钝的情感神经和强烈的创作欲望。接下来一段很长很长的日子又先后写了几稿,但自己总觉得不满意,也没拿给志邦老师看。转眼到了2013年底,远在深圳离家多年的女儿回家过春节,就在我们父女俩即将见面的那一刻,一种从未有过的亲情涌上心头,我几乎要喊了出来:匆匆地走近你哟我的故乡,紧紧地拥抱你哟我的爹娘……,当晚成就了第七稿:
匆匆地走近你哟我的故乡/紧紧地拥抱你哟我的爹娘/但愿这不再是梦中/醒来依然是床前明月光/多少年盼归望眼欲穿/多少声呼唤痛断肝肠/多少回拥抱梦中惊醒/多少回倾诉泪洒胸膛/啊!我的故乡/啊!我的爹娘/让我亲不完爱不够的故乡爹娘//走近你亲了又亲哟我的故乡/拥抱你吻了又吻哟我的爹娘/但愿这永远是梦中/伴我行千里山高水长/千百里路程不再遥远/千百次离别不再忧伤/千百个夜晚不再孤独/千百度险阻不再彷徨/啊!我的故乡/啊!我的爹娘/与我永相随长相伴的故乡爹娘
春节走亲串友期间,就这一稿与志邦老师探讨交流,他说这一稿的情感很真实,但不是那么自然流淌出来的,好像是喊出来的,还没有挖掘出华夏儿女对故乡爹娘所独有的那种深层次情感。我一听,坏了,还是没通过。真的后悔当初不该接这活,顿时萌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说:志邦老师,我是词穷曲尽了,你还是另请高手吧,不然会耽误你的大事。当时,志邦老师断然拒绝:我绝不会另找他人,既然找你那你就一定行。还是话不多,但我却实实在在的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也实实在在感到了志邦老师给我坚强支撑的底气。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反复琢磨,认真思考,有一段时间快把自己给封闭起来了,堵得慌,闷得慌,山重水复……果然,在偶然的一次与女儿的通话中,她说想家,我说:谁让你飞的那么远来着?一句反问让我豁然间柳暗花明,一气呵成了第九稿。这中间还有一段小插曲。
第一段:很远很远的地方是我故乡,故乡有我亲亲的爹娘,爹娘就像门前的大树,日夜守望我离家的方向。到了第二段,拿什么来与门前的大树相对应呢?又是一个小情景启发了我。那天过午我看到院中那架丝瓜蔓儿长长的须儿小手似的在够那根高高的近在咫尺的藤架。有了,一句歌词脱口而出:故乡就像檐下的藤架,长长的蔓儿缠着思念疯长。一个“疯”字传神地道出了我当时快要疯了的心境,它就像一把对口的钥匙“啪”一下打开了我多少天的心锁,顿时觉得天也高了,地也广了,一身的轻松。自我感觉,任务完成了。第二天发到志邦老师邮箱,他画龙点睛仅改一处,把“很远很远的地方”与“故乡”“爹娘”颠倒,一朝分娩成就了第十稿,最终的谱曲稿:
故乡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有我的亲亲的爹娘/爹娘就像门前的大树/日夜守望着我离家的方向/啊!故乡爹娘,啊!爹娘故乡/你可听得见儿女的呼唤/你可看得见儿女的泪光/无论我今后走到哪里/永远也走不出你的目光//爹娘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是我亲亲的故乡/故乡就是檐下的藤架/长长的蔓儿缠着思念疯长/啊!爹娘故乡,啊!故乡爹娘/你可又添几多沧桑/你可又改几多模样/无论经过多少岁月/你永远烙印在我的心上
任务完成了,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但对故乡爹娘的思绪就高速行驶的列车却怎么也减速不下来,反而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加速度,到了2014年12月,又吟咏出了第十一稿:
故乡的老屋住着爹娘/与那儿的父老乡亲一样历经沧桑/一辈子没离开过那片巴掌大的田园/就像那门前的大树默默守望//我的爹娘守望在故乡/妈妈的歌谣伴着炊烟悠扬/牧归的牛铃声牵引着爸爸的脚步/只是他不时地回头张望远方//啊!爹娘故乡/啊!故乡爹娘/千百次电话抚不平胸口的痛/常回家看看难治愈心头的伤/我要把美丽的梦早日成真/让故乡爹娘越来越年轻漂亮
纵观创作《故乡爹娘》全过程,自2012年 3月21日第一稿到2014年12月22日最后一稿,两年又九个月,整整一千个日日夜夜,先后创作了十一稿,誊写的修改稿不计其数,还有不知多少遍手机、电脑的修改,最终为《故乡爹娘》交上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其过程三句话九个字:痛苦着,感动着,快乐着。这种苦与乐的交织伴我度过了人生中最动情的时光。尔后,志邦老师的音乐作品演唱会,邹平县春晚以及“爱故乡.大地民谣音乐会”北京舞台又将这苦与乐的交织演绎成了情与爱的影音绽放,美丽着爹娘故乡,祝福着故乡爹娘。






图片说明:
图① 词曲作者合影。
图②第一份草稿日期2012年3月21日。
图③ 《故乡爹娘》谱曲稿。
图④ 最后一份草稿日期2014年12月22日。
图⑤词作者李永水与曲作者李志邦以及演唱者李爱民在北京农业大学演出现场合影。
图⑥⑦ 作品获奖证书。

李欣,昵称:凭栏听雨
周村区朗诵协会副主席,润心书友会创始会员之一,荣获“中华经典诵读”诵读大赛 山东省一等奖,3次荣获淄博市诵读大赛一等奖。
2003年创建了晶晶亮视力康复中心,从事眼睛健康工作二十余年。业余爱好诗歌及文章朗诵,唱歌,手势舞,登山和游泳。
渴望大自然和正能量的你,赐我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青春靠自己的努力。

作者:李永水,中共党员,歌词作者。业余创作半个世纪,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山东省曲艺家协会会员。与人合作歌曲前余首,获各类奖励百余项。
创作理念:把词写在家乡大地上,把歌唱到乡亲们心坎上。

周美 中共党员,周村区朗诵协会副会长,喜欢诵读,愿用声音歌颂祖国,歌颂美好的生活,用声音传递爱,用声音感悟生活,感悟文字中的美与善。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