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垛庄是个好地方(六)
黄瑞霖

白云山生态园
——垛庄胜景之二六
白云山上白云飞,白云峡谷尽芳菲。
古树参天遮蔽日,曲径通幽松柏翠。
蜂飞蝶舞鸟争鸣,桃红柳绿果累累。
生态园似桃花源,游人流连不愿归。
白云山生态园在垛庄镇北垛庄村北的白云山下的峡谷中。此峡谷幽深寂静,夏日绿树成荫,流水潺潺。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从峡谷的北口,穿过浓荫的丛林,到达峡谷的南端,被一悬崖峭壁截住,无法前进。在峭壁的石缝中,生长着苍松翠柏,野花绿草,抬头望去,犹如一幅天然的百丈屏障。特别到了夏季雨水季节,悬崖峭壁上的泉水更加旺盛,泉水从悬在半空中的泉口,飞流直下,击到崖下的乱石上,卷起千堆雪,十分美丽壮观。
莲花山
——垛庄胜景之二七
莲花山上佛光闪,佛光闪闪照人间。
苦海无边回头岸,普度众生心向善。
莲花山里圣泉寺,慈祥佛祖正坐禅。
万众朝拜香火盛,祈求年年保平安。
莲花山中有圣泉,圣泉常年流潺潺。
泉水流经佛祖地,人再饮用可延年。
莲花山在垛庄镇黄沙埠村北。此山绿树成荫,古树参天;山谷中,曲径通幽,泉水潺潺,溪水淙淙。这里夏季凉爽宜人,是避暑胜地;秋季,那漫山的黄花红叶,更是美丽好看。圣泉寺就坐落在此山中。
黑龙潭
——垛庄胜景之二八
墨河流入黑龙潭,龙潭黑龙保民安。
洪涝干旱龙均管,扬善惩恶美名传。
在南垛庄村东河岸上,有一山,名曰:天齐山,山上有庙,名曰:天齐庙。山下有一山洞,洞中有一条河,河水从黑幽幽的洞中流出,因而名曰:墨河。洞口是一深不见底的水潭,传说潭中有一条黑龙,因而此潭名曰:黑龙潭。传说这条龙能惩恶扬善保民安。有一年,山洪暴发,滔滔洪水涨满了垛庄村傍的巴漏河,此时天齐庙中的恶僧望着就要被洪水冲走的垛庄,不为民求安,而说:“洪水冲走垛庄也冲不了我的天齐庙。”这时黑龙从潭中跃出,引着洪水将庙和恶僧一起冲入河中,又引着洪水绕开垛庄向北流去,使垛庄免于洪水之灾。
群羊山
——垛庄胜景之二九
黑龙潭边群羊山,山清水秀群羊欢。
莫道浊浪比山高,黑龙保护羊平安。
在垛庄村东的河中,和天齐庙相邻,有一组突起的形状各异的巨石,最高者约两米,群石占地约三十平米,群石名曰:群羊山。这里是当地牧羊人存放羊群的地方。此山虽在河中而且低矮,但每次下大雨,发洪水,高于小山的洪涛巨浪绕着河中的群羊山向北流去,而山上的羊群却无一损失。当地百姓说这是黑龙潭中黑龙在保护羊群。有羊的人家每年都要到天齐庙下的黑龙潭祭祀这条爱民的黑龙。
渗水湾
——垛庄胜景之三0
昔日巴河浪滔天,滚滚北流路阻断。
碧霞杖指湾渗水,水渗地下险途坦。
渗水湾在北垛庄附近的巴漏河中,过去,从垛庄到埠村要淌十八道河,那时巴漏河水流经北垛庄时,水势依然很大。传说,泰山奶奶心疼娘家人(泰山奶奶的娘家是海山)淌河跋涉之苦,便用拐杖在北垛庄村头的河滩中一捅,处处变成一湾,滔滔的洪水流到这里便全部流到地下去了,于是险滩变坦途,人行路方便多了。从此,沙滩便被名为:渗水湾。
磨二起
——垛庄胜景之三一
天降两起磨,磨重千万斤。
人间有了磨,五谷磨成粉。
面粉再加工,世上多食品。
如此重石磨,谁是推磨人?
在海山西有一座山,形状犹如两起磨,因而得名曰:磨二起。传说,自从天上降下这二起磨,人间才能将五谷磨成面粉,从此才能做出丰富多样的食品。
擎天柱
——垛庄胜景之三二
此处天有险,人过心胆颤。
女娲从此过,擎天柱其间。
南来北往客,再不怕遭难。
在海山附近,有一巨大的直插云霄的石柱,名曰擎天柱。传说,此处天有险,行人到此都感到心惊胆战,自从有了此擎天柱,过往行人走到这里便感到安全了。
鸡爪顶
——垛庄胜景之三三
昔日金鸡已飞去,山顶空留鸡爪印。
金鸡不知何处去,留下爪印供人寻。
鸡爪顶上鸡爪印,谁人能解此中谜?
若非神鸡外星鸡,地球何鸡有此力?
造化造奇迹,奇迹难解释。
山顶鸡爪印,至今仍是谜。
传说是神鸡,难使人信之。
又说外星鸡,只是乱猜疑。
鸡爪顶上鸡啼鸣,千家万户开门声。
人迎朝霞去锄禾,旭日东升晓鸟鸣。
鸡爪顶山在垛庄镇麦腰村南,是垛庄镇最高的山,山高896米,也是章丘最高的山。山顶的石上有鸡爪印,山因此而得名。关于鸡爪印的传说,使人感到神秘难解。

作者简介:
黄瑞霖,济南市章丘区中学理科退休教师。现年92岁,今居章丘南部山区垛庄的一农家小院——海山人家,和老伴在一起幸福而快乐地安度晚年。退休后曾应当地政府领导的要求,出版了两本宣传垛庄山水文化的书,即《垛庄是个好地方》和《花样垛庄诗满山》。
另,在金婚时我还写了本《金婚赞老伴》,以谢老伴在我一生中最艰难困苦和九死一生的危难时期不顾个人安危地救助我照顾我,使我能安全地度过难关,活到现在的这个国泰民安的盛世。现在我九十有二,而且还能吃能睡能走能说能笑能诌能写能自理能发微信能玩电脑,能……如果没有老伴地陪伴、鼓励和照顾,我所有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可能的,绝对的不可能!我和老伴从相识相恋到结婚,至今已同甘共苦经过了68个春秋,在这人生的漫长岁月里,我们始终风雨同舟相依为命共同度过了我们的金婚和甲子婚(这是我杜撰的六十年的婚姻名称),还有五年,将迎来我们七十年的古稀婚(这也是我杜撰的七十年的婚姻名称),对此,我和老伴充满了迎接古稀婚的信心。我将永远地感谢对我有救命之恩的老伴对我的恩情和照顾!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