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头条讯:乔卫东)”党群共携手,筑就中国梦”,“家家都有老和小、尊老爱幼不可少”,“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环境政治显特色、美丽乡村入画来”......10月20日,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朝阳镇魏坡村刚刚更换好的文化墙前,10多名村民正在欣赏墙体上的政策法规、道德文化、环保科技、安全常识等喜闻乐见的内容,让一面面墙壁变成循循善诱的“教师”,把文明新风送入千家万户。这是该区根据区情实际,开展“新风满孟”活动取得的显著成效。
眼下,孟津区城乡村庄道路两侧及村民庭院临街墙壁,五颜六色图文并茂的"文化墙"格外引人注目,绘制了科学种养致富、婚育新风尚、家庭美德、社会荣辱观等一些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图画、诗歌、谚语、顺扣留等。一幅幅内容丰富、积极向上、妙趣横生的彩绘画令人眼前一亮;一条条接地气、朗朗上口、传递正能量的宣传语被“搬”上了墙,让城乡村庄瞬间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形成“文化阵地处处有,文明之花常常开”的生动场面,让广大农村走在文化春天里。
文化墙作为土生土长的传播新载体,依托大量现成的村庄街巷道路两旁的农户院墙,以及乡村文化长廊、文化广场等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改拆为建,修破为新,清洁粉刷,不盲目新建,不搞铺张浪费,把影响村容村貌的断壁残垣变成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养村风民风的窗口和园地,使老百姓随时随地感受到文化风景带来的扑面清风。
走进平乐镇妯娌村,一面面生动形象、主题鲜活、色彩亮丽的文化墙令人十分赏心悦目,吸引过往居民不时驻足观看。在现场村民王爱红正带着自己的女儿在欣赏手绘漫画。以前村舍外墙是水泥墙,小广告贴得到处都是,而现在被美化得这么好,我们老百姓瞅着村子变漂亮了,心里非常舒畅。尤其是这些漫画画的真好看。王爱红说:“这么多墙画,看起来赏心悦目,而且寓教于乐,让孩子通过墙上的漫画,从小就养成助人为乐,爱护环境等良好生活习惯”。
“看,‘父慈子孝家风正 相爱互敬家最美’,这是‘五风’文化墙;‘有困难找党员,要服务找支部’这是‘党建’文化墙;‘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这是‘廉政’文化墙;‘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志’这是 ‘脱贫’文化墙……”在会盟镇双槐村党支部书记庆会勋介绍,通过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展现形式,让原本枯燥单调的临街墙面生动起来。一面面格调清新的文化墙,配上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漫画,如同跳跃的、会说话的教材,激励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向上向善,为建设美丽乡村做好文化铺垫。
小浪底镇明达村大力倡导全村村民“讲文明、树新风”,深入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好儿子”、“好公公”“好邻居”等评选活动,并把评选出的典型人物,胸带大红花拍成彩色照片,在村里文化墙上开设的“善行义举四德榜”宣传栏里张榜公示,大张旗鼓宣传,让村民变“被动看”为“主动看”,促进了村风、民风进一步改善。“这些文化墙正成为明达村文明村创建、美丽乡村建设的‘解说员’,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将民风民俗、道德准则、文明乡风、科学知识传递到村庄的角角落落”村党支部书记杨瑞安说。
同时,小浪底镇庙护村还变老村为资源,对沿街老房、老墙、老院进行修缮还原建立“文化墙”,把老屋老房、老爹老娘、老物老件、老活老事等趣事绘制成“老家文化宣传墙”,形成既具有乡村淳朴氛围又不失现代时尚气息的乡村文化景观。各处文化墙上镶嵌着陶罐青瓷,黑白电视机、单卡录音机、永久自行车、老式缝纫机等老物件点缀其间,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童年记忆和乡愁,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有乡土情结的人“常回家看看”。
近年来,该区在“新风满孟”社会风气提升行动中,把营造浓厚的农村文化氛围,涵养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作为关键抓手,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主题,立足本地文化特色和村庄环境风貌,大力开展文化提升工作,启动了“村景入画、彩绘上墙”活动,邀请有关专业人士,深入村庄内每个街道进行文化墙规划制作。在创意设计上,坚持做到明确每条街道宣传主题、明确每条街道宣传内容、明确每条街道颜色绘制标准等“三个明确”,充分发挥彩绘文化墙建设投入少、宣传效果好、群众易接受的独特作用。
该区还把文化墙布点与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相结合,既突出就近、便民,又让“文化墙”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亮点。孟津区以文化墙建设为载体,调动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好利民惠民的好事,让群众在享受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同时,提升精神文明素质。文化墙不仅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色彩,也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群众精神文明素质的政策明白墙、文明礼仪墙、美德教育墙。
一街一特色,一墙一风景。该区结合各村特点,重点打造出廉政文化街、党建文化街、传统文化街、乡愁文化街、农耕文化街、劝善文化街、好人文化街等多个主题宣传一条街。如今,走进孟津城乡“会说话”的文化墙,正变成一面面“文明墙”“知识墙”“景观墙”“教育墙”和“民心墙”,已成为推介当地乡村文化旅游的“吸睛”新看点和乡村最靓风景线。目前,全区“文化墙”绘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全区九个镇、六个街道、187个行政村、84个社区实现全覆盖。(郑占波 陈蓉)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