谝谝方言:“马 眼”
作者 孙保民
“马眼”,在一般人看来不就是马的眼睛么?
在孙吉方言里,“马眼”是个常用词,除了指马的眼睛外,有两个用法:
其一是当做名词,“眼”读轻声,指一根短的略扁的铁棍对折成环状,穿过物件后,两端分开使其固定(形状像Ω),常与圪斗(钩子)或环配套使用。如:旧时的大门上挂锁子物件。
第二个用法是当做形容词,“眼”读三声,一是形容事情难办,出现意外,遇到麻烦。如:“马眼啦,这事恐怕办不成”。二是形容人没有眼色,捅娄子,难以收场等。如:“这娃真熬糟,弄下这马眼事”。
问题是方言里的“马眼”与马的眼有什么关系呢?
第一个当做名词的用法,毕竟做的铁环形状上与马的眼有些形似,叫做“马眼”可能还好理解。
第二个当做形容词的用法,比较抽象,好好的马的眼怎么就生出一些不好的意思呢?
我们试着找一下:
马的眼睛位于头部两侧,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眼球,因此马的视野非常开阔,为马提供了大约 350度的广阔全景视野(减去双眼重叠的65度后,单眼独立视野约285度)。这种宽阔的视野让马匹无需转头就能从不同角度发现动静和潜在威胁。并且,它的双眼重叠视野可以感知深度,更好地判断距离,这对于准确测量跳跃距离 或评估 障碍物 、深度等任务至关重要。马术表演、比赛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
看来马的眼睛非常敏锐,观察力很强,并没有什么可以让人说三道四的。
据说,“马眼”(除了马的眼睛之外)的叫法是早在古代就有的叫法,历史还是悠久的。
一是指围棋之眼。如:唐·吴大江《棋赋》:“开马眼以防后,张虎口而遮前。”
二是指绫锦名称。如:唐·白居易《白孔六帖》卷八:“竹根、柹亠芄葳蔕、马眼、蛇皮,已上四种,今时绫名”。唐·李峤《绫》:“马眼冰凌影,竹根雪霰文”。
三是指人体部位。一般是指男性阴茎龟头中间那个缝,即尿道开口处,它是尿液和精液的共同出口。《金瓶梅》第五十回:“西门庆把胡僧与他的粉红膏子药,盛在个小银盒内,捏了有一厘半,安放在马眼内”。
四是民间把男性遗精称作“跑马”,大概意思是从“马眼”那个地方跑出来的。
五是指一种常见的足病,属于皮肤性病变。足底部长期摩擦和压迫所产生的硬化及增生,表面出现黄色角质或灰色死皮,有时会形成圆锥状的隆起、疼痛彩红、肿胀。(鸡眼之外还有“马眼”,知道的人恐怕不多吧)
罗列了这么多与“马眼”相关的说法(不一定全面),究竟有没有与孙吉方言的“马眼”意思相符合的呢?笔者也不敢妄下结论,还是请大家斟酌吧!
应友之约释“马眼”,啰嗦不清真“马眼”。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