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一段时间一直忙着指导一线的品牌学校建设工作,无暇顾及樊瑞总校长与青力的争论,今日抽出时间与樊瑞总校长做了对话。
我:这一切的争论,其实都源于您提出的“学=读思习探达”。
樊:我何时有过这样的结论?我始终在讲,这些概念都包括在“学”中。看一看关于您的第2个问题的答案。
我:就按您说的,也是我提出9个问题的原因呀!“读思习探达”放在“学习”里勉强可以,但不能放在“学”里!
樊:我们不讨论了,您没明白我的意思。
我:我的意思是,请您再想一想以下人的话,不就明白了吗?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我:“学、思、达三位一体”(请注意,这里的“达”是:实践、教学、创造、创新。)现在许多教育人热衷于“学”而忘了“学”的目的是要实践、教学(教别人)、创造、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
鉴于樊瑞总校长说:“读思习探达”都包括在“学”中。我重新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向樊瑞总校长和诸多热衷于“学”的教育人请教:
1.读,确实包括在“学”中,探,也可以勉强入围,但如果“思”也包括在“学”中,如何解释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如果“习”也包括在“学”中,如何解释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如果“达”也包括在“学”中,如何解释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
4.我提出的“学思达三位一体”,特别强调了“达,是应用、表达、教学(教别人)、管理、创造、创新”。请问:这些内容能包括在“学”中吗?
5.学,是输入;思,是加工;达,是输入。(如图)“思”与“达”能包括在“学”中吗?
作者:孟国泰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