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印品“雨花”
——莫愁雅集▪幻石会▪水墨雨花鉴赏记
▓ 王增陵
10月25日下午,莫愁雅集▪幻石会一一水墨雨花鉴赏会,在莫愁湖公园莫愁书院精彩亮相。

参加活动的有著名学者薛冰,南京莫愁赏石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军,副会长“雨花女”王邵萍,副会长南艺教授金昌庆,南京楹联协会名誉主席袁裕陵,莫愁印社社长童迅,中国楹联学会匾联委员会副秘书长、书法家王从利,南京横塘诗社社长明柏林,著名摄影家根艺大师邓正明,还有我一一曾经的报社老记、如今的石界写手。时令深秋,莫愁湖一湖碧水,分外澄澈,半湖荷叶,仍擎绿伞。临湖的莫愁书院,窗明几净,雅致温馨,充满书卷气息。雅集第一期的主题“水墨雨花”鉴赏,让人感觉神秘而又新鲜。大家都知道,雨花石“大如雀卵,灿若云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五彩斑斓,耀人眼目,被称为“石中皇后”“天赐国宝〞。而“水墨雨花”,也就是黑白雨花石,仅黑白两色,怎么欣赏呢?


活动从鉴赏开始。长桌上,十几个白瓷盆,注入清水。王邵萍、薛冰、金昌庆、邓正明和我带来的十多颗黑白雨花石,静卧水中。石上图纹,有的像风景,有的像人物,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植物,无不栩栩如生,像一幅幅大师笔下的水墨画,令人拍案叫绝(上图)。



下一个环节,是用PPT把石照投射到屏幕上,供大家逐一品评。从命名、形象、意境等诸多方面,各种角度,对石头作出赏析(上图)。

悲鸿骏马图 王邵萍藏石
雨花女王邵萍收藏的“悲鸿骏马图〞最引人瞩目。这是一幅臥马,马儿斜臥在地,抬头侧望,神形俱肖。仅看画面,称“悲鸿骏马”似有牵强。我也爱马,前几年天天画马,尤爱徐悲鸿画的骏马。因为徐悲鸿画马,或立或奔,无不飞扬踔厉,雄姿英发。我从未见他画过臥马。没想到,王邵萍居然找出一幅徐悲鸿画的臥马,而且画面和雨花石上的臥马如出一辙(下图),好像这颗雨花石早就托梦给徐悲鸿,让他为自己造幅画像一般。

徐悲鸿作品
王邵萍说,这匹“臥马”刚一亮相,便有藏家找上门来,愿出10万元求转让。王邵萍谢绝了。我建议王邵萍把石名改为“悲鸿臥马图”。徐悲鸿骏马常见,臥马难得一见,且画面与石面臥马高度一致,太过神奇。这是“水墨雨花”中的绝品,堪称标杆之石。希望她善为珍惜,不要让它流出南京。

小黑猫 王邵萍藏石
王邵萍还藏有一块“小黑猫”,小猫目光灼灼,也很传神。在屏幕上展示出来时,我发现石面下方有一只老鼠,极为灵动(上图),她自已却忽略了。遂建议她改名为“灵猫捕鼠”,更切合画面。

白羽秃鹫 王邵萍藏石
王邵萍还收藏一块“白羽秃鹫”,这猛禽傲立高枝上,有一股霸气(上图)。明柏林说:“直言‘秃鹫’,这名字起得太直白了。是否可叫‘舍我其谁’?”

薛冰带来几块石头,其中一块“白蛇”(上图),黑白分明,白蛇婉约灵动,让人想起《白蛇传》中的白素贞,心生欢喜和同情。

金昌庆带来一块文字石。石面有个人物,像位仙人(上图)。妙的是横过来看,石面竟显出“仙人”两个字来。文字石本就稀罕,“人”“文”相合,同时出现在一块石头上,尤为罕见。

邓正明藏石

邓正明藏石
邓正明带来的两块黑白石,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块是“蛇砚”:一条黑蛇,目射精光,口吐长信,盘成一方砚台状。画面静中孕动,透出灵气。一块是“月明星稀”:一轮银白色的月亮高悬浓黑的夜空中,一片密密麻麻隐隐发亮的天体上下,跳出几颗明亮的星星。这样深邃的宇宙图景,让人过目难忘。

我带的黑白石是个人物组合,一个头戴小花帽、满脸雀斑的小女孩,穿件黑白相间小褂,憨憨地笑着(上图)。这“傻妞”,大家一看到就觉得特可爱。袁裕陵说:“墨分五色。水墨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看到这些水墨雨花石,真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场的两位诗人激情难抑,即兴为3方雨花石写下3首诗。袁裕陵为“悲鸿骏马图”题的是——

力尽残阳卧,曾经万里征。蹄伤寒不惮,敲骨带铜声。
为王邵萍“小狗〞题的是——

美号曰卢令,忠诚赤胆倾。万千宠爱在,嘉客喜相迎。
明柏林为薛冰的“白蛇”题的是——长桥谁可忆?高处看吾郎。擎伞欣眸地,今生已断肠!
童迅用甲骨文將袁裕陵即兴题的两首诗,写成书法作品,别有一番韵味。


王从利根据王邵萍的那块“墨竹图”,当场泼墨挥毫,画了一幅“墨竹图”,清风徐来,如闻竹叶萧萧声(上图)。


王邵萍藏石
童迅为王邵萍的“小狗”刻了一方印,印面就是石上的小狗造型,维妙维肖,令人绝倒(上图)。





这是一次诗、书、画、印携手品石的跨界雅集,谱写了金陵文化赏石和赏石文化的新篇章。莫愁雅集▪莫愁湖幻石会,由莫愁文化研究会、南京莫愁赏石文化研究会、莫愁印社、横塘诗社联办。初步拟定每月举办一期,每期作一小结,每年作一总结。以此推动金陵赏石文化的传承发展。我相信,这样的“莫愁雅集▪幻石会”,将在金陵赏石史和中国赏石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