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明森,陕西省镇巴县人,现为陕西省文物局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专家库专家,汉中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文学、美术、摄影、戏剧、民间艺术研究创作工作。现有800余篇(幅)文学、美术、剧本和摄影作品散见《散文选刊》《鸭绿江》《戏剧之家》《领导科学》《微型小说选刊》《文史博览》《文艺报》等全国主流报刊。剪纸作品先后八次在国内各类 大赛获奖,先后被澳大利亚、新加坡、挪威、美国、英国等国交流和国际友人收藏。 出版有个人画册和专著《郝明森剪纸作品选》《乡村记忆》《金斧头》(郝明森绘图)等八部。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作协、美协、民协、曲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物局革命文物保护专家库专家,《中国寓言故事》主编等。散文《乡村记忆》获首届蒲松龄散文诗词评选二等奖,散文《醉酒苗乡》荣获2017年中国旅游散文创作高峰论坛暨第五届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大赛一等奖等各类奖项60多个

《剪纸生花处,社团绽芳华》
郝明森
每周二、四的午后,镇巴县城关小学总被阳光镀上一层温柔的金边。操场上的呐喊与欢笑撞个满怀,教室里的笔尖在纸上沙沙起舞,音乐室的旋律顺着窗棂溜出来 —— 这热闹又鲜活的图景,正是学校社团活动的日常剪影。自 “双减” 政策落地,城关小学便用心编织起一张覆盖艺术、运动、科学、传统文化的社团网络,43 个特色社团像 43 朵花,各自绽放,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
我与这方天地的缘分,系在一把小小的剪刀上。作为剪纸社团的辅导老师,看着一张张彩纸在孩子们手中蜕变成灵动的图案,心中总涌动着说不完的欢喜。其实在此之前,我曾带着剪刀走过不少地方:从南通通州的校园到泾洋小学的课堂,从幼儿园的小不点到高校的留学生,不同的教学场景教会我一件事 —— 剪纸不仅是手艺,更是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而城关小学的社团模式,更让这份手艺有了扎根生长的沃土。
学校的分层教学模式,简直是为剪纸社团量身打造的妙策。低年级的小家伙们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活力满得快要溢出来。记得第一次点名,我把一个女孩名字里的生僻字念错了声调,她立刻仰着小脸纠正:“老师,这个字读四声哦!” 我笑着承认失误,孩子们眼中闪过的惊喜让我明白:坦诚比面子更重要。这些在家爱乱剪一通的小家伙,到了课堂上常会攥着剪刀发愣 —— 家里的随性玩耍变成课堂上的 “正经事”,反倒让他们多了顾虑。于是第一节课,我抛开枯燥的理论,只教他们认识剪刀、彩纸,再笑着说:“今天咱们不剪复杂的,就随便剪剪你们喜欢的图案,哪怕是一道歪歪扭扭的线呢!” 看着他们慢慢松开紧绷的小手,剪刀在纸上试探着游走,那份从拘谨到放松的转变,比任何完美作品都动人。
第二节课学对折剪纸,我特意从路边摘了两片形状各异的树叶。讲完叶脉、叶柄的结构,我边画边剪,不一会儿,一片镂空的 “树叶” 便在指尖成形。孩子们跟着忙活起来,剪完后举着自己的作品和真树叶比对,叽叽喳喳地讨论:“我的叶子少了个小缺口!”“老师你看,我这个叶脉比真的还粗呢!” 在这样的比对里,观察力悄悄发芽,对美的感知也在不知不觉中生长。日子一天天过,小家伙们的剪刀越来越灵活,渐渐能剪出像模像样的图案。每次剪出满意的作品,他们总会捧在手心端详半天,然后郑重地塞到我手里。下课时,我常攥着一大把 “宝贝”,纸张的温度混着孩子的期待,暖得能焐热整个午后。
高年级的课堂则是另一番景象。这些半大的孩子懂事又专注,首节课讲剪纸千年历史时,他们瞪大眼睛听我讲 “李氏招魂”“剪桐封相” 的典故,再延伸到蔡伦造纸术问世后,古人用剪纸装饰窗棂、庆祝佳节的故事。当看到剪纸在现代婚礼、艺术展览中的应用图片,又瞥见我特意穿来的剪纸纹样汗衫时,教室里忍不住响起细碎的惊叹。实操时,当剪刀与纸张碰撞出细碎的声响,当一张普通的红纸渐渐显露出花鸟的轮廓,他们眼中的光芒比窗外的阳光还要亮。有个男生剪完一幅蝴蝶,小心翼翼地捧给我看:“老师,原来剪刀真的能‘说话’呀!” 那蝴蝶翅膀上的纹路虽不完美,却藏着少年独有的灵气。
剪纸社团高段班的顺畅运转,总少不了班长刘一正的身影。这个小男孩每次都提前到教室,麻利地分发剪刀、点名,还像个小大人似的强调:“大家用剪刀要小心,别碰着同桌!” 发现有人说话时,他会轻手轻脚走到跟前,小声提醒:“别说话啦,好好听老师讲哦。” 下课时,他又带着值日生清理纸屑,收齐工具,帮我把教具摆得整整齐齐,确认无误才背着书包离开。有他在,课堂的秩序像被细心梳理过的彩纸,平整又妥帖。
在城关小学的剪纸课堂上待得越久,越能体会到社团活动的深意。那些握着剪刀的小手,不仅在练习精细动作,更在培养专注力;那些比对树叶的眼神,不仅在锻炼观察力,更在涵养审美力;那些合作完成大幅剪纸时的分工与配合,悄悄埋下了团队协作的种子。而孩子们剪出的每一个图案,都是他们内心世界的投射 —— 有的活泼跳脱,剪出来的动物张牙舞爪;有的沉静细腻,刻绘的花朵纹路精巧。
阳光依旧,剪刀与彩纸的交响还在继续。城关小学用精心的社团管理,为孩子们搭建了成长的舞台;而剪纸这门古老的手艺,正借着这群孩子的手,焕发新的生机。在这里,每个社团都是一个小小的世界,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热爱,正如那些在指尖绽放的剪纸作品,各有姿态,各有芳华。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