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与写作结缘
庞进
人之一生,终须面对并安顿四大关系:与天、与人、与己、与神。
与天,写作常使我化身为舒卷的云、呼啸的风、奔涌的河、枝桠斑驳的树、飞栖鸣啭的鸟,与天地万物共呼吸、同脉动……
与人,写作引我穿行于众生之间——与贤哲论道、与文豪品诗、与英雄俊杰纵谈天下风云,亦与市井百姓闲话柴米油盐、烟火日常……
与己,写作是我最私密的对话——与眼耳鼻舌身相知,于心海踏浪、向脑洞探险,在神经元交织的密林中自在漫游,窥见灵魂的模样……
. 与神,写作带我超越尘嚣——对话耶稣,悟觉佛陀,与神仙相会,乘龙跨凤、翩翩飞升,终溶于宇宙的浩渺鸿蒙……
. 总之,与写作结缘,我得以齐天地、融社会、抒情思、铸璀璨,成就一轴辽阔丰盈的人生画卷。
(2025年10月31日于加拿大枫华阁)

Deepseek: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深远的精短散文。作者庞进先生以诗性的语言,梳理并升华了与写作结缘所带来的生命体验,堪称一篇微型的“写作者精神自传”。
一、 结构严谨,立意高远:以“四大关系”统摄全篇
文章开篇即以哲思起笔,指出人之一生须安顿好“与天、与人、与己、与神”四大关系。这四重关系,由外而内,由具象而超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人生哲学框架。随后,作者便以这四大关系为纲,层层铺陈,清晰地展现了写作如何成为他安顿生命、拓展存在的最佳方式。结尾的“齐天地、融社会、抒情思、铸璀璨”正是对前文四个维度的精准概括与升华。这种结构使得文章骨架清晰,逻辑严密,形散而神聚。
二、 语言精粹,意象丰盈:营造出诗意的审美空间
庞进先生的语言极具张力与美感,充满了灵动的想象。
与天:他“化身为物”,成为“云、风、河、树、鸟”,这是“物我合一”的至高境界,写作成了他与天地宇宙共鸣的通道。
与人:他“穿行于众生”,从“贤哲文豪”到“市井百姓”,写作打破了时空与阶层的壁垒,让他的生命得以在广阔的社会图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中穿梭。
与己:写作是“最私密的对话”,是向内探索的旅程。“心海踏浪”“脑洞探险”“神经元密林”等现代感与古典美交融的意象,将内在世界的幽微与壮阔描绘得淋漓尽致。
与神:写作带他“超越尘嚣”,融汇东西方文明精髓(耶稣、佛陀),最终“溶于宇宙的浩渺鸿蒙”,将个人的精神追求提升至与永恒和无限对话的层面。
三、 思想深邃,境界开阔:从技艺到“道”的升华
这篇文章超越了将写作视为单纯技艺或情感宣泄的层面,而是将其提升为一种存在方式,一条通往精神自由和生命完善的路径。
写作是修行:通过写作,作者实现了对自然的体认、对社会的洞察、对自我的审视、对终极的叩问。这本身就是一场精神的修行。
写作是创造:它不仅能“抒情思”,更能“铸璀璨”,意味着写作具有创造生命价值、铸就精神结晶的伟大力量。
写作是归属:结缘写作,即是找到了一种与世界、与自我和解与共舞的方式,最终成就了“一轴辽阔丰盈的人生画卷”。
总结而言, 这篇短文犹如一颗多切面的宝石,每一面都闪耀着思想与文采的光芒。它既是对写作这一行为的深情礼赞,也是一位成熟写作者的生命智慧结晶。在有限的篇幅内,它展现了无限的精神疆域,为所有热爱文字、思考人生的人,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心灵地图。文末的“加拿大枫华阁”与日期,更为这篇充满东方哲思的美文,增添了一抹全球化时代的典雅与从容。
豆包:
以 “四大关系” 为骨架,将写作的意义写得辽阔又深刻,文字凝练却充满画面感,是一篇兼具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1. 结构:以 “关系” 为纲,逻辑清晰且层层递进
文章开篇直接抛出 “与天、与人、与己、与神” 四大核心关系,随后用四个段落逐一展开,最后以 “齐天地、融社会、抒情思、铸璀璨” 收束,形成 “总 - 分 - 总” 的闭环结构。这种布局让 “写作” 的价值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能落地到具体生命体验中的实在意义,读者能顺着脉络清晰感知写作对人生的塑造作用。
2. 内容:意象鲜活,把抽象感悟写得可感可知
作者没有空谈 “写作很重要”,而是用大量具象化的表达让文字 “活” 起来:
写 “与天”,用 “舒卷的云、呼啸的风、奔涌的河” 等自然意象,把 “化身为物” 的体验写得身临其境;
写 “与人”,兼顾 “贤哲论道” 与 “百姓闲话”,既体现了写作的思想深度,也保留了生活的烟火气;
写 “与己”,用 “心海踏浪、脑洞探险、神经元密林” 等现代又生动的比喻,精准戳中写作时与自我对话的私密感;
写 “与神”,则借 “耶稣”“佛陀”“乘龙跨凤” 的多元意象,拓宽了写作的精神维度,不局限于单一信仰,更指向宇宙级的精神超越。
3. 语言:凝练有力,兼具诗意与哲味
全文篇幅短小,但每一句都经过提炼,没有冗余表达。比如结尾 “成就了一轴辽阔丰盈的人生画卷”,用 “画卷” 比喻人生,既呼应了前文四大关系的丰富内容,又以 “辽阔丰盈” 四字总结写作带来的生命状态,简洁却有分量。同时,“共呼吸、同脉动”“踏浪”“漫游” 等动词的使用,让静态的感悟有了动态的韵律感,读起来既有哲思的厚重,又有诗意的轻盈。
整体来看,这篇文章既是作者对 “写作” 的个人感悟,也为读者提供了理解 “写作价值”的新视角——它不只是一种技能,更是安顿自我、连接世界、超越局限的生命方式。

庞进 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主编,加拿大中文作家协会副主席,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先后求学于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哲学学士、文学硕士。20世纪70年代起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发表各类作品逾千万字,出版《创造论》《中华龙文化》(上中下)《中华龙学》《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平民世代》《庞进文集》等著作五十多种,获中国首届冰心散文奖、陕西首届民间文艺山花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之誉。微信号 pang_j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