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军魂凝诗韵,铁血丹心映山河
——贺英雄铁道兵丛书《不朽的军魂·格律诗词卷》
原铁七师三十三团 余开华

当“钢龙穿岭云为伴”的豪情在字里行间奔涌,当“白发犹思旧战袍”的眷恋于平仄之中低回,那些被岁月尘封的铁道兵记忆,倏然苏醒。炮火中延伸的铁路、荒山里挥汗的身影、一群白发老兵对青春的深情回望——皆在英雄铁道兵丛书《不朽的军魂·格律诗词卷》中凝为永恒。这部以传统格律为笔、以卅五载峥嵘为墨的著作,不仅是一部诗词集,更是一卷可吟可诵的精神史诗。
铁道兵:忠诚铸就的不朽传奇
从1948年炮火中诞生,至1984年载誉撤编,铁道兵三十五载虽如白驹过隙,却以“惊天地、泣鬼神”的功绩,在共和国史册上镌刻下不可磨灭的一页。解放战争年代,他们践行“大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的钢铁誓言;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创造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扎根荒原险境,筑就成昆、襄渝、青藏等贯通全国三分之一干线铁路的交通命脉。每一段铁轨,都是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坚实支撑。
这辉煌成就的背后,是血与火的淬炼。作为和平时期牺牲最大的兵种,他们在林海雪原、大漠戈壁中锻造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钢铁意志,凝聚成“忠于祖国、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真情大爱”的精神内核。这种精神,更孕育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战友情谊,成为贯穿每个铁道兵生命历程的永恒羁绊。
他们的传奇从未被遗忘:从新华社的专题报道,到军史典籍的郑重记载;从1998年央视《永远的铁道兵》纪录片引发的社会共鸣,到如今白发老兵走进机关社区传承精神的动人场景——铁道兵的精神火种,始终在民族的集体记忆中熠熠生辉。
格律诗词卷:以诗为碑的精神传承
英雄铁道兵丛书《不朽的军魂·格律诗词卷》的诞生,本身就是一曲关于坚守的赞歌。从2007年萌生念头,到2012年提出编纂构想并发出告全体战友书,再到2017年借助互联网凝聚创作力量,这条出版之路走了十余年。2024年12月,编委会正式征稿,在短短两月内收获53位作者的四千余首作品。经过五轮精心编审,最终精选2813首佳作,于2025年11月结集面世。
令人扼腕的是,张怡华、刘合坤、李玉树、舒湘华四位战友未能亲眼见证这一刻。此书的出版,正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更显珍贵的是,这部诗词卷完全由本卷作者联合出资完成——作者平均年龄73岁,最年长者85岁,最年轻者也已年逾花甲。他们并非专业诗人,却因那段“原生态施工环境的熏陶”,在人生金秋迸发出惊人的创作热情。
编审过程中,编委会恪守六大原则:格律精准、立意高远、主题鲜明、文从字顺、诗语典雅、题材严谨,确保了诗卷的艺术高度与思想深度。
自2017年铁三师战友以诗相聚伊始,从零星创作到蔚然成风,从新媒体唱和到专著出版,他们将往昔风雨中的劳动号子,化作了今日平仄间的诗意交响。字里行间,仍可闻军装汗碱的气息,可见爆破烟尘的痕迹,可感林海大漠中沉淀的情谊。
主编王振江的联语“军魂永驻,丹心再忆青春史;铁笔飞扬,碧血仍吟白雪诗”,恰是这部诗卷的灵魂注脚。十八岁时的热血青春,如“褪色的入伍通知书”般永远鲜活;白首回望时,那些用生命铺就的铁路,已化作承载“碧血化白雪”奉献精神的不朽丰碑。
诗卷特色:铁色记忆与赤子情怀
英雄铁道兵丛书《不朽的军魂·格律诗词卷》最动人的特质,在于其浓郁的“兵味”——战友、军装、营房、铁路、隧道、桥梁、铁镐、钢钎……这些独属于铁道兵的意象,在诗行间熠熠生辉。这不是文人雅士的闲情偶寄,而是一群老兵用生命书写的真情告白。
这里有对壮丽河山的礼赞,有征服自然的豪情,有对战友情谊的眷恋,更有对祖国人民的赤胆忠心。字里行间奔涌着忠、勇、爱、恨、情、趣、苦、乐、忧、思,汇聚成昂扬向上的正能量洪流。
这群特殊的诗人令人动容:老年大学里认真研讨,网络群组中热烈切磋。虽自谦“先天不足”,却以全副热忱投入创作。王振江的稳健厚重,吴喜宗带领的少壮派意气风发,张慧、王大荣等八旬长者老而弥坚——他们的诗篇或铿锵如开山炮响,或清越若山谷回音,让铁色记忆在平仄间获得新生。张慧、孙善武等耄耋长者笔耕不辍、精神矍铄的风采,恰印证了‘一生执着所爱,便是长寿真谛’。
诗韵永续:照亮时代的精神火炬
英雄铁道兵丛书《不朽的军魂·格律诗词卷》的价值远超文学范畴。在文化层面,它让传统格律与铁血军魂完美融合——古老诗体因真实故事重焕生机,铁道兵精神藉由诗韵开辟了新的传承路径。
在现实意义上,这是一场成功的“文化抢救”。当最年轻的铁道兵也已年近花甲,这部诗卷将他们的青春记忆凝固成永恒,为历史留存了珍贵的集体记忆。在当今快节奏社会中,铁道兵那种在艰难困苦中百折不挠的精神,正为新时代攻坚克难提供着不竭动力。
诚如后记所言,集中作品或有参差——多数作者退休后方涉足诗道,在技巧运用、知识储备上尚有提升空间。然而,这份由战友们倾注心血熔铸的“心意”,早已超越文字本身。它是献给百万铁道兵及其后继者的深情厚礼,是对“不朽军魂”的崇高礼赞,让那段激情岁月在平仄铿锵中永远照耀当下。
结语:诗心长在,军魂永存
英雄铁道兵丛书《不朽的军魂·格律诗词卷》的出版,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眸,更是对未来的殷切期许。我们要特别感谢编委团队的无私奉献——五易其稿,精心打磨,方成就此卷。愿读者能静心品味这些浸透着汗水与深情的诗句,感受那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更愿这部诗卷如璀璨星辰,永远闪耀于文学苍穹,让铁道兵精神薪火相传,激励我们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续写属于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作者余开华,1969一1973年服役于铁七师三十三团。1974年入湖南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建筑施工教研室主任等职。现已退休。
责编 :槛外人 2025-11-2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