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桌小世界,人生大乾坤
—— 评王安润《掼蛋刍议》的烟火气与哲思味
作者:三 无
王安润的《掼蛋刍议》以两副扑克牌为引,将一场市井家户的寻常娱乐,写得有烟火气、有人情味,更有藏于牌局褶皱里的人生智慧与社会观察。这篇随笔跳出 “技巧科普” 的浅层框架,以 “小叙事” 承载 “大思考”,在斗智斗勇的牌局描摹中,铺展出血肉丰满的生活图景与精神肌理,堪称一篇 “以俗见雅、以小见大” 的散文佳作。
一、牌技即处世:从 “组牌逻辑” 看人生的权衡与取舍
《掼蛋刍议》最动人的,是它将掼蛋的 “技术细节” 转化为可感知的 “处世哲学”。作者并未机械罗列 “防上家,送对家” 的口诀,而是借牌局中的具体抉择,拆解人生的取舍之道 ——“牺牲一张主牌,救活了一串子单牌”,是 “舍小利谋全局” 的通透;“为组一个同花顺拆了两副以上炸弹” 被视作 “不划算”,是对 “资源效用最大化” 的清醒认知;面对对手仅剩两张牌时 “放诱饵识别” 的策略,则是 “以退为进、灵活应变” 的智慧。
这些看似琐碎的 “牌理”,实则是对生活复杂性的隐喻。作者写道:“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以不变应万变是最好的策略”,这里的 “不变”,既是对牌局节奏的把控,更是对处世原则的坚守。而 “大牌管小牌时犹豫不决,错过时机便身价大打折扣” 的感慨,更像一句人生箴言 —— 它点破了 “资源浪费” 的可惜,也暗讽了 “优柔寡断” 的性格弱点,让牌局超越了娱乐本身,成为一面照见自我的镜子。
二、牌桌即团队:从 “配合细节” 观人与人的信任与共生
若说 “牌技” 是个人智慧的体现,那 “配合” 便是《掼蛋刍议》的精神内核。作者用大量笔墨刻画了与对家 “建国” 的协作,这个 “笑口常开、从不埋怨” 的实业家,以一句 “没事儿没事儿,有事儿也是小事儿”,成为团队精神的具象化符号。当作者出错牌时,建国的 “微微一笑” 不是纵容,而是 “卸下包袱、专注当下” 的信任;当两人创下 “一日六战六捷” 的佳绩时,赢的不仅是牌局,更是 “两个人合成一个人” 的默契 —— 这种不苛责、多包容的协作观,恰是对现代社会 “团队精神” 最朴素的诠释。
作者巧妙地用 “对比” 强化主题:银行系统的冠军对手,虽有 “发放贷款般的细致” 和超强记忆力,却因 “相互埋怨” 失了心气;“顶尖高手” 纵有 “围追堵截” 的战术,却因 “喋喋不休的精神战” 乱了节奏。这些对比撕开了 “技巧至上” 的假象 —— 牌局的胜负,从来不是单个人的 “独角戏”,而是两个人的 “共生曲”。正如作者所言:“少一点埋怨多一些理智,会有不一样的境界”,这份感悟从牌桌延伸至职场、家庭,让文章有了直抵人心的现实温度。
三、牌友即众生:从 “人物剪影” 品社会的鲜活与多元
《掼蛋刍议》的魅力,还在于它用寥寥数笔,勾勒出一组生动的 “牌友众生相”。银行干部 “鼻梁上架一副金丝眼镜”,出牌时 “牌悬在空中举棋不定”,复盘时 “倒数第三到第四局都记得清清楚楚”—— 一个 “严谨、细致、略带刻板” 的金融从业者形象跃然纸上,作者未加评判,只一句 “是银行之幸事儿储户之幸事儿”,便藏住了对职业精神的敬意;“顶尖高手” 赛前 “酸溜溜” 的调侃,赛中 “煞有介事的精神战”,赛后 “依旧复盘” 的执着,又活画出一个 “好胜心强、却难掩窘迫” 的普通人模样。
这些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线,却因 “发放贷款般认真”“头头是道分析牌型” 等细节,成为社会群体的缩影。作者以 “观察者” 的视角,将牌桌变成一个微型社会:有人重规则,有人善变通,有人懂包容,有人爱较真 —— 正是这些多元的性格与特质,让牌局有了 “人间烟火气”,也让文章脱离了 “就牌论牌” 的局限,成为一幅充满生活质感的 “市井小卷”。
四、文体之妙:闲话体中的 “雅俗共生”
作为一篇随笔,《掼蛋刍议》的语言风格堪称 “闲话体” 的典范。作者摒弃了华丽的辞藻,用 “压根没想到”“万万不可”“狗屁!一张也没说对” 等口语化表达,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仿佛两人围坐桌旁,听他聊一场尽兴的牌局。但这份 “俗” 中又藏着 “雅”—— 谈牌局延伸至 “政治、军事、哲学和管理学”,说娱乐关联到 “产业税收”“文化风景”,甚至从 “不掼蛋不吃饭” 的民间俗语,看到 “牌桌文化嫩芽出土” 的趋势,让文章的格局在 “闲话” 中悄然打开。
更难得的是,作者的情感始终藏而不露。写击败高手后的 “心里偷着乐”,是小窃喜;写建国做了下游 “可比当了头游还高兴”,是真感动;写退下来的朋友说 “打打掼蛋,不得老年痴呆”,是暖温情。这些情感不刻意煽情,却在字里行间流动,让文章既有 “斗智斗勇” 的爽感,也有 “岁月静好” 的柔劲。
结语:一场 “掼蛋”,一面人生
《掼蛋刍议》终究是一篇写 “快乐” 的文章 —— 它开篇便说 “重要的是能为老百姓带来快乐”,结尾又以 “增添了人们的生活情趣” 收束。但这份快乐,不是 “赢牌” 的短暂快感,而是从牌局中读懂的取舍之道、协作之美、众生之态。王安润用两副扑克牌,搭起了一座连接 “娱乐” 与 “人生” 的桥梁:牌桌上的每一次组牌、每一次配合、每一次输赢,都是生活的缩影;而生活中的每一份信任、每一次包容、每一种智慧,也都能在牌局中找到回响。
这或许就是《掼蛋刍议》的价值 —— 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生活智慧,从不在高台之上,而在街头巷尾的烟火里,在一副扑克牌的起落间。

作者简介:
杨东,笔名 天然 易然 柔旋 三无。出生于甘肃民勤县普通农民家庭,童年随母进疆,落户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三团。插过队,当过兵和教师;从事新闻宣传工作30年。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新疆报告文学学会第二届副会长。著有报告文学集《圣火辉煌》《塔河纪事》和散文通讯特写集《阳光的原色》《风儿捎来的名片》,和他人合作报告文学《共同拥有》《湘军出塞》《天之业》《石城突破》《永远的眺望》等。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