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义务送教,点亮革命老区教育之光
作者:张忠信
近日,“全国立体教学长征行义务送教公益活动”走进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为这片革命老区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活力,在当地教育界引发热烈反响。这一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教育情怀与社会担当的生动彰显,对促进教育公平、提升革命老区教育质量意义深远。
梅县区作为原中央苏区县,红色历史底蕴深厚,是革命老区的重要代表。然而,受地理、经济等多种因素制约,在教育资源获取、教学理念更新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扶贫先扶智”,为革命老区输送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水平,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在此背景下,“全国立体教学长征行义务送教公益活动”的到来,恰似一场“及时雨”。
活动中,孙春成老师示范课与专题讲座兼具,为当地教师带来全新教学理念与方法。示范课《慈母情深》诠释“现代文阅读教学三板块课型”,重点突出、高效实用;专题讲座针对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给出可行解决办法,引导教师追求教学最优化。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送教方式,让当地教师得以接触前沿教学理念,掌握实用教学技巧,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大有裨益。同时,孙春成老师向学校赠送个人专著,“以课会友”“以书会友”,进一步丰富了学校教学资源,为教师持续学习、自我提升提供助力。
从更宏观视角看,此类义务送教活动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力举措。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然而现实中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问题突出。通过义务送教,将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引入革命老区,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让老区孩子享有更公平教育机会,为他们成长成才打开希望之门。这不仅关乎个体命运,更关系到整个革命老区的未来发展,对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义务送教活动的持续开展,也离不开社会各界支持与参与。一方面,教育部门应加大对革命老区教育扶持力度,在政策、资金、师资等方面给予倾斜,建立长效帮扶机制,为送教活动提供坚实保障;另一方面,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响应号召,发挥专业优势,投身送教事业,以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初心与使命;此外,社会各界也应关注革命老区教育,通过捐赠物资、设立奖学金等方式,为老区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国立体教学长征行义务送教公益活动”在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的成功举办,是一次温暖的教育传递,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教育实践。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活动在革命老区落地生根,让教育之光点亮每一个角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