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郭凤娟(网名)如月。1967年3月生于河北沧州。现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沧州图书馆(书韵沧州)系列主讲等职。

纸上春秋
——在薛涛的影子里寻诗
作者:如月
朗诵:白雪
行走在望江楼畔,总觉时光在这里打了个旋儿。竹影婆娑间,仿佛能听见千年前的浣花溪仍在流淌,带着薛涛笺上未干的墨香。
浣花溪的水曾映照过她制笺的身影。那些染着桃花的粉笺,在春风里渐渐沥干,如同她慢慢沉淀的才情。“浣花溪畔制云笺,笔底风华动蜀川”——这岂止是制笺,分明是将整个蜀地的灵秀都融进了纸中。如今的溪水依旧,只是再不见那个将春色研进墨里的女子。
望江楼的石阶被岁月磨得温润。登楼时,夕阳正慢悠悠地沉入江面,竹韵在晚风里低回,确乎“悠悠似当时”。凭栏远眺,忽然懂得那句“犹叹深情都作古”的苍茫——历史太长,而人生太短,所有惊才绝艳的故事,最终都成了后人登临时的轻轻一叹。
在薛涛塑像前驻足良久。她静立竹丛中,眉眼间凝着千年的风霜。“我与薛涛相视久”,这一刻,现代生活的喧嚣渐渐退去。原来有些心事,只能对懂的人诉说,哪怕隔着漫长的时空。那些欲言又止的惆怅,都在她沉静的目光里找到了归宿。
访薛涛故居,见“锦江帆影逝悠悠”。江上的船来了又走,岸边的桃花开了又谢,只有那份才女的心事,永远停驻在浣花楼的飞檐翘角上。“游人空对浣花楼”——我们慕名而来,带走的不过是自己的感慨,留下的却是对那个遥远时代的无限遐思。
黄昏时分,车流声起,现代都市的喧嚣重新包围了这片古迹。“车流声里残阳碎”,这破碎的光影,多像她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那些相思。望江楼外的斑竹岁岁常青,而那个写尽相思的人,早已化作传说。
终于明白,“当初不敢写相思,归来始信愁滋味”。不是不敢写,是怕写尽了,就再没有寄托。如今站在她生活过的地方,才懂那些未寄出的粉笺上,承载的何止是儿女情长,更是一个灵魂在时代洪流中,努力保持的尊严与诗意。
离去时,竹林沙沙作响,似在送别,又似挽留。扫眉才子不会再回来,但她留下的那片诗意,永远在浣花溪的水声里,在望江楼的竹影中,等着每一个懂得的人。
2025—10—24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