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堑上的答卷
——写在世界第一高桥通车之际
原铁七师三十三团 余开华
当花江峡谷的云海
漫过六百二十五米的桥塔
世界高桥的榜单上
写下一组醒目的数字:
四百三十九对八
这是中国递给世界的答卷
用钢铁的笔画
在群山间写下的答案
贵州的层峦叠嶂中
本世纪第四次
刷新了人类跨越的高度
西南大地上的钢铁森林
一百七十六座在贵州生长
六十四座在云南挺立
五十三座在四川扎根
五十二座在重庆绽放
这不是地理的偏爱
而是发展的选择
太平洋彼岸
八座老桥在风中低语
最新的一座停留在2010年
最老的还在回忆1929年的月光
一万七千座危桥在颤抖
三十万座在岁月里锈蚀
当白宫的演说声响起
匹兹堡的桥梁在总统抵达前坍塌
这不是巧合
是两种发展理念的对话
战争吞没三万亿
却修不好家乡的道路
我们修的何止是桥
是深山孩子读书的路
是偏远乡村致富的梦
在峡谷修桥注定亏损
但人民的需要
就是最重的砝码
看看这些会说话的数字:
中国高铁贯通四万七千公里
美国高铁还在图纸上徘徊
我们一年竖起四十七座新桥
他们十六年建不成一条铁路
这不是奇迹
是把“人民”二字
浇铸进每一个桥墩
把“共享”理念
编织进每一根钢索
当校舍成为乡村最美的建筑
当天堑变成百姓的通途
这张用钢铁书写的答卷
已经交给历史评说
高桥为证
山河为凭
谁把发展的温度
传递给每一个普通人
谁就让天堑之上
升起最美的彩虹
作者余开华,1969一1973年服役于铁七师三十三团。1974年入湖南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建筑施工教研室主任等职。现已退休。
责编:槛外人 20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