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为卷 岁月为歌——
《等你在金秋》的生命哲思与银发情怀
向德荣
2025年10月30日下午,湖北省老年大学声乐基础2405班的14位男女学员,在校园文化艺术节的舞台上深情唱响《等你在金秋》。那裹挟着人生沉淀的歌声,既是声乐教学成果的鲜活呈现,更是无数离退休人员生命状态的艺术写照。这首由华中科技大学退休教授刘玉作词、沈阳音乐学院教授刘聪作曲的作品,自2025年1月14日于武汉发布以来,便以“寻常中见深意,浅语中藏哲思”的质朴内涵,成为老年群体的精神共鸣之作,尤其在老年大学的演唱场景中,更彰显出超越音乐本身的生命厚度。

早在2025年3月,任课老师张弥便为所带的6个班级同步讲授《等你在金秋》。我彼时撰写的《学唱<等你在金秋> 从零基础到和声悠扬》一文,先后登上湖北省老年大学公众号与校报,成为这首歌曲在老年群体中广泛传播的生动注脚。
歌词以长江水为叙事脉络,构建起跨越岁月的人生图景,堪称老年生命感悟的诗性浓缩。开篇“长江水静静地流,两岸风景看不够”,以江汉平原的标志性意象起笔,既暗合歌曲诞生的地域语境,又以流水喻岁月,将离退休后的从容心境具象化——历经世事沧桑后,终于能放慢脚步,品味人生沿途曾被忽略的风景。正如苏轼所言“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份从容并非岁月消磨后的迟钝,而是历经千帆后的笃定,演唱时需带着温润的笑意,让歌声流淌出安然与惬意。
“人生自有春夏秋冬,一人一个活法如今想通透”,道破了老年群体的生命智慧:接纳生命的自然节律,挣脱世俗标准的束缚,在通透中与生活和解。古人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这份“想通透”正是耳顺之年的豁达通透,是明白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后的释然。
“荣辱也罢得失也罢,一切都是最好的缘由”,并非消极妥协,而是历经风雨后的释然。正如俗语所言“一念放下,万般自在”,过往的起起落落都已沉淀为生命的馈赠,这份通透与豁达,正是岁月赋予银发群体的独特财富。
“终身学习永远年轻”是整首歌的精神内核,恰呼应了“年龄不是停下来的理由”的时代心声。如今全国约10.5万所老年大学、3000万线上线下学员,正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理念——从声乐书画到无人机摄影、人工智能应用,老年学员们在多元课堂中延续生命活力,打破“退休即谢幕”的刻板认知。
“大美在金秋”是对晚年生活的深情礼赞。金秋不是凋零的序曲,而是收获的盛景,正如“秋不语却丰收了世界”,老年岁月的美好,在于沉淀后的从容、积累后的厚重。演唱时需带着自豪与满足,让歌声饱满温暖,传递出对当下生活的由衷热爱。

如果说第一段歌词是对当下生活的安然接纳,第二段则是对过往岁月的敬意与对未来的热忱。“长江水奔腾地流,一路向前不回头”,笔锋一转,再现了人生旅途“风雨兼程”的奋斗过往。这让人想起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那些“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守与追求,构成了“曾经的拥有”的珍贵底色。
“兴衰也罢成败也罢,一切都是曾经的拥有”的反复咏叹,既消解了功利主义的价值评判,又肯定了每个生命轨迹的独特价值。正如“缘起缘灭缘自在,尽力之后学会放下便是重生”,过往的成败得失都是人生的宝贵历练,无需耿耿于怀。
“八仙过海殊途同归”的巧妙化用,将不同职业、不同境遇的离退休人员凝聚在一起,道出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共同追求。无论昔日身份如何,如今都能在老年大学重拾热爱、收获情谊,这份“殊途同归”的共鸣,正是同窗情谊与生命共情的自然流露。
“等你在金秋”的两次深情重申,既是对老友相聚的热切期盼,更是对生命金秋的礼赞。老年人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更当追求老有所为。10月15日,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老干部局局长肖卫康在湖北省老年大学听讲课时,提出了一个深刻理念:“老有所为是更高层次的老有所乐!”这“金秋”恰是老有所乐与老有所为共生的美好境界,老年群体正以多元姿态,书写着晚年人生的别样价值。
作为一首专为离退休人员创作、且在老年大学广泛传唱的歌曲,其内涵在演唱主体的诠释中进一步升华。作词者刘玉教授最初为关山韵老年大学创作校歌的初衷,让歌曲天生承载“文化之魂”的使命。当老年学员们用略带岁月痕迹却饱含真情的嗓音唱响歌词,他们既是歌唱歌曲意境,更是演绎自己的人生——那些“通透”与“追求”,正是他们当下生活的真实写照。
作曲与演唱的艺术表达,更让这份内涵得以淋漓尽致地传递。作曲家刘聪的旋律兼具舒缓与昂扬,既贴合“长江水静静流”的从容,又呼应“奔腾地流”的壮阔,与歌词情感递进完美契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徐霞以“深邃亲和的艺术咏唱”,将作品情感内核诠释得细腻真挚,而老年学员的演唱则多了一份质朴代入感,他们用亲身经历诠释“永远年轻”的生命态度,让歌声成为跨越年龄的精神宣言。
《等你在金秋》的独特价值,在于它重构了老年生命的叙事逻辑——不是夕阳西下的落幕,而是金秋收获的开篇;不是岁月流逝的感伤,而是沉淀积累的荣光。在老年大学的舞台上,这首歌早已超越艺术表演的范畴,成为老年群体的精神旗帜:它告诉世人,人生的金秋并非沉寂,而是在通透中坚守追求,在相聚中共享美好,在学习中永葆年轻。当歌声回荡在校园,那是岁月的回响,是生命的礼赞,更是无数银发长者向世界的宣告:最美的风景,恰在金秋时节;最好的人生,正在从容绽放。

指导老师:张弥
策划:李新凤
参加演出学员:
男学员:郭卓夫、喻锡成、彭文玉、郑刚、肖生柱、吴建民;
女学员:孙华、黄强、王丽萍、刘后凤、刘雪花、纪瑛、付爱梅、蔡唯红。

作者向德荣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铁道兵战友网专栏作者、湖北省老年大学声乐基础2406班学员。
责编:槛外人 2025-11-8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