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内容提要:徐福东渡播撒文明火种,遣唐使窃汉字、盗“天皇”尊号,华夏以善意滋养倭国成长;然其羽翼渐丰后,倭寇扰华、明治维新后甲午逞凶、全面侵华屠城,用战火回报恩情。本文以锋利笔触剖开历史真相,分清日本和平民众与军国主义政客的本质区别,警示世人:对其生存困境的同情绝不等同于放任,文明馈赠绝不该喂出恩将仇报的豺狼。
倭国这弹丸小岛,自古便揣着谦卑的姿态,扒着中原文明的船舷讨生活。所谓的大和文明,骨子里淌着的,多半是华夏的血与文化的乳汁,却偏生被一群野心家搅和,养出一副翻脸不认娘的戾性,活成了历史长河里最刺眼的怪胎。

位于日本和歌山县新宫市(来源网络)
秦代徐福携五百童男童女东渡,本是为始皇帝寻药的孤旅,却无意间给蛮荒的倭岛撒下了文明的种子。那些带着中原农耕技艺、生活习俗的男女,在岛上扎根繁衍,如今日本多地的徐福庙、后裔祭拜的香火,都是这血脉交融的铁证。可掌权者偏要抹除这份渊源,仿佛文明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忘了自己的祖先也曾穿着粗布衣裳,笨拙地学着中原人的样子刀耕火种,才挣脱了蒙昧的枷锁。
到了隋唐,倭国更是像饿狼扑食般派遣遣隋使、遣唐使西来。一批批使者背着空空的行囊,揣着空白的文化画布,在中原大地疯狂临摹——最刺眼的便是文字:他们拿汉字当骨架,拆拆装装造出假名,却不敢彻底丢掉“娘胎里带出来的印记”,日文中“山”还是那座山,“水”仍是那汪水,“火”依旧是那簇火,意思与华夏汉字分毫不差,只是硬生生改了读音,装出一副“原创”的傲慢模样。更可笑的是,连“天皇”这般彰显华夏皇权威仪的名讳,也敢赤裸裸偷来挪用!公元674年,武则天摄政时,已将皇帝李治尊为“天皇”,二人并称“二圣”,这是华夏礼制与皇权的专属象征。而日本最早在法令中确立“天皇”称谓,是673至688年间天武天皇制定的《飞鸟净御原令》,恰是武则天时期遣唐使频繁往来之后!遣唐使亲眼目睹大唐的天威,转头就将这名号窃回倭岛,安在自己的君主头上,这般宵小行径,若武则天泉下有知,怕是要掀起万丈怒火,让东海的浪涛都为这无耻的剽窃而咆哮!除此之外,他们学茶艺、偷棋艺,把华夏的雅致拿去包装自己;鉴真和尚六次东渡,双目失明仍要播撒佛法的种子,带着技艺手把手教他们摆脱蒙昧。那时的倭国,在文明面前温顺得像只摇尾乞怜的狗,把中原称作“天朝”,恨不得把自己嵌进华夏文明的版图里。

戚家军抗倭图(来源网络)
可文明的乳汁刚喂饱肚子,野心家的獠牙就狠狠露了出来!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的倭患成了华夏挥之不去的噩梦。那些披着人皮的倭寇,带着从中国学来的造船术、刀法,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庄被付之一炬,百姓尸横遍野,昔日的鱼米之乡,成了人间炼狱!他们忘了是谁教会他们扬帆远航,是谁教会他们冶炼钢铁,更忘了笔下那些与华夏同源的文字、头上窃来的“天皇”名号,只记得用从老师那里学来的本事,往老师的心口捅最狠的刀!戚家军铁骨铮铮,用热血与生命洗刷着这份忘恩负义的耻辱,可野心家骨子里的狠戾,却在战火中愈烧愈烈!

中日甲午海战图(来源网络)
时间碾过近代史的硝烟,1868年,明治天皇睦仁主导的明治维新,给日本的野心装上了“加速器”。他们疯狂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与制度,推行“殖产兴业”,让近代工业在岛上野蛮生长;喊着“富国强兵”的口号,打造出一支穷兵黩武的现代化军队。短短几十年,日本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岛国,摇身变成张牙舞爪的亚洲强国。而随着国力的膨胀,那些野心家的豺狼本性愈发嚣张!1894年甲午海战,日本用改良的军舰悍然向昔日的“老师”开火,黄海之上,炮声震天,清军的舰船沉入海底,也击碎了“天朝上国”的幻梦!他们逼着清政府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走台湾岛与澎湖列岛,榨取巨额赔款,每一分钱都浸着中国百姓的血泪!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枪声划破夜空,日军铁蹄踏碎东三省的宁静,扶植伪满洲国,在黑土地上掠夺资源、残害同胞;1937年,卢沟桥的炮火拉开全面侵华的序幕,南京城里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戮,细菌战、大屠杀……日军的暴行罄竹难书,把文明的外衣撕得粉碎,把人性的良知抛进深渊!
须知,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十分之一的火山在这里扎根,每年地震频发,仅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就有十余次;地质研究更是显示,因板块挤压,日本列岛正以每年约10厘米的速度向马里亚纳海沟逼近,数百万年后或面临沉没危机。这份生存焦虑,我们或许能抱有一丝同情,但同情绝不能成为放任其作恶的借口!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国际协商、资源合作寻找生机,却偏要选择最野蛮的战争之路,把自身的困境转嫁为邻国的灾难,这般丧尽天良的行径,怎配得到原谅!
如今的倭国,依旧在历史的迷雾里被野心家带偏。一边写着与华夏同源的汉字,一边拼命否认侵略的史实;一边有普通民众祭拜徐福追思渊源,一边有政客钻进靖国神社,给战犯招魂续火;一边窃用着华夏的“天皇”名号装点门面,一边又对昔日的文明恩师拔刀相向!这般分裂与虚伪,恰似鲁迅笔下的“假洋鬼子”,既想沾着文明的光,又想踩着文明的尸骨往上爬,丑陋得令人作呕!
必须厘清的是,大和民族的绝大多数民众,本是向往和平的。他们和华夏百姓一样,渴望安稳的生活,珍视文明的温度,那些战火带来的苦难,他们也曾亲身承受。真正作祟的,是安倍晋三之流左右横跳的政客——他们骨子里藏着军国主义的毒根,打着“保护”的幌子搞扩张,借着“传承”的名义续罪恶,把普通民众的和平愿望,当成自己攫取利益、推行野心的垫脚石!
历史的铁笔早已刻下真相,那些怀揣军国梦的野心家,早已被钉在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从华夏偷去的文字、名号与技艺,终究掩盖不了其嗜血的本性;那些血脉里的华夏印记,也成了其忘恩负义最辛辣的注脚!这面历史的镜子,照出的不仅是野心家的丑陋嘴脸,更狠狠警示着世人:和平从不是单方面的妥协,对生存困境的同情绝不能等同于对侵略行径的放任!唯有死死警惕那些借“传承”之名行“复辟”之实的恶徒,才能守住文明的底线,让真正的和平扎根土壤,不再被战火践踏!
参考文献:
1. 徐福东渡相关:
• (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详细记载徐福受秦始皇派遣东渡求仙药,“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的史实。
• (日)北畠亲房《神皇正统记》(1339年):明确记载“孝灵天皇之时,徐福至日本,带来童男童女、百工技艺,教民耕种”。
2. 遣隋使、遣唐使及文化剽窃相关:
• (日)《日本书纪》:记载公元600-614年日本多次遣使入隋,以及7-9世纪遣唐使学习唐朝制度、文化的史实。
• (日)东野治之《遣唐使》:系统梳理遣唐使的历史脉络,指出其对日本文明的塑造作用。
• (日)《飞鸟净御原令》(673-688年,天武天皇时期):日本最早在法令中确立“天皇”称谓的文献,其出现时间晚于武则天674年尊李治为“天皇”的记载。
3. 倭寇袭扰相关:
• (日)《倭寇图卷》(东京大学藏本):直观描绘明代官军抗击倭寇的场景,佐证倭寇的侵略行径。
4. 近代战争及明治维新相关:
• (美)张纯如《南京大屠杀》:以详实史料揭露日军侵华暴行,是国际社会认知日军罪行的重要文献。
• (日)部分近代史著作:多对甲午海战、侵华战争的侵略本质进行淡化或美化,侧面反映日本右翼对历史的扭曲。
• (日)明治维新相关研究资料:记录明治天皇睦仁主导明治维新,推行“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等政策的过程与影响。
5. 日本地质环境相关:
• 日本气象厅年度地震报告:记录日本年均发生约1500次地震,其中里氏6级以上地震约10次,地质活动极为活跃。
• 《自然·地球科学》期刊相关研究:指出太平洋板块向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导致日本列岛以每年约10厘米速度向马里亚纳海沟移动。
作者系现任中国晨报社执行社长、总编辑高文,深耕新闻传媒领域数十年,从一线采编岗位逐步成长为媒体管理核心力量。始终坚守新闻初心,聚焦历史纵深与社会现实议题,擅长以犀利笔触与深刻洞察剖析事件本质,作品兼具思想锋芒与传播张力,致力于通过媒体平台传递真实声音、唤醒历史记忆,彰显媒体人的社会责任与时代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