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9日,中国晨报社(香港总部)收到北京市摄影行业协会发来的贺信,对本报创刊八十周年及济南代表处正式成立致以热烈祝贺与诚挚祝愿。

回溯往昔,1945年春,在爱国文化人士冯英子、严怪愚、吴希之等人的主导下,《中国晨报》于湖南晃县应运而生,他们既是心怀热忱的文化界先锋,更是新中国早期新闻人的杰出代表。彼时日军发起最后攻势,前锋直指金城江,冯英子等记者毅然奔赴湘西会战一线,以笔为刃传递抗战精神。东京遭盟军轰炸后,《中国晨报》推出专稿《一幅弹雨神风落日图》,率先提出“落日”概念,刻画侵略者末路;8月6日、9日,美国先后向广岛、长崎投下“小男孩”“胖子”原子弹,9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曾留学苏联的《中国晨报》主笔吴希之,深知苏军战而必胜的决心,当即发表社论预言:“现在有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将于48小时内投降。”这一预判于8月15日得意应验,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随后,《中国晨报》再发社论《不仅要赢得胜利,而且赢得和平》,道出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心声。
同年8月至9月,抗战胜利进程稳步推进:8月21日芷江洽降拉开中国战区受降序幕,9月9日南京受降仪式上,冈村宁次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终迎抗战伟大胜利。《中国晨报》全程追踪记录,为民族解放历程留下珍贵时代注脚。然而,在国民党右派反动势力的打压下,《中国晨报》被迫停刊,沉寂长达75载,但中国晨报人传承文化、传播真理的初心从未动摇。
直至2019年,《中国晨报》在香港重获新生,成立报业集团并取得国际刊号;2023年成立有限公司,拿下香港本地刊号;2025年10月,济南代表处经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设立,获发《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证》,开启发展新篇章。
复刊以来,《中国晨报》始终以文化传承者的担当,以文字为桥、影像为介,在文化传承、交流与商务互鉴领域笃定前行。此次济南代表处的设立,以齐鲁文化为根脉,搭建港澳与内地资源共享的新通道,成为品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北京市摄影行业协会在贺信中钦佩报社在文化传承交流方面的努力,期待双方携手探索影像与文字融合,共讲中国故事。
中国晨报社执行社长、总编辑阅信后满怀感恩,他表示,镜头与笔墨是记录时代的双翼,相辅相成方能完整呈现时代脉搏。《中国晨报》将以济南代表处为新起点,深耕文化传媒领域,打造优质品牌宣传平台,在全国布局中书写崭新篇章,再创辉煌!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