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农村融媒讯记者宋文华,徐大华,安舒,李传义。潍坊报道
山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大师、山东省科技特派员,
潍坊市绿旺达生物肥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元杰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姜农朋友们:大家好!值此第十四届大姜文化节隆重开幕,作为连续13年参与主办的一员,我倍感荣幸与自豪!安丘大姜能从田间"土特产"成长为欧盟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离不开政府扶持、科研赋能与万千姜农的坚守。
多年来,我们深耕土壤改良与绿色种植技术,研发食品级有机奶肥,推广水肥一体化模式,让大姜亩产收益稳定在3万至5万元,带动17000多户姜农增收致富 。通过每年16期田间实操培训、姜王大赛等平台,我们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种姜"真功夫",让"小生姜"变成了乡村振兴的"金疙瘩"。
本届文化节是技术交流的桥梁,更是合作共赢的纽带。未来,我们将持续强化科研投入,组建专业团队开发更优质的农资产品,深化产学研融合,让安丘大姜在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品牌化运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愿与各界朋友携手,让"安丘大姜"香飘四海,共同书写产业兴、农民富的美好篇章!预祝本次文化节圆满成功!
潍坊食品科技职业学院校长亓俊忠致词。
潍坊食品科技职业学院锚定安丘大姜特色产业,以校地协同为纽带,构建“科研+教学+实践”三位一体赋能体系。聚焦产业痛点,组建专家团队攻克脱毒育苗、连作障碍防控等关键技术,研发绿色种植方案并推广至千亩示范田。
依托实训基地开展田间教学,将大姜种植、加工、品牌运营等内容纳入课程体系,培育懂技术、善经营的专业人才。通过产学研合作搭建技术交流平台,举办种植实操培训、产业研讨会,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学校以科技为笔、以土地为纸,既擦亮了“安丘大姜”区域品牌,更以教育之力助推乡村产业兴旺,书写校地共赢的生动答卷。
农业农村部兴村产业发展司原一级巡视员王秀忠致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仁:
大家好!非常荣幸受邀出席第十四届大姜文化节。安丘大姜作为欧盟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三品一标”为引领,通过科技赋能、三产融合,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兴村之路,这正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乡村产业兴旺是核心要务,大姜产业从标准化种植到精深加工,从线下展销到线上热销,完美诠释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活力。期待本次文化节持续搭建交流平台,深化产学研融合,让“小生姜”迸发“大能量”,既擦亮区域品牌,更带动农民增收,为全国特色农业产业升级提供可复制的宝贵经验!预祝本届文化节圆满成功!
安丘市人民政府领导郭伟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海内外客商朋友们:大家好!值此第十四届安丘大姜文化节隆重开幕,我谨代表安丘市人民政府,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致以最热烈的欢迎!作为“中国姜蒜之乡”,安丘大姜已构建起“科研育种+生态种植+精深加工+智慧物流”全产业链体系,脱毒育苗、组培技术让亩产跃升至1.2万斤,“双码”溯源与欧盟地理标志认证让产品香飘80余国。
我们以“一轴两区”战略布局产业,以3亿元生态大姜产业园筑牢平台,更以全流程社会化服务赋能姜农。本届文化节是展示成果的窗口,更是合作共赢的桥梁。诚邀各界朋友深耕安丘、共谋发展,携手推动大姜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迈进,共绘乡村振兴壮美画卷!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原副主任刘延生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姜农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受邀出席第十四届安丘大姜文化节,与各界同仁共话产业发展、共襄丰收盛事!作为农业技术推广战线的一员,我亲历并见证了安丘大姜从传统种植到科技赋能的华丽蜕变,深感欣慰与自豪。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安丘大姜立足资源禀赋,在脱毒育苗、连作障碍防控、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上持续突破,通过产学研融合与标准化推广,既破解了传统种植难题,更让“土特产”成长为欧盟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正是农业技术赋能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
本届文化节是技术交流的平台,更是合作共赢的桥梁。期待安丘持续深化农技推广创新,把更多先进技术、优质模式送到田间地头,让大姜产业在绿色化、高端化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愿与各界携手,以技术为翼、以品牌为魂,让安丘大姜香飘四海,为全省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可复制的经验!预祝本次文化节圆满成功!
最后在大家的丰收喜悦中安丘大姜农文化节圆满落幕!感谢每一位耕耘者的坚守,让姜乡文脉在田间地头生生不息。金黄姜块承载着匠心与希望,文化盛宴凝聚着乡情与力量。愿这份对土地的热忱持续传递,姜农们岁岁丰收、日子红火,安丘大姜品牌香飘四海!期待明年再聚,共赴一场更璀璨的农耕文化之约!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