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山东老年大学燕山校区书法研究班举办的“米芾《蜀素帖》临摹展”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阶段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公开课,师生共同沉浸于宋代书风的艺术殿堂。北师大研究生毕业的牛荣老师观览全场,深有感触地写道:“今晨书法课,三十余学员齐聚一堂,共展蜀素帖习作。满室墨香,银发丹心,皆神采飞扬,各展其得意之作,观者无不称善。”
11月12日展览当日,燕山校区104教室内墨香弥漫。课前,学员们的临摹作品已精心布置上墙,将课堂化为雅韵展厅。上课钟声响起,核心环节——牛荣老师的现场点评课随即开始。她引领学员穿行于作品之间,从笔法精微、字法奇正,到章法布局乃至落款钤印,均给予细致讲解,令学员们受益匪浅。

本次临摹的米芾《蜀素帖》素有“天下第一美帖”之称,但其艺术成就之高,亦意味着临摹难度极大。挑战“天下第一美帖”《蜀素帖》,无疑是一场对书法功力的严峻考验。米芾“八面出锋”的笔法变化无穷,结字欹侧却险中求稳,对学习者的笔力、眼力和心性都是极大的考验。面对挑战,学员们在牛荣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沉心静气,深耕不辍。从一点一画的揣摩,到一字一篇的锤炼,最终呈现的作品,无论是气势恢宏的长卷,还是四尺、六尺整张大作,不仅得其形,更传其神,展现了扎实的功底和对经典法帖的深刻领悟。

牛荣老师在回顾班级的学习历程时,清晰地勾勒出一条循序渐进的路径:“溯吾班学书之径:初习右军兰亭,得二王笔法之清劲;继摹松雪道人,悟赵体结字之雍容;乙巳专攻海岳蜀素,尽得米南宫八面出锋之妙。”本次临摹的《蜀素帖》,正是经由此前扎实的阶梯式训练,学员们方能在此次展览中展现出“运笔提按分明,结构奇正相生,章法气韵流畅”的扎实功底。
牛老师还特别提到了班级里动人的学习氛围。“吾班学风向来勤勉,班长尤尽其责。每课必先至洒扫,末后整理笔砚;凡有疑难,必悉心解答,敬业之诚,令人感佩。”正是在这种互助共进的氛围中,学员们相互砥砺,共同精进。
此次展览,超越了简单的成果汇报。它生动诠释了“老者好学,如炳烛之明”的精神。正如牛荣老师所感慨:“此番习书之旅,非惟笔墨精进,更见诸友生命之丰盈。”这既是一次成功的美学实践,一场对宋代“尚意”书风的深情致敬,更是银发学子们展现生命丰盈与暮年之乐的精彩舞台。
附学员临摹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