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总绕不开高市早苗“台湾有事即是日本有事”的狂妄言论,也躲不过安倍晋三生前对修宪扩军的执念。有人说他们是右翼狂热分子,是推动地区动荡的“麻烦制造者”,可若往深了看,这两人更像被千年思想毒瘤绑架的“可怜人”——他们的激进,他们的偏执,皆源于日本社会里一颗扎了上千年的“根”:天授神权的天皇制。

这套制度的“神圣性”,从大和民族的神话源头就透着荒诞。伊邪那美与伊邪那岐,本是兄妹却结为夫妻,孕育出日本列岛的“创世叙事”;天照大神的诞生更显离奇,不过是伊邪那岐从黄泉之国逃出后,清洗身上泥垢时偶然诞生的“神”。可就是这样充满悖论与粗糙想象的神话,竟成了天皇“神权天授”的依据,成了大和民族“神圣血统”的源头。这种带着“黄泉之国”怨灵的泥垢里长出的大树,只会将滋生的污浊与细菌,通过“瘴气”不断扩散,荼毒生灵——这套神话构筑的天皇制,从一开始就为军国主义埋下了腐朽的土壤。
制度催生思想,思想又催生出荒诞的行为。当天皇被捧为“神”,“为天皇服务”便成了最高准则——更关键的是,天皇并非单纯的权力象征,更是神道教的最高教主——这套‘政教合一’的体系,让天皇被包装成‘神在人间的化身’,普通人从认知里就不敢触碰、不愿质疑。哪怕实权在幕府或首相手中,军政高层要进入权力核心,也必须承认神道教的正统性、认天皇的‘神圣地位’,这种从信仰层面加固的皇权神话,比单纯的制度捆绑更难打破,也让军国主义能借着‘为神奉献’的名义,轻易煽动起扭曲的狂热。二战时,日本女性会主动或被迫充当慰安妇,军国主义驱动下的日本甚至远赴中国、朝鲜掠夺女性,在她们的认知里,这不是作恶,而是“为神奉献”;战犯们发动侵略战争,打着“大东亚圣战”的旗号,实则是想将天皇的“神圣光辉”笼罩整个东方,在他们的逻辑里,这不是侵略,而是“传播神的福祉”。更讽刺的是,躲在“神坛”后的天皇始终置身事外——除了广岛、长崎核爆后裕仁出来宣布投降,其余时候,天皇从不露面,却让无数人打着他的招牌冲锋陷阵,作恶多端。
如今,部份日本民众对高市早苗、安倍晋三的支持,本质上仍是这套思想的延续。在我们看来,靖国神社里供奉的是双手沾满鲜血的战犯,是该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魔鬼”;可在不少日本人眼中,那些人是“为天皇效忠的勇士”,是值得祭拜的“神”。这种认知的鸿沟,恰恰是天皇制留下的后遗症——只要“天授神权”的滤镜没被打破,军国主义的思想就有生存的空间,哪怕被打败一次、两次,只要土壤还在,就总能死灰复燃。
有人说,日本该来一场“十月革命”,像俄国推翻沙俄统治那样,彻底推翻天皇制,才能根除军国主义。这话虽带着理想色彩,却点透了关键:要斩除军国主义,就得先拔掉天皇制这颗“根”。中国革命早已证明,没有孙中山推翻封建帝制,就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更没有新中国的诞生;日本若想真正走向和平,也必须打破“天皇神圣”的旧壳,让“天授神权”退出历史舞台——只有把这块腐朽的土壤彻底翻耕,才能长出真正和平、理性的新苗。
可惜的是,这颗“根”扎得太深,深到连安倍晋三、高市早苗这样的“局中人”,都成了思想毒瘤的继承者与传播者。他们可怜,因千年余毒迷失了认知;他们更可恨,因一己执念,让军国主义的阴影再次笼罩东亚。而真正的改变,终究要等日本民众自己觉醒——等他们看清“天皇神权”的虚伪,等他们主动拿起“锄头”,挖掉那颗滋养了千年的“根”,那时,东亚的和平才会真正没有后患。
来源:中国晨报︱作者:楚樵︱责任编辑:青简︱签审:高文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