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随记
郭应昭
往年数上北京,途经天津,多未停留,对天津不甚了了,心底也未留意过天津。记得1966年乘免费火车路过天津时,匆匆而过的窗景给我留下了模糊的印象:天灰蒙蒙,地灰蒙蒙……
前年去北戴河后的返途中,旅行社汽车在天津停了不到两小时,让我的脚落地过天津。我在那里购买了一盒天津大麻花,闻到了“狗不理”包子的香气,见识了“杨柳青”画的清隽……也感受了浸润在青灰砖老民居青灰砖墙上的历史沧桑。
天津有天下闻名的四渎之一的海河和同乡人周恩来总理在天津留下的足迹……令我神往!
2020年万圣节这天,我乘坐淮安高铁G1570次去了天津。由于翌日欲乘7:40的天津高铁去济南看上大二的外孙,只有下午几小时及晚上可游览天津,时间太紧促了。嗨!若不是却不过朋友面子在星期五晚参加“洋河特酿”的推介活动,星期五就动身,那时间就从容多了。不过,有在云南洱海边认识的天津滨海新区的一位“驴友”的紧凑安排和热心陪同,我如愿以偿地游览了天津的几个地方。
到天津后,已快到中饭点。为了参观,顾不上中饭,先坐3号地铁赶到驴友为我预约好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参观。天津地铁票不贵,用手机捆绑白天每次仅1.8元,晚7点后七折。纪念馆有展厅和一比一的“西花厅”,可让人睹物思情,感受周总理的日理万机、鞠躬尽瘁为人民的精神品质和伟大高尚的人格,接受心灵的洗礼。
作为周总理家乡的人在这里瞻仰周总理,心情别样,尤为感到亲切。天津是周总理和邓颖超一起学习和革命过的地方。参观下来,觉得天津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虽没有淮安的大,馆内文字介绍和实物展示也没有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的丰富,但感受很有冲击力。淮安是周总理少年生活学习过的地方,而天津是周总理青年时期大鹏振翮翔宇的起点。在纪念馆里犹见青年周恩来为同学书写临别预言:“愿相见于中华腾飞世界时”,我进一步体会到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博大胸怀及深刻含义。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纪念馆内
两点钟在“狗不理”店点了三个菜,要了一笼“狗不理”。吃了“狗不理”,才知为何叫“狗不理”。原制作“狗不理”包子的人小名叫狗儿,由于包子生意好,忙得顾不上搭理人,人们便将他卖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尽管“狗不理”很出名,可能是饮食习惯吧,但我觉得“狗不理”还是不如淮安的汤包、小笼包的鲜美和水晶包的香郁。点的烧牛尾巴、炸炒鸡块等三个菜盐多糖也多,与淮扬菜风味相去似远但又近,淮扬菜也用糖,但不多。我好生奇怪,盐多点也就罢了,为什么要放那么多的糖?难道天津与其他北方地区不一样,对糖情有独钟?做菜糖重是南方的苏州、无锡等地的专长。三样菜又咸又甜,有一样还加了点芥末,可惜未能光盘,剩下了许多。
饭毕已是三点钟后,我们又坐上3号地铁前往海河。海河两岸有矗立的现代化高楼大厦,有欧式风格建筑,参参差差,相互映衬。在海河畔首先拍的照片是桥面可开启的解放桥。解放桥建于1902年,原名万国桥、法国桥,曾改为中正桥,1949年,天津解放,更名为解放桥。解放桥毗邻旧租界,靠近现天津火车站,是天津一地标性建筑。大桥全钢质,开启活动桥面是便于大货船通行。
海河上有数家经营观光游览的游船公司和码头。我们坐上了一家4点钟的游船,观赏海河和两岸的风光。上船安检很严格,我现场登记办了天津健康码。看了天津健康码后,又测体温,随即还要安检。我的包里有一把折叠水果刀,被安检查出后,让我用手机拍照下来,再由安检暂为保管,游毕上岸,再凭照取刀。
海河与我家乡淮安市区的里运河差不多宽,盈盈的海河水绿得像翡翠,澄碧可爱。游船划开清澈的河水就像大鱼在水面穿行,船舷两边的排浪推开河面上的绿色涟漪,两岸高高矮矮的建筑随游船在相向或相背移动。历史的,现代的;低调的,高调的;中式的,西式的;沉稳的,欢快的,尽展各自的丰采。船机轻吟,河风习习,登上船尾甲板,视野开阔,便于拍照,但不一会儿就感到海河上冷气逼人,衣着单薄的我们只好退回舱内。
碧绿的海河水逶迤向前,河道弯曲有变。除解放桥外,还有多座形式、风格、材料各异的桥横跨其上,特别是别出心裁地建在永乐大桥上的摩天轮,蔚为奇观,被称为天津之眼。游船所到之处串起了天津的和平、红桥、南开、河北等区。海河三叉口之处,海河水竟与京杭大运河相通并流。听到游览船上解说员说到京杭大运河,我就像在异地见到了家乡的亲人,心中腾地热乎了许多。凝目与海河浑然相通分不清彼此的运河水,粼粼波光中浮现出明、清时期由淮安市区的里运河向京畿输粮的万艘漕船经过的热闹场景:粮船首尾相接,漕兵执戟其上,橹声、桨声、人声,桅杆、风帆、纤绳,纤夫弓腰着力,号子嗨嗨鼓劲……海河水与运河水在我心底荡漾,不由得让我为历史的过往而生敬畏之情!但我有点纳闷搞不懂,淮安的运河水为什么没有海河这么清这么绿?
海河是天津人的母亲河,从清澈碧透的水体看得出来海河两岸人民对她的喜爱和呵护。天津人钟情海河,少不了与她的缠绵与呢喃。那一溜一溜地沿海河或徘徊留连或举竿垂钓的人们,是在看望海河母亲,是在与之轻声慢语。听陪行的“驴友”说海河中有中线南水北调的长江水,怪不得原来缺水的海河现在竟如此丰盈!
在与地铁站、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码头游船等处工作人员的接触中,我感到天津人不缺江南水乡人的温婉,他们待人热情,举止得体,慢声细语,可能是受海河水滋润的缘故吧!这似乎让我顿悟天津菜为何像江南菜那样爱放糖了,天津人应是北方的江南人。
游毕海河,回头再通过解放桥,来到了位于和平区的旧租界区域。这里有早年的英、法、俄、美、德、日、意、奥、比等9国风格的建筑。这里的建筑,白天多为办公,晚上少有人住,虽为市中心,但显得异常安静。
天津的道和路有分工。东西向的街命名为xx道,南北向的街称作xx路。晚饭后,我们步行走过几条安静的少见霓虹灯的道和路,来到了和平区灯火辉煌的商业区,满眼看去,这里是熙熙攘攘的年轻人的购物消费悠游的天下……营口道西侧的天主教堂被泛光灯照得美轮美奂,引得多人驻足拍照,我也凑上去拍了一张教堂夜景的照片。
走马观花的半日游多留在海河,天津还有很多地方我未能亲历感受,但海河的水、海河的桥、海河两岸的风物已然让我为之情迷。我以为,天津是一座沉稳低调叙事平常的城市,是一座清澈明亮秀外慧中的城市,是一座南北兼容豁达开放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