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语 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挖掘美食背后的文化记忆与人文温度,展现洛宁人热情真诚、淳朴守信的文明风貌,洛宁县文明办、洛宁县作家协会联合开展的“洛水食韵·舌尖乡情”主题征文活动,已收到社会各界踊跃投稿。现精选佳作,陆续推出展示,邀您共赏洛宁美食故事,品读舌尖上的文明新韵。

洛宁扯面一拉一伸有劲道
李钦友
01
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洛河中上游,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林业县,属于河南省洛阳市辖县,素有“北国竹乡”之美誉。
洛宁县是河洛文化的发祥地,境内有标志中华文明渊源的“洛出书处”“仓颉造字台”“伶伦制管”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是中华文明之源、文字之源、音乐之源。
洛宁古称崤地,是中国古代沟通东(洛阳)西(西安)两京的官道,地理位置重要。民国二年(1913年)更名洛宁。2017年,洛宁县被列入国家园林县城。
02
初春时节,走进洛宁,立刻被这里的美食所吸引。
洛宁的美食文化的确是丰富多彩。据当地人讲,这里的美食有很多种,并且美食的口味也各不相同,每一份美食都有着不同的味道,各有千秋。据导游介绍,在洛宁最出名的莫过为大刀面、酸辣牛肉、烧鸡、蒸肉、扯面、炒饼、元宵、馄饨、蒸辣条和凉粉汤......这诸多食品称得上是地方名吃。
走在洛宁的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乡村美食,面对有着优良传统的非遗产品的乡村美食,不仅是一种味觉的享受,更承载着一方水土的深情记忆。
在洛宁,既能够寻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舌尖美食,又能在味蕾美食的海洋中畅游,还能领略到那份独特的乡村风情。
在这众多的美食中,我被当地那份一拉一伸的“扯面”所吸引,历久弥新,焕发出诱人的魅力,吃过一碗“扯面”,让我深深感受到这里的扯面的确是与平常吃过的拉面、烩面不一样。
目睹当地人制作扯面的全过程,让我领略到了这份独特的乡村美食与众不同的魅力。
03
热气腾腾的一碗洛宁扯面,竟然有着3000年陕西手艺与豫西风味的完美融合。
在洛宁县城的大街小巷,扯面馆随处可见。
扯面,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扯出来的面。
据当地导游介绍:这碗洛宁扯面渊源,要追溯到陕西,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随着河南、陕西两地人员往来和饮食文化的交流,陕西扯面传到了洛宁。后来经过洛宁人巧妙的升级改造,二者完美的结合,形成了当地独有的名吃。
如今,洛宁扯面在工艺创新的基础上,经过“三揉三醒”纯手工拉制,成为正宗的洛宁扯面,吸引了外地食客到此品尝。
聆听导游对洛宁扯面的介绍,坐在餐馆里欣赏着老板扯面的全过程,品尝着独特的洛宁扯面,食用着在老师傅那一拉一伸中制作而成的扯面,既能感受到扯面的筋道、汤底的浓郁和香醇,也能体会到洛宁人对传统美食文化的坚守与热情。
04
在美食的浩瀚宇宙中,洛宁扯面凭着独特的口感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岁月的痕迹,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听一位扯面师傅讲,制作扯面,要心灵手巧,双手翻飞,眼神专注,整个制作过程都要做到一丝不苟。
从配料开始,通常情况下,一份扯面需要500克高筋面粉,5克食盐,用240克凉水搅拌,用手揉面,此时要做到“面光、盆光、手光”,这样才能确保面团揉得光滑,然后是在面板上双手紧握面条两端,手腕灵活抖动,反复揉搓、摔打,这样制作出来的面条才有嚼劲,口感更为美味。
不多时,一碗碗色香味俱佳的扯面便端上了餐桌。目睹碗中扯面根根分明,泛着诱人的光泽,牛肉粒搭配着青翠的香菜与葱花,还有那淋在上面醇厚的汤汁,瞬间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弥漫整个空间,令人垂涎欲滴。
洛宁之行,品尝到了地方特吃——扯面,这份难得的洛宁传承的美味特吃,背后蕴含着无数匠人的坚守与智慧,显示出匠人精神。
洛宁扯面,成为洛宁的美食名片,名不虚传,体现了洛宁人的热情与对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承与热爱;洛宁扯面不仅展现了洛宁人的热情好客,更承载了洛宁人对传统美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传承。
来源:文明河南在洛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