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谒南岳衡山
作者/葛增立
佛院金光璨,僧门淡霭遮。
林深山愈静,寺古径蜿斜。
近赏融峰雾,遥瞻鹫岭霞。
心随磬声杳,梦入梵人家。
七律•瞻梵仙殿
作者/葛增立
慈云瑞霭护忠良,涓水悠清映法堂。
梵韵初浮金刹净,禅风欲转宝幢香。
经沉贝叶千灯淡,座接莲花一露凉。
不必更寻南海路,此心澄处即仙乡。
七律•乙巳七夕吟
作者/葛增立
金风玉露夜迢迢,万顷星波漾寂寥。
银汉千年坚素约,尘寰一夕释疑谣。
人间自有鸳鸯侣,仙界年逢喜鹊桥。
若得真心同织杼,何辞烟火共朝朝。
七律•初秋时节寄幽怀
作者/葛增立
梧桐一叶报初秋,赤帝余威尚未收。
暗卷商风催叶瘦,轻笼暮霭绕山柔。
荣枯有序随天演,代谢无穷逐水流。
且待清霜凝玉露,人间万象共闲悠。
七律•八月十五赏月
作者/葛增立
秋夜清辉洒宇涯,仙踪旧事漫星槎。
羿遗灵药人间念,娥窃丹丸月里嗟。
桂影摇风香满户,饼馨绕袖味盈家
高天共赏团圆镜,祈愿祥光映岁华。
七律•乙已立冬感怀
作者/葛增立
节序轮回入孟冬,千山草木尽凌锋。
云吞峻岭寒光盛,日耀荒原朔气浓。
世事沉浮茶里味,人生起落雪中松。
心炉自有温情在,静待春雷醒蛰龙。
七律•清泉村丰收节快乐
(藏头诗)
作者/葛增立
清波潋滟映霞光,
泉水潺潺绕舍旁。
村巷欢声传旷野,
丰年硕果垒庭堂。
收禾廪满金涛卷,
节庆醪香笑语扬。
快意飞觞歌稔岁,
乐耕沃土献农桑。
七律•祝航天员凯旋归来
(藏头诗)
作者/葛增立
祝语穿云彻碧穹,
航程追月贯长空。
天舟破雾星河动,
员志凌霄气概同。
凯奏频传惊玉宇,
旋歌高唱荡雄风。
归时满载寰瀛誉,
来日新征再引弓。
水调歌头•中秋节抒怀
作者/葛增立
皓月中天满,孤客异乡留。举杯遥问,云汉何日泊归舟?父母年高体弱,儿小尚需养育,苦干不能休。且乘金风便,尺素寄离忧。
高楼耸,霓虹烁,店铺稠。繁华都市,明月随我度中秋。微信音传千里,温语顿消寂寞,情暖似春柔。但愿桑麻熟,早返庆丰收。
满江红•乙巳九三阅兵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作者/葛增立
铁甲奔流,金戈耀、旌旗猎猎。列方阵、声惊山岳,气吞霜月。八秩烽烟铭史鉴,万疆鼓角催挥钺。震天啸、虎旅卷潮来,江山屹。
飞弹烈,穿星阙。潜艇隐,惊涛灭。看银鹰冲汉,寸疆难折。科技强军驱敌寇,英雄报国彰功碣。愿中华、万众护金瓯,乾坤悦。
满江红•国庆颂和平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六周年
作者/葛增立
桂月流芳,逢佳节、九州欢悦。看阅兵、威凌宇域,气冲霄晔。利炮坚车惊敌胆,鹰机秘器彰华烈。展鸿图、科技铸锋芒,旌旗猎。
军魂驻,长城屹。疆土固,烽烟歇。看豺狼环伺,岂容猖厥。能战方能平战乱,会防才会安邦烨。华夏兴、护世界和平,千秋碣。
满江红·贺福建舰入列
作者/葛增立
龙剑腾渊,惊寰宇、风雷未歇。看巨舰、犁涛驭浪,旆扬星月。
弹射穿云鹰隼疾,巡天掠海旌旗烈。向沧溟、铁翼破空来,罡风切。
民族耻,今昭雪;凌云志,青春血。纵洋礁密布,岂容龟鳖?预警织帷涵浩宇,核潜横剑驱妖孽。待来时、完璧告轩辕,金瓯阙。
咏秋菊(现代诗)
作者/葛增立
在初霜降临之季
你悄悄地盛开
披着金裳
不与春花争艳
不与桂花争香
只为秋日
添一缕
自己的芬芳
每一片花瓣
在清冷的枝头
守望着远方
当寒风
掠过你单薄的身躯
你依然
含笑于旷野山冈
你的馨香
是那样清淡悠长
不像玫瑰浓烈
四处飘荡
它像母亲
在灯下的歌唱
让疲惫的心
找到安详
当落叶在空中
旋转、翩跹
你挺直脊梁
面对寒霜
以枝为笔
在冷空中
开始书写
沉默的诗行
于是乎
你是秋意的
优美篇章
字里行间
充满希望
在日渐寒凉的
季节里
静静绽放出
金色的光芒
当万物渐渐
褪去了盛装
你依然守着
秋的殿堂
用那
历经风霜的金黄
为岁月写下
宁静的诗章
重阳怀旧
(原创:抒情散文)
作者/葛增立
重阳节的夕阳斜照进院子里,给爷爷霜白的鬓发镀上了一层暖光。他坐在老槐树下编荆筐,深褐色的荆条在布满老茧的指间游走,渐渐显出“锦绣河山”的纹样。
“爷爷,您年轻时也过重阳节吗?”孙子托着腮问。
老人的手慢下来,目光投向远处山梁:“那时候呀,我们举着红旗出集体工,北坡开荒造田时,满山遍野都是人,好热闹啊!‘农业学大寨’的歌声响彻云霄……”
老人描述起北坡那片如今长满野草的土地。当年是座满地石头的小山冈,他们那一代人就靠钢钎、铁锤,一尺一寸地凿,硬是将一座石山变成了梯田。
“苦吗?”孙子天真地问。
老人眼角笑出深纹:“肚子里装的是南瓜粥,心里装的是万亩良田。打下粮食,谁不馋?可我们都记着——先国家,再集体,后个人。粮车往公社粮站送的时候,心里很高兴,今年我们生产队又是全公社首批完成公粮任务的先进单位!"老人自豪地边笑边捋着胡子。
暮色渐浓,远山沉默。孙子突然说:“爷爷!我听班上同学说,他们家门前有好大一片梯田都荒了,那田里还来过野兔子呢!”
爷爷的手停住了。他望着自己编的“锦绣河山”,那些纵横交错的荆条,多像他年轻时开垦的田埂。“地荒了,还能再垦。”他轻声说,“可人老了,就再也年轻不回来了。我们这辈人,把力气都种在这片土地里了。如今不图别的,就图个念想有人听,图个基业有人继承。”
最后一缕光掠过老人佝偻的脊背,那曾是一座山的脊梁。
“爷爷,”孩子握住老人那双枯瘦的手,“明天我陪您去北坡散步,您教我认认那些您亲手开垦出来的耕地,等明年开春,咱们就在地里种上金灿灿的麦子……”
老人浑浊的眼里有什么闪了一下,像荒芜的土地遇上了春雨。他颤抖的手轻轻覆上孙子的手背,那温度仿佛能穿透岁月,温暖了过往所有的艰辛与寂寞。
晚风拂过院落,将“锦绣河山”的荆筐映成金色的剪影。原来,尊老敬老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的故事在田埂上延续,让他们的奉献不被荒野吞没。当年轻人的手再次捧起故乡的泥土,便是对那段峥嵘岁月最深的敬意。
作者简介:葛增立,湖南双峰县人。高中学历,退伍军人,中学教师,文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