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糊
作者 / 陈治华(安徽 )
诵读 / 夏夏(主播)
刊名题写 / 王 军 刘 峰(书法家)
编辑制作 / 风 哥

嘛 糊
作者/陈治华 主播/夏夏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皖西北一带有一个特色小吃,名字比较奇特,叫做“嘛糊”,嘛糊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深受群众喜爱。
从太和境内的颍河顺流而下,在人们毗邻颍河聚集的旧县、城关等几个市镇上,嘛糊的口感都很好,早先回民兄弟做嘛糊技艺精湛,以此谋生的多一些。
太和人从外地回到家,早晨喝一碗嘛糊,中午吃一碗板面,在外边的“水土不服”会立马好转。

多年以前,在城里的嘛糊摊周围,人们往往一手端碗,一手拿着豆腐皮儿卷油条,就站着和别人边吃边聊,“老太和们”还一边微微颤动着瓷碗,磨着碗喝,一口嘛糊两三粒卤黄豆,不急不躁的。嘛糊奶白醇香、黏稠适中,喝完了,白瓷碗内几乎干干净净,嘛糊竟然不沾碗底。
如果外地来朋友或同学,我都会陪他们一起吃早餐,应他们的要求,品尝一下嘛糊。太和嘛糊哪一家的好呢?最近来的一批客人是蚌埠市中院的,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儿,她说网红打卡多的,是“黄家嘛糊”,其实,太和嘛糊流传已久,如高家、吕家等挂招牌的店也都不错,就算路边的摊点,虽然没有招牌,我也品尝过好多家,也都挺好。

你若真去了文明西路黄家的店里,无论早晚总是要排队的,其中不少是外卖小哥,大约能占到一半的比例,黄师傅看到他们的装束,自会拿起塑料打包盒儿盛嘛糊,以备带走。另一些在店里吃的,竟大多是中老年人了,他们或另要一个煎饼,或另要一个豆腐皮儿卷油条,有的要马蹄形的油炸烧饼吃,应该牙齿尚好吧。
你告诉盛饭师傅要嘛糊在这儿喝,他就会拿起有着二尺多长手柄的木勺,麻利地从裹着保温薄棉被的缸里,搲一勺,正好装满一瓷碗,然后,又拿起巴掌大的一块洋铁皮,在缸旁案板上的盆里,盛起几十粒卤黄豆,均匀地撒在嘛糊上,碰巧了的话,有的店里还会给你再撒上一层芝麻盐。

近几年我常陪妈妈去各家店里喝嘛糊。小时候,我但凡有个头疼发热,爸妈带我打小针之后,总会再买一碗嘛糊安慰我,就觉得病好的快些。如今,爸爸已离世多年,妈妈也老了,她的牙齿也逐渐换成了假牙,她慢慢喝着嘛糊,我就在对面看着,一边剥几个鹌鹑蛋给她,就希望时光慢些溜走。
时光清浅,亲人的陪伴最是温暖,家乡的嘛糊最是味美,入口、入心,入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