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活动时间】2022年4月25日
【主持人】张变芳
【入选作者】李树长青,古月,顺刚,张建刚,周雪平,赵丽平,肖辛,樊更喜,李英发,名曰檀郎,张变芳,陈静勉,石玉仙,乔安娜,阎晓文,邢剑君,李吉伟,冰雪,姚良建,杨国堂,兰庆宣,小陈,马文斐,古榆苍劲,江南,张霞,王振海,冯鹰,吴会茹,马连山,高山峻岭,陈晔,郑梅玲,赵长青,远牵,魏风仙,听韵,王丽珍,木子石,薛茫茫,雨霁,赵文强。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李树长青
春天的国画因鸟鸣而更加生动
有河流渲染两岸的色彩
杜鹃把谷雨牵进辽阔高远
乡野沉浸在蒙蒙诗意
比村庄醒的还早的仍是农家
犁铧被父亲已磨擦的锃光瓦亮
母亲正给种子轻轻泡澡
绿色乡恋铺开由南向北
农事之花迅速火遍平原与山地
趁柳风送来的好消息上路
纷纷栽秧种瓜点豆
此刻,一动念云朵就掉下灵感
纯洁的爱情会马上发芽
刚出菜田又没入麦海
乡土诗歌在四月就没完没了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古月
草长莺飞的四月,让原野的一切变得游离、
弥漫、浓艳和琐碎。一些往事在记忆里泛滥。
我和你一样熟悉春天,熟悉这时布谷的叫声,
熟悉我们半世的春风。经过
一个又一个的年代。仿佛这一切昨天
还在纸上,你也在纸上,乡村也是。
月光还是那么美,照在我们的窗前。
和一团又一团的槐花在乡村四月的枝头
翻滚着,香白如雪。这是暮春时节
的一首诗,如果想要吟诵它,不仅要带上
清风,还要带上星辰和波浪以及季节
交替时节的乡村时光。
河北的春天,总是那样的不可思议
此刻,站在滹沱河边,他们、我们端起乡村
四月里熟悉的一切,和它干一杯。
乡村四月
文\顺刚
大山在春风里羽翼丰满
有力的翅膀扇动着仿佛号角声声
漫山遍野的小草举起手臂高呼
小花扬起红红的脸蛋歌唱
小张穿上警服投入疫情下的防护
孩子们朗朗读书声回荡在平安大街
车流滚滚向前骑行的人们像离弦的箭
出门后直奔奋斗的世界
雨丝像没睡醒的样子弯弯扭扭的扑面而来
小张全副武装急速弹奏着雨丝
显然是听到了前进的号角声声
家喻户晓万人空巷的阵势
漫山遍野像小草小花一样
在各自的田园风光里挥舞着手臂
小张走街串巷守护
勤劳勇敢的人们像一个个小蜜蜂
振翅飞翔在一块块耕耘的地头
相互招呼着鼓励着互帮互助劳动着
一副丰收的图画一样在孩子们的蜡笔下
小张擦一擦脸上的汗水向图画的深处走去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张建刚
走进四月
来把我的故乡眺望
看一看我的故乡
是怎样一幅春耕忙碌的景象
它的炊烟已拔节黎明的高度
它的耕牛已把早起的喷嚏打响
它的种子已被母亲浸泡
它的犁铧已让父亲在冬夜里磨亮
它的街道正酝酿着拥挤
它的每一个庭院啊
都盛满了流泻的春光
走进四月
来把谷雨的春天丈量
布谷鸟的叫声由远而近
让人谛听到春天的厚重
和来年彼此的消长
它的每一寸土地都已酥软
它的每一棵草木都披上春天的戎装
它的每一滴鸟鸣都拨动生命的琴弦
它的每一川溪水啊
都承载着冰河开化后的酣畅
走进四月
让我们生命的岁月
把大自然的胸襟绽放
这是一个播种希望的季节
让万物盛开生命昂扬的灵光
这是一个生长烂漫的月份
使所有的生命都大爱无疆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周雪平
熟悉这里的春风
依如年少时的萌动
叽叽喳喳的鸟鸣
从黄昏唱到黎明
一步一个脚印的影子
跟随着来来往往的季节
溜走的岁月蹉跎了年华
日子刻画一半的生涯
老去了一道光景
打凿时光里浅显易懂的智慧
一朵梨花落在手心里
融入浓浓的乡愁
轻轻的拈一朵花苞
花开时享受生活的真谛
花落时珍藏了一路似锦的繁华
又是四月的天
一些往事只能回味
怒放过的桃花隐藏着静谧
小果实挂在枝头
酝酿一城烟雨
不留恋那些沙砾
风骨逆袭
是离家越远越有感触的心思
乡村四月
牵着游子的心
时间虽然不说话
却告诉我们太多的故事
只要脚下充满了力量
就能走出一路的芬芳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赵丽平
最美也许
莫属就是这个季节了
我的乡村
遍野的绿色汪洋
摇曳着丰收的希望
不仅仅是
一望无际吐穗的麦子
还有
一块一块黄色耀眼的油菜花
桃花谢幕
粉色的梧桐花
又把郁郁葱葱的
绿树掩映的村庄装点
老远
你就能看到
老宅门前的那几棵高高的洋槐
乳白胜雪的槐花
一咕噜一串串迎风怒放
多像是
老母亲在迎接归来的儿子
高兴地着手呼唤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肖辛
初夏的江南,太多的绿
葱郁了乡间田野
匆忙的流水,映着天光
还没有涨满堤坝
细雨如丝,拂过青砖白墙
淡淡的炊烟向远处飘去
杜鹃鸟不停地鸣叫:布谷,布谷
于是,四月开始鲜活而忙碌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樊更喜
四四方方的四月
田字格里写一个字——忙
风忙
推着绿色奔跑
低低的小草晕染成绿毯
高高的树木披上绿袍
四四方方的四月
田字格里写一个字——忙
水忙
以拯救者的姿态
在下,伸展大地的根系
在上,泛动满川的白光
四四方方的四月
田字格里写一个字——忙
布谷鸟忙
声声催促农家早起床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莫辜负了播种好时光
四四方方的四月
田字格里写一个字——忙
农家最忙
刚放下蚕桑又忙着去插秧
乡村四月,忙并快乐着
为了秋天丰收的喜悦景象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李英发
我是初夏的闲人,走在
四月的乡村,只有
濛濛的细雨和布谷鸟的
叫声,愿意分享我的孤单
满山的葱郁,白色的河水
一座小桥,一汪幽静
碧绿的桑叶,蠕动的蚕宝
一声咀嚼,一片夏天
农人的脚步,把插秧的
背影,甩在了后面
古铜色的汗珠,像
一粒梦想,种进了江南
紫色的矜持和笑脸
摇曳在阳光下
乡村四月,像一幅画卷
正在梦里徐徐展开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名曰檀郎
季节穿上了体恤
中午的额头渗出汗珠
杨门门拍拍罗圈的膝盖
大口吞下的止痛片在脖子上鼓了鼓
无法弯腰,土豆块常扔到窝外
杨门门就用铁锹再扒拉一下
远处的另一个老人喊,该吃饭了
杨门门拔些野蒜苗就着馒头猛吞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张变芳
江南的乡村四月
随便裁一段景色皆可入画
汁绿色占据的面积最宽广
甘愿作为背景,烘托花朵
春夏交接,江南水色
跟天空相互映衬
晴天把阳光转换为粼粼波光
一尺一寸彰显信心
烟雨朦胧更包含诗情
雨滴在水面轰然荡开
作为伴奏,配合杜鹃鸟的歌声
听出曲中有哀怨,却不解缘由
无论天阴天晴,总看见田间有人
笑盈盈采桑叶或插秧苗
以和谐姿态融入周围美景
所有辛苦化作地头一片野花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陈静勉
四月槐花开,
香气弥漫乡村时,
母亲村口望,
那是我还家的时候。
如今四月,
绿化带飘过,
阵阵的槐花香,
勾起浓郁的乡愁。
农忙的乡村四月,
生息继续,
于我已是,
回不去的过往。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石玉仙
乡村的四月
是含着幽香而来的
你看
老家门前的槐花又开了
老远就能嗅到槐花的怡人香气
尝一口还是
跟小时候一样甜甜的
喜鹊与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
栖在枝头
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原野一下子热闹起来
农民们纷纷
在绿色的土地上施肥灌溉
小麦拔节越来越高
片片田园抽出尚未饱满的穗子
一大块塑料薄膜下的纯地玉米
在阳光的温暖下破土发芽
露出两三片绿色的嫩叶
农夫引水从垄沟里流过来
刚好让小苗喝个饱
另一边的人们
则忙着把淡红色的花生豆
面朝黄土躬身
有间接地种进土壤
用辛勤的汗水与劳作
盼望着黄金满地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乔安娜
槐花飘香
弥漫了江南与塞北
村庄的烟囱里冒出的
满是农家人屋里的柴火香
田间地头
坡上坎下无一闲人
榆钱儿
已经把种子撒播在了育苗的土壤
炊烟袅袅
路通于大江南北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阎晓文
抬眼望去
杨柳葱茏,麦苗青青
清凉山丰腴挺拔
横涧川抖擞精神
布谷声声
把农事唤醒
乡村人,亦工亦农
一手握着锄头犁铧
一手握着焊枪锤子
才下车间
又上田园
乡村四月
希望的田野
如雾如烟的细雨是画
如星如灯的身影是诗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邢剑君
春风吹过,这重新复苏的土地
总有惊喜生长出来
她们,带着新鲜露珠
莅临人间
谷雨之后,这与往常不同的年份
我依然在一枚新芽里面
看到了一个鲜活的春天
有阳光从天上飘下来
亲吻这馨香的土地
我想,阳光的羽毛是柔软的
她抚摸过每一棵花草
这广沃泥土,生长着命运
生长着各种奇迹
我在这泥土里面
发现了蝴蝶与音符
记录了这泥土之上的每一段历史
这苦难而又欢乐的乡村
总是产生着奇闻和轶事
总会产生一种幻觉
我看见这无边泥土
都是闪亮的金子
譬如春雨,如金丝般丝丝落下
让人感到整个天空
所有的财富都飘落下来
然后,生命破土而出
开花,结果,让人们感知
这种子的微妙,泥土的微妙
和生命的微妙
一张铁锹,一张铧犁
分明有流水文字
承载着和平,岁月,日子
还有无边的白云蓝天
在心头弥漫稻谷的馨香
那土地肩胛之上
闪烁同一种光泽
疫情之后
依然自觉生长的庄稼
靠耕耘而丰收的传统美学
乡村四月
文/李吉伟
满天飞的柳絮
落在地上像是鹅毛大雪
雪白雪白的槐花宛若
村姑裹着羊肚手巾
微风吹来犹如摸了桂花油
的新媳妇儿格外醒脑
杜鹃的叫声,唤来了农忙
麦穗儿挺着着大肚子
幸福与自信都在卖芒上
原本村口闲聊的老人
也在家里看着孩子
做好了饭门口等着下地人
回来可以吃上一口热饭
春蚕已经吃得越来越胖
白皙的皮肤让她显得格外富态
四月的桑叶正嫩,夜深都是它们
沙沙干饭的声音,就像木工打磨
塑料布下山药秧苗正茂盛
稻秧的热炕头已修好
撒上稻种没几天就会贼头贼脑
地钻出来,大口吸允着露水
长到超过脚面的时候
田间又是忙着插秧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冰雪
葱葱郁郁的绿,覆盖了漫山遍野,叽叽喳喳的草长莺飞,唱响乡村的四月农忙
碧绿的麦苗,层层波浪,暮春里桃杏梨,孕育着秋收的向望
细雨蒙蒙,缭绕着家乡的春色,弯弯曲曲的河水泛着哗哗白光
窜过田间地头,流入丰收的希望,滋润人的心田,浇灌着欣喜的梦想
忙于四月,播种于季节,多少希望与梦想在四月完成,多少成果在四月里成长
四月,好风光,于四月邂逅,丰收再望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姚良建
四月热情的风
把我拽回梦寐的地方
田野里
麦苗正焕发出
青春的模样
村边的小河
两岸垂柳相依
飘荡着十里花香
是谁
用一树树盛开的洁白
和满目碧绿苍翠
装扮着
古老而年轻的村庄
朴实的乡亲
已按捺不住
燃烧的渴望
脱掉厚重的外衣
披上轻盈的春光
撸起袖子
让梦想
随着犁铧翻滚的土地
自由飞翔
四月的乡村
激情奔放
走到哪里
都是一曲曲
美妙动听的歌唱
饮一杯浓烈的高粱酒
身不由己
便醉倒在故乡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杨国堂
北方家乡,乡村四月
被拔节的麦田包裹
整个村庄也长出绿色的生机
清早,布谷鸟鸣叫着老槐树的枝头
犹如我家的兄弟
让“咕咕咕”的青流
喝饱田里仰头挺胸的麦苗
小楼前,农院里
一寸土也没有闲着
不管是哪家的大嫂
又在种瓜点豆,趁着时令
街上的路灯亮了
路旁的马兰花
远处的梧桐树
举起一朵朵的火焰
点亮了夜晚乡村的紫色浪漫
【古诗重构】七律·乡村四月
文/兰庆宣
四月乡村绿韵长,茵茵野陌透芬芳。
田畴陇麦风中笑,街上槐花露里香。
燕剪丝绦翩翠柳,蝶飞油菜舞霓裳。
农人忙碌丰年盼,旭日高升紫气扬。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小陈
染布的来了
赊小鸡小鸭的来了
打酱油醋的来了
换盆换碗换豆腐的来了
吆喝声里也有了
卖酸枣面的声音
布谷鸟从槐花丛飞到梧桐花丛
叫声里弥漫着四月的甜香味儿
木门轻掩
老人带着孩子在荫凉里玩
薄薄的树影铺在大街小巷
风儿摇曳着一朵一朵的阳光
那样的时刻
总觉得母亲在自家的麦田里劳作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马文斐
暮春的芳菲
乘着轻柔的东风
把四月的家乡抚慰
谷雨浸湿了家乡的沃土
布谷的歌声乘着彩云飞
葱绿把沙河两岸细描绘
田野中有了忙碌的身影
他们把希望的种子播下
企盼着庆祝丰收的酒醉
忙完大田耕种
又弄院中蔷薇
诗意顿入心扉
家乡的四月烂漫
家乡的四月最美
芳菲和家乡干上一杯
山村四月
文/古榆苍劲
遥远的小山村
飘摇在记忆的图腾里
妈妈的捶帚疙瘩
唤起我儿时的岁月依稀
梦中
趴伏在父亲的背上
流淌了一身哈拉水
四月美好的季节
次第绽放的花儿
还在打瞌睡的小阿妹
弹弓敲飞洋槐花的穗穗
牵牛的孩童
被牛顶翻在地里
扯着嗓子使劲儿哭啼
能带鼻涕涂抹了一地
是谁把四月轻轻举起
拉近了春夏两个季节的距离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吵架拌嘴成立最怀念的铭记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江南
嫌江南水乡太远
直接搬她到了北国
我就是江南
一丛一丛绿意盎然
一树一树花开花落
布谷鸟催促耕种
四月掰着指头算日子
教室里操场上实验室
每一天都在奔跑
汗水流淌过的土地
麦香弥漫在田间地头
笑容灿烂了麦穗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张霞
江南烟雨如诗如画
北国风光多姿多彩
四月的乡间忙忙碌碌
四月的麦田绿毯守望
屋后的菜园里
粉紫的土豆花竞相绽放
韭菜正是收割的季节
菠菜小葱纷纷冒出了头
梨花朵朵飘香花瓣随风飘舞
核桃树、李子树都结出了小小的果实
美丽乡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江南的烟雨不曾相伴
北国的初夏早已有了火一般的味道
我爱诗情画意的江南
更热爱生我养我的家乡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王振海
乡村的四月
是舒服的,可以打滚儿的季节
花朵一朵接着一朵落下去
在水边浣衣的村女一一个都回了家
漫天遍野都是新长的绿草
一群泥孩子们在草地上跑啊跑
北方可能没有子规
但有的是斑鸠和布谷鸟
一声声催着人们,到肥沃的地里来赶趟
小锄儿一晃一晃的,种子一粒一粒地下了地
北瓜南瓜,大豆棉花
黄土地上,将迎来又一个丰收季
【古诗重构】七绝·乡村四月
文/冯鹰
柳色初浓池水绿,斑鸠浅唱艳阳高。
水田劳作忙中乐,鱼触泥足困顿消。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吴会茹
乡村四月夏之初,布谷声中景物殊。
雨沐江南山沁碧,烟行陌野蕊含朱。
嘤咛雀语催农事,婉转风歌绘锦图。
遍觅闲人无一个,桑蚕伺罢稻秧扶。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马连山
乡村四月景亦新,缭绕炊烟醉路人。
户户欢歌接富贵,家家喜庆纳丰银。
田间夏麦铺青毯,街巷冬联挂正门。
正值花开逢盛季,农庄遍地是金春。
【古诗重构】七绝·乡村四月
文/高山峻岭
碧浪波光荡湿烟,遥瞻麦垅接云天。
惊闻对岸鸣机械,汲水农夫灌渚田。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陈晔
四月的乡土
绿是油坊刚榨出的油
塬上,杏花以粉白告慰万物生
马坊川,风吹草低见牛羊
三马坊四马坊,十个马坊的大明军马场
我绝对爱上了草原,爱上了卓玛
子规鸟儿叫了
它转达我的心声
一声声输送相思的种子
痴情的太行山,还是留不住她们走向城里
都走了
木兰不再当户织
空巢的乡土,四月依然忙碌
留守的乡亲闲不住
他们用咳嗽为乡村填补冷清
蜜蜂用针线缝补过去的热闹
无法拽回村庄的饱满
桑葚已经写好了家族史
所有的故乡都叫桑梓
布谷是最爱家的女儿
她在四月领着谷子下地
接了地,劳动时,她心微甜
心事绿油油冒出地面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郑梅玲
童年遇见的一些野菜
不知躲到了哪里
那些年,我提着篮子采摘
一串名字早已扎根心底
四月的田野,蒲公英很多
那时的人们并不喜欢吃它
生活的苦味已经足够
村里人更喜欢采撷野油菜、苜蓿入口
乡村四月,花儿越来越多
树木和麦苗越来越青亮
现代农机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乡亲们不再像原来那么繁忙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赵长青
在四月,在赵州的土地上
我的乡亲们在尽情地搞着创作
他们写,阳光渐渐变强了
他们写,微风渐渐变热了
他们写,小麦将要秀出穗子了
他们写,麻雀们打闹嬉戏
他们写,喜鹊们舞蹈唱歌
他们写,布鸽们你呼着我应着
那些年,父亲就带着我们
在马谷庄的希望的田野里
谱写着我们清贫而快乐的日子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远牵
乡间的四月是仁慈的
土地是显怀的母亲
当天青色的帷幕垂下来
四季的田间像铺席的炕头
春天一样的女人匍匐受孕
山丘是隆起的腹部
闭塞的三角不再荒凉
生命开花的地方
喧响的夜晚铺盖甜香
汨汨的不息之门
流经四月的人间,仿佛
一袭宽大遮羞的碎花衣裳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魏风仙
一树一树的槐花
把四月的乡村渲染
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味道
行走在四月
人们不再那么悠闲轻松
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
父亲开始在菜园里插架
西红柿已经开出了黄色的小花
西葫芦、豆角、黄瓜开始疯长
小麦开始怀胎孕穗
丰满的身躯在风中摇晃
绿色的麦浪起伏跳跃
浓密的绿叶已经藏不住圆圆的青杏
它们骄傲地露出自己的脸蛋
禁不住让人垂涎欲滴
远山一片葱茏
人们的心情也开始泛绿
人们的希望一天比一天丰满
可惜
这里不是江南
北方乡村的四月有着自己的特色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听韵
最初,是钟声敲落了满天繁星
后来,夜色被一袋又一袋烟的星火划破
四月的乡村,是老队长的舞台
你去东岭犁地
她们去南坡点豆
小伙子们年轻,五亩地的上肥的任务一定要尽快完成
然后,布谷鸟歌唱,一直陪着躬身劳作的人们
当我一梦醒来
终于读懂了潺潺小溪,山川河谷锦绣
绿,愈来愈浓
花,茁壮蓬勃
一山,一水至今,时而聆听,时而微笑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王丽珍
三月的柳絮不飞
只等人间的四月
寻着暗香浮动的芳菲
把稻田拖泥带水的日子
走进委婉的江南
盛大的稻田绿
摁住整个村庄的心事
温软了的乡村轮廓
含蓄着梦里的沉醉
青石板路上
留下惆怅的冷香
发酵的思绪
摇曳着乌篷船
将满眸醉人的四月
封存在时光的烟岚
乡村的四月会老
稻田地的人也会老
只剩下驼背裂痕的老屋
维系着乡村四月
原有的风度和温度
而我比四月
更懂乡村
【古诗重构】一剪梅·乡村四月
文/木子石
陌上声声布谷忙。谁写幽梦,一树丹棠。乡音未改鬓如霜。笑问街官,来自何方?
柴户烟云墙院凉。满目潮起,半卷沧桑。父忧娘盼怕思量。携后寻根,泪点新妆。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薛茫茫
四月的根在田间的泥土里
扎得很深。花香蕊鲜
由内而外的清新
汩汩流淌
枝叶何其幸,花木何其幸
你我的眉间映着一个四月天
随脚印在乡间扫描
脆亮的鸟鸣
沿着乡村的气脉
弥散在云中,接应
来自星空的呼唤
翠绿注目着翠绿,流萤牵念着流萤
云中豆蔻,人间垂髫
在四月的乡村不期而遇
又各自飘摇着
走向远方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雨霁
石家庄的村落
总是想着
想着约一番水乡
深深卷入一场温情的梦
垂柳倒映的碧波
吴言呢哝的私语
黄昏相约的夕阳
脉脉含情流动着光阴
直是滹沱河的风景
印下了花廊渲染的色彩
含羞的小草微微
倾城了没有浪的石家庄
次第张开的眉眼
眸子点缀着河边的小路
蜿蜒曲折 宛若江南
错落有致的园林
河水泛了浪花
漫过了青石裸露的脚踝
清风拂过梦的翅膀
嬉戏了这个四月的乡村
【古诗重构】乡村四月
文/赵文强
乡村的满树槐花被四月的风
刷了蜜,那些反复被咀嚼的家事
老人们不再觉得索然无味
去田间地头,乡人搓一搓土
要换季了。土粒里掺着许多虫鸣
土地正是他们心中所想的肥沃
白云滤掉最后一声村民的高喊
征鸿回北,我的亲人啊
闲了忙了,报一声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