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学诗札记(1511一1520)
童年学诗札记(1511)好诗总是能恰到好处地传导出诗人鲜明的个体性、多维度诗文化感官场境,其特征包括:或极端、或正统、或边缘、或中心、或写实、或虚幻、或内敛、或奔放、或禅趣、或素朴、或直率、或委曲、或繁复、或单纯、或宏阔、或细微、或粗野、或雅致、或宁静、或喧嚣……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童年学诗札记(1512)当诗人与受众的精神频道严重悖逆时,往往总是有一方看上去是正确的,而另一方似乎是错谬的。而事实上,好像比这里述说得要复杂得多的多。

童年学诗札记(1513)对不起!不是我故意不给尊敬的您评高分(我何尝打出高分不想呢),可问题是,我不可能昧着自己的良心,更不会对上帝不虔诚!想让我评价高些,真不难。其前置条件是:除非您的人文精神审美魔力远远高过的艺术审美视界。否则,请稍息。要不然,谈些别的话题,也成,千万别再互相伤害了!
童年学诗札记(1514)好诗让回忆丰腴多汁,让灵魂熠熠生辉。
童年学诗札记(1515)每次品读好诗都是又向神贴近了一纳米。

童年学诗札记(1516)诗,不是技艺的多元叠加,而是情绪的全新蝶变。必须注意,我说的是情绪,可不是感情,尽管情绪里有感情因子存在。遗憾的是,就这么丁点儿学问,还是有许多聪明的“诗人”就是理解不了!
童年学诗札记(1517)诗固然不可能让你迅速在物质层面上富庶起来,但至少足以令你的人生与众不同,更让你的灵魂出类拔萃!
童年学诗札记(1518)但凡一生钟情于诗的,生命都是属灵的,并都将获得永生。
童年学诗札记(1519)诗,并非一定要借助隐喻这一条通道才能最终抵达自己的旨归。诗的路径理当如同人体血管那些拥有许多条不同的道,只不过殊途同归。换句话说,就是诗源自于心灵,尔后不断分支、剥离、核散、裂变,然后再碰撞、聚合、交媾,最终回归本心。口语诗人们,尔等还争个屁呀争,岂有此理!

童年学诗札记(1520)事实上,最终决'定你的分行文字是不是诗,并不取决于外显的语言(尽管看上去貌似语言),而是你的格局、人文视阈以及超凡卓异的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