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庆祝第40个教师节活动老教师在银川松鹤陵园中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中国军魂碑前合影
在岁月的长河中,每一个节日都承载着特定的意义与情感,而教师节,更是对那些默默耕耘在知识田野上的园丁们的崇高致敬。2024年的9月10日,我国迎来第40个教师节,这不仅仅是一个日子的标记,更是对教育事业的深情礼赞,对那些以智慧和汗水浇灌未来之花的教师们的深情告白。
今年的教师节,与往常不同,它选择了一个特殊的地方——瞻仰银川松鹤陵园军魂园“中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国史、党史教育基地”作为庆祝的舞台。陵园,这个通常与静谧、缅怀相连的地方,却在这一天,因教育的光辉而焕发了别样的生机。基地负责人吴志明先生的贺词,如同温暖的阳光,穿透历史的尘埃,照亮了这片承载着英雄之魂的土地,也为这次活动赋予了更深沉的意义。
活动的核心内容,是参观瞻仰 “军魂园”的“红色长廊”与“冰雕连”雕塑。每一步行走,都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每一块石碑,每一幅雕刻,都在无声地讲述着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惜牺牲一切的英烈们的故事。在这里,英雄的本色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记忆,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激励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将这份不屈不挠、勇于奉献的精神融入日常的教学之中,培养出更多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年。

老教师在红军帽雕塑前听讲解员讲述“我家有顶红军帽”的故事
老师们聆听“留守大山的母亲”雕塑故事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部特聘教育专家华俊昌与宁夏社科院文化所所长、研究员、著名文学评论家牛学智在红色文化长廊前交流
老教师瞻仰红色雕塑、聆听红色文化故事
80岁张兴老师与71岁海原中学原校长、特级教师刘成代表老教师向“中国军魂”纪念碑敬献花篮
瞻仰军魂园雕塑全体老教师向“中国军魂”碑三鞠躬
座谈会上,来自教育界的特邀校长、老师,以及那些对教育充满热情的学者、作家们,围坐一堂。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言语间流露出对教育历程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教育的殷切期望。话题从我国教育的历史沿革谈到现代教育的重要性,再到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保持教育的初心与使命,倡导爱国主义教育与研学实践教育,让教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每个人的发言,都像是精心雕琢的珍珠,串联起一幅关于教育梦想与实践的壮丽画卷。

老教师在银川松鹤陵园中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办公室座谈交流
银川松鹤陵园“中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国史党史教育基地”负责人吴志明向老教师发表教师节慰问讲话
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不禁心潮澎湃,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涌上心头。几十年的教学生涯,让我见证了教育带给个人与社会的巨大变化,也深知教育之于国家未来的重要性。于是,我挥毫泼墨,写下了“鸿业腾飞”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既是对过往教育成就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亦代表着我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深切祝福,对下一代能够展翅高飞、创造辉煌的坚定信念。
“鸿业腾飞”,愿我们的教育事业如同展翅的大鹏,翱翔于九天之上,引领着国家的未来,照亮着民族的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铭记那些为教育事业默默付出的教师们,是他们,把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让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教育,是一项永恒的事业,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衰。在这个教师节,让我们携手并进,继续书写教育的辉煌篇章,让“鸿业腾飞”的愿景,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成为现实,使教育的光芒普照大地。
老教师在银川松鹤陵园职工食堂就餐
闫宝珍,宁夏西吉人。兰州大学数学系毕业。先后在西吉一中、二中、银川十三中,银川市回民中学任教。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中国数学学会会员,宁夏数学奥赛辅导老师、宁夏数学专家库成员,所辅导学生曾创下奥数竞赛满分奖的记录。业余爱好文学,书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