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见:百炼金刚
初见孟国泰先生,感觉他是一块石头,一块百炼金刚石。金刚石是钻石的前身,是最坚硬,最缜密的石头。这是我对孟国泰先生的最初印象。
他演讲时,理性干练思维敏捷,逻辑清晰富于激情;他更多的是位教育实干家,来校第一天就直接扎进了课堂,全无“花架子”,都是真功夫。
初识他所创建的“三标课堂”体系便感觉,这一定是经历过千锤百炼的推演和研究实验的成果。个体,对子,小组,全班,教师,五者之间的关系层层递进,整个课堂呈现出细致的层次,周密的照应,无论从哪个角度,很难提出瑕疵。如同古代工匠对“精铁”的锻造,“三标课堂”必是经历过千锤百炼,实现了一种均匀致密的组织结构,完全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性能。
二、熟识:如水般柔软
渐渐熟悉起来后便知道,孟国泰先生有个雅号是“泰哥儿”。谐音既是英文的”老虎“,又像是印度诗人“泰戈尔”。他有浪漫的教育情怀与梦想,和一颗无限柔软的大爱之心。你能够感觉到,他的理性,逻辑,原则都是因为爱。
沉浸在“三标课堂”的日子久了,你就能觉察到,整个课堂的设计出发点就是从个体出发,尊重个体。举个例子,比如每个小组,小组长是组内最具有教育教学力量的人。而在他的对面,一定是本组内最需要帮扶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在课堂所坐的位子,都是有道理的,都是由他目前的状态,和他的自我意愿选择而生成的。像这样的细节体现在课堂的每一处:以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为核心,课堂上的每分每秒,都在觉察和尊重着孩子们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在课堂上让他们都能感觉到是安全的,快乐的,幸福的,自由的。
他教给孩子们吟唱自主歌,用通俗的语言启发孩子们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他引导孩子们向内觉察,让自己积极,快乐,自信的一面,务必战胜懒惰,自私,胆小的一面。这种哲理性与内观式的引导,符合教育的规律,而且是通过科学的“三标课堂”,在每一个课堂环节的操作中稳稳落地,严谨落实了的。
没有一颗柔软的大爱之心,绝对无法做到这么细腻妥帖的关照,让课堂中的每一个孩子都感觉到舒服的关照。科学,也必须要以爱之名。他的科学严谨的教育体系建立在哲学思考之上,在它的背后是有着完整的哲学理论基础的。
在他身上,理性与感性,坚硬与柔软,和谐地统一着。如果你从他身上感受到了“大爱才是人生最美的底色”,你才算是真正懂得了他的金刚石精神。
这就是“泰哥儿”孟国泰先生。
作者:刘国清(青年学者)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