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 秦 腔 》
作者 /庞 军
西北人最爱的剧种
尤其是老陕 在骨子里激荡
“八百里秦川豪情飞扬
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
这句顺口溜早已在民间传唱
起于西周 源于西府 成熟于秦
关中地区为“秦”地
在此一吼 秦腔从此叫响
因以枣木梆子击节乐器
又叫“梆子腔”
唱、念关中方言
诗、词、曲高亢激越 语气硬朗
清乾隆年间己鼎盛
名角魏长生名声远扬
提亮、打腮红、修饰、贴鬓
秦腔人特有的扮像
手帕、水袖、花枪、帽翅功、髯口功、翎子功
牵着视觉 、听觉的目光
唱、坐、念、打 独树一帜
刚沉浸在慷慨激昂之中
一段清新婉约的唱腔又在回响……
舞台伴奏俗称“场面”
左侧为“文场” 右侧为“武场”
以板胡演奏为主 尖细清脆
喻为“秦腔之胆” 穿透力强
《周仁回府》、《赵氏孤儿》、《铡美案》、《十五贯》
《三娘教子》、《火焰驹》、《白蛇传》
众多剧目百姓最爱欣赏
这些神话、民间故事、公案戏
折子、唱段戏迷们都能吼彻广场
马有仙、吕明发、贠宗翰
余巧云、肖玉玲、李爱琴
“马派”、“肖派”、“余派”等名家创始人
传承不衰 艺术久长
“非遗”离不开创新、赋能
新作、新秀、舞美 力度增强
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
也为丝绸之路诸族艺术书写时代的乐章
喝烧酒捧起大老碗
吼一声秦腔震天响
游千年古都
赏大秦之腔。
庞军:
毕业于空军政治学院,两次荣立空军部队系统三等功,曾担任大型航空企业团委书记、宣传部部长, 全国百强朗诵艺术家、西安市总工会职工朗诵艺术委员会委员、丝路文化院副秘书长,陕西省元丰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酷爱主持、朗诵、声乐、书法,注重在人格魅力丶文化内涵丶艺术修养丶外在气质和业务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