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广祥著作推荐
李学文新书推介
香港新闻出版社出版 潘江妹主编
李映光,海南昌江县人,大专学历,政工师,金融高管,先后从事教师,党政机关,金融工作。分别在白沙,屯昌,临高,昌江等县建行任行长职务。
在时光的流逝里拾取永恒
花讯随春去远方,空枝絮语话斜阳。
落英有憾情无价,珍拾红尘一瓣香。
暮春的昌江木棉树下,诗人罗宏安的诗句像飘落的朱红花瓣,在时间的流逝里折射出生命永恒的光折。在四行诗里抒发了一场关于生命轮回的哲学对话。岭南特有的木棉花开鲜艳、热烈,树高挺拔如炬的形态被称作英雄树、英雄花。而罗宏安诗人却在英雄迟暮的刹那捕捉生命的真谛。这种视角的位移,让木棉花谢的意象超越了传统咏物诗伤春模式。呈现出整首诗更具张力的美学感。
“空枝絮语话斜阳”。诗人用拟人化修辞手法,将自然物象获得与人对话。空枝与斜阳的私语,是木棉花谢幕后的独白。昌江的晚风穿过木棉苍劲的枝桠。此刻在暮色中沉淀成暗褐色的絮叶。诗人在此展现了中国古典诗学“以空为有”的智慧。空枝的絮语比满树繁花更具穿透时空的力度。让读者回味无穷。
“落英有憾情无价”。诗人以辩证的手法,解构了传统咏物诗对完美主义的执念,昌江木棉花飘落时特有的整朵花坠地,在诗人罗宏安眼中不再是凋落的哀歌,而是生命完成式的庄严谢幕。诗人以这种“有憾”恰恰构成了情感的丰盈。就像昌化江畔黎族老人脸上的皱纹,镌刻着与时光和解的智慧。诗人俯身“珍拾红尘一瓣香”。他拾起的不仅是具象的花瓣,更是对生命本质的诗意的顿悟—在永恒的流逝中把握瞬间的永恒。
罗宏安创作此诗的时空结构暗含岭南特有的生命韵律。昌江木棉二月盛开四月凋零的生命周期,使木棉花谢的物理过程升华为对生命本质的哲学叩问。达到从落红无情感伤到顿悟“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壮美。让昌江的木棉超越了地域的局限,成为所有热爱追寻生命的真谛的精神愿景。
2025年3月于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