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室
□吕延辉
钟表在桌台上
嘀嗒,嘀嗒
没有间歇
没有始终
阳光透过窗子
由暗到明
由明到暗
偶尔
远处的犬吠
窗外的鸟鸣
和火车的汽笛声
告诉我世界还在流动
我躺在炕上翻着书页
这一切

作者简介:吕延辉,1969年生,吉林市作协会员、吉林诗人委员会理事、吉林市公安文联会员、纯度诗歌微刊执行主编,现就职于吉林省舒兰市公安局。
在郊外
□陈爽
一座园子,活在人为的局中
枝枝桠桠经历了漫长的黑夜又白昼
通过艰深的大地维系着生涯
果子的命是神予的
整个下午,我在摘苹果
感受着有限的与无限的穹顶之下
众多小事物聚集在秋天的力量
我从来不敢蔑视草木上的
露水,荆棘上的刺
及渐凉的风,并顺应
无人记住的一个黄昏的来临
无半点惶惑不安
我倾向于善,于简
于归或于心不忍
常常不愿意在尘土面前
把真相戳破

作者简介:陈爽,笔名十月香樟,女,吉林省作协会员。有诗作刊发于《诗刊》《诗林》《诗歌月刊》等文学期刊。出品个人诗集《携秋看霜红》《另一种火焰》。
速度
□郭野曦
我惊叹原野上
最初的几芽新绿,在春天奔跑的速度
一如梅花鹿身上的梅花
忘了给自己留下一点回身的余地
跑着,跑着

作者简介:郭野曦,吉林永吉人,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青年文学》等报刊。有作品入选《年度最佳散文诗》和《年度散文诗精选》。
某一天出门远行
□于小芙
旅行箱总嫌太小
一些衣服被拿进又拿出
查看天气预报
反复脱下薄棉衣再换上风衣
时钟嘀嗒说着
时间不多了,而人总是犹豫又贪婪
我说好吧,就这样吧,这就出发
终于听到“砰”的一声
再见,再见吧,也许永不相见
我对门里的自己说
用力呼吸新鲜的空气
拐出小巷,走向大街
啊,那小小的影子
仍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作者简介:于小芙,女,吉林桦甸人。作品发表于《美文》《延河》《红岩》《诗刊》等期刊。鲁迅文学院第36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
吉林西站
□王绍绯
林徽因在图纸上
轻轻一笔
吉海铁路与奉海铁路
在一九二九年
就衔接上了
筑路者完成了沟通
持械者完成了碾压
翻开泛黄的历史
我偶然发现
错落的建筑,在灰色的理想中
归于暗淡
你试着听命于流尘的指责
为的是人间四月的阴冷
并把可知的优雅
兑换成粗砺流通
让蒸汽机在山脚下的嘶鸣
变得透彻
我以火车奔跑的速度
想象命运的季风掠过返青的田野
招展在你起伏的身影中
撞碎冬天的残梦
我无法抵达你
不是因为宿命的距离
而是,无法表达
对你足够的敬畏
你承载着历史的沧桑
穿过岁月的喧嚣
融入行走的平淡
让过去成为笔端的文字
让开始从冷寂的隧道冲向未知的热烈
让迁徙者见到爹娘
让候鸟选择逃离……

作者简介:王绍绯,60后,吉林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获全国首届“冰心杯”儿童文学优秀奖,1992年获中国新诗讲习所“新诗贡献奖”。
油菜花海
□西月
搬动了世间所有的黄金
燃起爱的火焰
在祁连山北麓
岗什卡神山
布下花海道场
接受加持的我
已洗尽铅华
身着棉麻最好
手捧《诗经》最好
携带花香最好
与劳碌的蜜蜂交谈
剔除身体里的五毒
世居在这里的人们
许良愿,得福报
被一浪高过一浪的香气
沉迷,醉卧花间
叫青瓷叫小仙叫亲爱的
这爱啊!
可以是整个山川
可以是整条河流
可以是千里浓香
可以是风雨雷霆
直到把日子用旧
彼此用旧

作者简介:西月,女,藏族,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麦地的歌者》《低处的风声》。鲁迅文学院第20期、第31期(诗歌高研班)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