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报告-美篇写在万泉河畔
——来自琼海市胜达休闲文化农庄的报告
作者‖韩春华
在富饶的海南岛
在美丽的万泉河畔
琼海胜达休闲文化农庄
走进人们的视线
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
站在自贸港建设前沿
以其休闲文化的品牌
名扬四海风光无限
是什么能让农庄充满生机
是什么能使企业春意盎然
我决定前往胜达农庄采访
解开困扰我多日的谜团
当我走进湖畔文化景点
仿佛置身于大自然
林中四季一幅画
湖面碧波水连天
椰舞轻风梳翠羽
槟榔倩影映湖畔
柳下垂钓抒逸韵
湖中泛棹胜神仙
浊酒一壶煮日月
举杯共饮论万泉
每到周末的夜晚
这里便成了刷夜的乐园
新潮的烤鱼烤肉
特色的营养配餐
夺目的流光溢彩
欢快的舞步翩翩
把星星跳乐
将月亮舞圆
在陈总的陪同下
我来到餐饮文化体验馆
有馆就有温度
有酒就有清泉
有客就有朋友
有爱就有奉献
这里有星级的享受
这里有家中的温暖
吃,能吃出特色
喝,能喝出甘甜
嚼,能嚼出味道
品,能品出非凡
来过这里的顾客赞不绝口
到过这里的游人留连忘返
一位顾客道
这里不但饭菜可口
而且经济价廉
一位游人说
这里有回家的感觉
温馨温暖
一声声真情道白
一句句肺腑之言
道出了企业的经营之道
说出了餐饮文化的内涵
我在家风文化长廊
看到一幅名人对联
大家小家家家传家风
大孝小孝人人尽孝道
对联紧扣时代脉搏
贯穿家风文化主线
良好的风尚和孝道精神
在光耀村的村民中体现
代代孝
辈辈传
好家风
孝当先
祖先留下的好家风
新时期的好典范
再现了中华品德
书写了华夏美篇
在红色文化长廊
展览场景令人震撼
从南湖红船
到抗战烽烟
从农运风云
到浴血奋战
从挥师母瑞
到开国大典
一段文字一段历史
一张照片一个画面
闪光的镜头
留下珍贵的瞬间
清晰的影像
把历史事件还原
为了打造红色文化
为了传承红色经典
这里活跃一支文艺团队
红色娘子军艺术团
每到重大节日
都将精彩节目上演
唱出红色之声
诵读红色诗篇
讲述红色故事
奏响红色经典
这里的农耕文化展馆
把光明的火种点燃
用复制的巧妙手法
将千百年的农耕复原
人物造型
活龙活现
农耕工具
摆放齐全
绘声绘色的讲解
回到很久很久以前
用脚丈量千山万岭
用手开出万亩良田
用肩担起日月星斗
用心装下天上人间
农民的丰收喜悦
千车载不尽万船装不完
传统的农耕模式
代代相传延续到今天
长廊里的渔民文化内容
将乡愁印迹绘成长卷
他们从远古走来
行走在辽阔海面
轻舟片片
渔火点点
沙滩上
大海边
撒鱼网
开大船
听渔歌
品海鲜
传承渔民文化
体验民俗习惯
教育子孙后代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孔子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是胜达农庄的一个亮点
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游客
这里有企事业学校的学员
集中型培训系统透彻
松散型学习以点带面
再悟孔子的仁爱思想
把优秀传统文化沉淀
从中汲取精华
追溯历史渊源
遵循伦理道德核心标准
提升文化软实力内涵
课堂内领会仁爱思想内容
课堂外做道德模范孝心少年
孔子的仁爱精神历久弥新
孔子的思想光辉夺目璀璨
几天的所见所闻
令我感动受益匪浅
深入采访座谈
让我夜不能寐浮想联翩
不一样的经营方式
不一样的企业理念
把个普通的休闲农庄
打造成休闲文化典范
有多少人前来学习取经
有多少团队到此考察参观
这不是做广告
更不是刻意宜传
休闲文化
寓意深远
幻化出梦的故事
掀起了诗的波澜
于是我写下诗报告
美篇写在万泉河畔


作者简介:
韩春华,笔名秋实,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诗人。
曾任《中华儿女》杂志社东北分社总编辑、《影响力人物》杂志社执行总编辑、《报告文学》杂志社副主编、《祖国》杂志执行主编。
1988年致力于报告文学创作,在国家级报刊发表报告文学作品800多万字,出版《彩色的梦》《立体形象》《人生四季行》《金穗颂》《人品》《烈焰冰心》等八部报告文学集。
先后被授予和谐中国2007年度德艺双馨优秀作家、2008年度十大影响力作家、第六届中国时代十大卓越作家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