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是故乡明
文/南瓜
古代诗人常常托月寄情,留下了许多咏月的诗。唐代大诗人李白是写月的高手,他也特别善饮酒,一生写过近二百首咏月诗。《把酒问月》就是其中的名篇,"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他边赏月边饮酒,横生了不少雅趣。唐代诗人王建有一首《十五夜望月》,诗中写道:"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他写的是八月十五的月。宋代苏轼曾发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慨叹,同时又寄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这都是古诗中的月,曾高悬以往的天空,朗照过去的年月,寄托过许多人的情思。
如今,时光之水已漫过数千年。仰对天空中的那轮明月,每个人心头,定然会是别样的感怀,别样的情思。
在我的故乡,每逢中秋节,家家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以前,农户家里不宽裕,日子过得紧巴,但是到了中秋节这天,各家都要做月饼。以花生、玫瑰、核桃等原料做仁,包好之后,在杏木做的模子中挤压成型,然后在平底锅中烙,这样做出的月饼也是分外好吃。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源自民间传统的祭月,月饼是祭月的供品,祭完了月,供品就可以分享。圆圆的月饼,寓意团团圆圆,是希望家人在中秋这天能聚在一起,像天空中的那轮圆月一样圆满幸福。
天空华月处处有,唯有故乡月最明。外出的游子,能够归来,在中秋月圆之夜,在老家吃着母亲做的甜甜的月饼,和亲人们一同赏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