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nj亢乃坚
《心 说》
金刚经有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不得,心之何用?然,三途六道之相变,皆由心之使然。倘若脱离三途六道之轮兑,非止心猿意马而不归佛之境也。是故,心乃性相之本源,性根显相,相由心生。
心之灵动,应天酬地,植因尝果,且于心仪瞬间,逾越千生万世,在无量劫中起伏迭宕,可谓惊涛骇浪。即诵偈语:一池荷莲一心禅,一抔净土一心安;一句佛号一心念,一炷真香一心圆。
心之劫缘,可善恶互位,亦可天堂地狱。恩恩怨怨于法度中递偿;情仇是非于轮兑中消长。是故,弹指之顷,授受迥异。即诵偈语:一束慧光一心灵,一业缘起一心应;一尘不染一心境,一路向西一心行。
心之态势,量变质变,依业随缘。彼此频率不相应者,魔现于当下,惯常怨怼,事相纠结,烦扰周遭。反之,则圆融于三千大千世界,梵呗天籁,瑶池听香,花开见佛,禅悦彼此。即诵偈语:心动一念穿时空,心田一方守常恒;心香一炷烦恼尽,心灯一盏照无明。
心源万法,法法应缘;善恶觉迷,若尘若禅。寸心得度,丈室齐天;玄黄宇宙,股掌之间。心劳尘染,苦海无边;灵通禅境,法界超然。悟者心灯破诸暗,一念游梵天;迷者心尘遮自性,三世因果缘。善巧方便解心魇,五蕴空心观;应变随喜酬心境,六度七德圆。即诵偈语:逢机应酬一心禅,华实并俱一心莲;慧灯灵感一心寂,净土圆融一心田。西方确指一心法,认理归真一心缘;梵天境显一心念,瑶池同浴一心观。
是故,解人之困,济世之危,道义是心; 血脉相牵,感同身受,亲缘是心。 欲立久远,则善喜禅悦; 欲察前路,则扪心自问。 逢机不应,临危不施,必有殃灾眷顾; 遇缘不喜,见难不济,便无情义可言。如是心、如是境也。
若有缘,鬼喜,转恶缘为善护,人可役鬼;若无缘,人恐经咒,心性耗损,心态异变,为鬼所役。而不论是人是鬼是神仙,心生欢喜,则其乐相融。反之,则必然心怀惶惑,自扰其烦,生于边地祸乱,死于无明妄执。
是故,唯心品鉴,人间佛教理同心,宇宙人生禅应心;一念转境唯识心,六道轮回尘劳心。缘来缘去空有心,参透悟透本无心;吉善合德平常心,福慧双修菩提心。
此文是药,专治狭隘之心,倘若不屑其灵,邪祟侵之,疾疫扰之,心何安之!
参!
读者观感《 心在说》
-----杨凤婕
作者亢乃坚是作家、诗人,法学、文学、佛学的集大成者。其《心说》秉承《孟子》学说理论,简洁明晰阐释了心与性相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自成一脉的体系。作者用了源、根、生三个连接词,向读者描绘出一个十分形象的画面:一个人类好比一颗参天大树,心做为根,性做干,相为枝叶。是故,心乃性相之本源,性根显相,相由心生。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仁慈的气息永远是一个人心灵高尚的标记。读者认为:评价一个人是否高尚,却少不了心灵的参数;评价一个人是否完美,定不可没有内心的度衡;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断不能离开公心的考问;评价一个人是否有虔诚信仰,也不能缺少慈心的探究。
可以说,心态决定一个人的快乐和悲伤、决定一个人的健康与命运。若论心的本体,读者从现实生活中对于心能的主观理解:脚未动,心已达;口未开,心已明;手未伸,心已得!这种情形随处可悟。因此,朱熹说:心不是死物,须把作活物看。作者心说命题不仅立意高远,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虽从个人信仰的空间中淋漓尽致的阐释了“心”的林林总总以及心的功能和其强大的影响力,而这仅仅是铺垫,其核心思想却是:“济世之危的道义是心”、“ 血脉相牵的亲缘是心”,相反,那些“临危不施、见难不济、逢机不应、遇缘不喜,便无情义可言,如是心、如是境也”,这是狭隘之心不可取。
《心说》作者提倡:动心应动恻隐之心,不动心应不起富贵利达之心。人一生的经历,都与心路历程有关。
作者 亢乃坚
曾用名:亢国顺、亢季一,蒙古族人。笔名:伏燨、伏曦、原上草、蒙古包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得到星云大师力荐,在台湾和香港多家报刊开辟有专栏。
参与编撰大型工具书《香港法律通编》、《澳门司法商务法律汇编》、《世界贸易组织多边协定全书》。
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法学会法学专家,民革党员,收藏家。藏品除当朝高端墨宝之外,古董珍玩多数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老先生的遗赠。
居士,师从台湾高雄市文殊讲堂慧律法上人,法号净戒。
做人主张:德不配位,不与为谋。
作文主张:诗言有志,唯心品鉴。
微辰文化总顾问。
伏曦文学网刊总监制。
作家前线签约作家。
都市头条(lD10890367)认证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