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娘娘庙之行
文/雪梅
在抟土公社,山西诗歌研究会阳泉分会,阳泉自由兵户外俱乐部,阳泉矿区诗词学会,爱在阳泉志愿者,阳泉散文学会等的联合组织下,我们相约,一行54人,奔赴在了去往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娘娘庙的路上。

迎着刚刚刮起的秋凉风,午后的疲倦似乎在这群将要远行的人们被兴奋淹没了。人们尽情的说啊,笑啊……
我们有共同的爱好——弘扬正能量。
随着一个多小时的207国道行驶,我们的车摇晃在了崎岖的山路上。路边的柏树已蒙上了秋日的露霜。

我的心走出了这喧闹的人群。
沉静在这一片秋收的景象里,一片片的玉米地,高粱地变成金黄,山鸟扑扇着翅膀肆无忌惮的享受着秋天的喜悦,蝴蝶在山花上飞来飞去,似乎在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我陶醉在大自然中,放纵着自己的心情,追寻着最遥远,最古老,最淳朴的那些久远……
一个村庄隔着不远又是一个村庄,有的人家似乎还在村里住,有的人家早已搬走了,望着那坍塌的门楼,和那无人理睬的枣红,梨黄,这里的人们似乎已摆脱贫困,那门前的一颗颗被主人遗忘的树陷入了迷茫,也许只有在中秋的夜晚,回忆着遥远的山月,眼里才情不自禁浸着思乡的泪光。

人们在矛盾中生活着,一边向往高飞远走,一边又乡愁四起……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沛,我们来到了娘娘庙抗日根据地。
一个壮实的中年男子,也就是这里的村支书接待了我们,他作了简单介绍之后,我们才了解到他原本是一个成功人士,为了圆他一个梦想,回到村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并且传承着这片土地留下革命传统。


简单的寒暄后,他带我们走进了“平东抗日根据地革命纪念馆”,在这里他滔滔不绝的讲起了那些峥嵘岁月,平东抗日根据地在1937年到1947,乃至解放初期为打败日本,成就革命事业,无数先烈在这里付出年轻的生命,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珍惜现在美好的时光……
我们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参观完这里的大峡谷,跟着他雄心勃勃的未来构想,我们相信明天的娘娘庙革命根据地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暮色已晚,村里善良的百姓,以他们最拿手的地方饭招待了我们。
随着篝火的燃起,红彤彤的火焰把我们的心都照亮了,大家情不自禁地朗诵起了怀念先辈,讴歌新时代的诗章。

随着远离的车辆,我回头看看那依然熊熊燃烧的篝火和那夜暮中久久挥手乡亲们,我的血凝滞在了这片土地上。
作者简介:
冯志红,笔名,雪梅,女53,,大专,助理会计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世界诗人签约作家,世界汉语文学作家,世界汉语文学诗人,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会员,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山西省,阳泉市分会副主席。作品曾在 新时代诗典,世界汉语文学,石评梅女子文学社,阳泉日报,各大网络媒体,微刊杂志,都市头条,沿海诗刊,新港奥诗刊,华文鉴赏驿站等发表。现任都市头条太原头条编辑,本人多半生酷爱诗词,勤于耕笔。同时听音乐,弹古筝,吹单簧管,摄影,踢毽,旅游,散步,交友,义工也是最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