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广义的移动阅读活跃用户早已经超过3亿人,狭义的「电子书籍」用户在2016年也超过4000万,总量同比增长55%。如果一本书有纸质版与电子版两个选择,64%的读者会看电子书。另有统计,35%的用户每天阅读电子书超过1小时。
网剧流量的红利下,全民阅读时代正在到来
近年来,随着国产热门网剧的不断诞生,诸如《花千骨》、《琅琊榜》、《鬼吹灯》以及《盗墓笔记》等网剧的热播,引来了不少怀旧的读者和因网剧而追书的读者。自此,在热播的网剧IP推动下,优秀的IP文学作品也在不断推向阅读爱好者。而根据QQ阅读的数据显示,“2017书香中国”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1190万,由新老读者带动的全民阅读时代正在到来。
而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全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图书阅读率为58.8%。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下,电子阅读器也在不断地迭代更新。通过科技的升级,人们也逐渐开始倾向于移动阅读,而移动阅读给读者带来的体验,无外乎以下几点:
其一,移动式的电子阅读器能够满足读书爱好者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阅读需求。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优秀文学作品传播到读者手中,读者通过电子阅读器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随时随地享受阅读。
其二,电子阅读器能保护读者的生理健康。电子阅读器的E-ink屏能够保护读者在阅读时的视力,避免眼睛受到屏幕反射造成伤害;而轻质的电子书能让读者在享受阅读时减少对颈椎的伤害,乃至解决用户在出差、旅游、搬家时因携带大量书籍而造成的负担和困扰。
其三,通过电纸书进行阅读可以有效保护读者隐私。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读书还是一件比较私密的事情。通过电子阅读器,用户不再担心自己在读书过程中书写的标注和笔记被他人窥视,在私密空间中享受阅读乐趣。
移动式的电纸书帮助读书爱好者打破了传统阅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阅读障碍,又能像传统纸张一样起到保护眼睛的功效,轻质的外壳让传统阅读者告别厚重,而且还能保护读者颈椎和隐私问题。移动式阅读时代为电纸书带来了巨大的用户流量,不少巨头在阅读红利的“诱惑”下,开始纷纷在电纸书市场上开疆扩土。

阅读红利下,电纸书市场却陷入寒冬
移动阅读时代已经到来,但随着智能化产品的不断增加,传统的电纸书行业疲态却开始日趋明显,加之行业内的竞争日趋激烈,巨大的阅读流量没有让电纸书市场看到春天,反而使不少行业巨头提前进入了寒冬。
屋漏偏逢连夜雨,相较平板电脑的冲击,智能手机对电纸书的冲击更为致命。前瞻数据显示,2012年,电纸书销售量相比2011年的2320万台下降36%,到了2016年,整个市场的出货量仅为710万。而在2016年1-12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则高达5.6亿部,同比分别增长8.0%。智能手机的出现,让大部分消费者开始依赖于这一小巧的“掌中宝”,从社交、工作、到阅读,智能手机的方便快捷以及互联网的实时连接相较于传统电纸书丰富了太多,智能机开始成为满足消费者阅读需求的主要载体。
总而言之,移动互联网产品迭代升级速度不断加快,越来越轻便智能化的手机成为大众在业余时间阅读充电的主要载体。各类新产品对电纸书的冲击不断加剧,而在阅读的垂直领域上,电纸书的核心优势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加强。在不断逼近的移动阅读风口中,电纸书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被抛弃的时代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