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狮子佛缘》
作者 欧阳昆仑
说起狮子,多数上年纪的人可能会想起拿破仑把我国比作东方沉睡的雄狮的话来。物以稀为贵,狮子本非中国原产,在古代见到狮子的中国人也少,除非到过狮子的产地非洲与西亚,或南亚次大陆,才有可能得于见到狮子。多数的学者认为狮子传入中国与佛教的传播是有关联的,甚至认为狮子传入中国,基本上是与佛教传入中国同步。从文字上看,中国古代早期是没有狮子的“狮”字,一般都把“狮子”写成“师子”,由于古人信奉:天地君亲师,天地君亲师是中国民间的祭祀的对象,因此“师子”这样的翻译在中国明显是带有褒义的。据粱武帝大同九年,也即公元543年,太学博士顾野王编撰的《玉篇》犬部中记有:“狮,猛兽也。”可见由于时间的积累,此时国人对狮子的认识已经是比较科学的。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以前把“狮子”写做“师子”?除了音译外,还与佛教经典上多处讲到“狮子”有关,中国人向来讲究对外来词语的音与意的翻译。中国人是极讲究时尚的,无论多时尚的东西,到中国日子久了,如果能被中国人所接受,最后基本上都中国化了,这个狮子也不例外。佛教经民间传入我国以来, 最后普遍是受当时的统治阶级的推崇而普及,上行下效是中国社会传统的特点,佛教也不例外。古代南亚次大陆的人在佛教没有产生以前,就把狮子当做“百兽之王”对待,把人中的帝王比作威武的雄狮,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诞生的佛教自然就会有狮子的影子。例如,释迦牟尼佛的祖父就是师子颊王,阿育王在鹿野苑所建的面向四方的四狮子头石柱子。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佛有多种称号,其中“人中师子”“人中人师子”“人雄师子”“大师子王”等都是属于将释迦牟尼佛比作师子的一种类型。佛的座席被称为狮子座,释迦牟尼佛的说法被称为狮子吼。由此可见佛教对狮子的偏爱,是受佛教诞生地环境影响的。随着佛法的传播,由于狮子与佛结缘,佛具有的神圣性,狮子在佛家的熏陶下,自然而然地会带上一些佛性,狮子也因此顺理成章的成为佛教信众眼中的圣物,物以稀为贵,本为尊贵的狮子在中国更由于难得一见的狮子而成为一种圣物。当然在中国早期,接触佛经的多为佛家弟子,在他们的眼中,把“狮子”翻译了“师子”那是在自然不过的事情了。随着时间地推移,渐渐地狮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一种吉祥如意的象征物,并以不同的表达形式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图1、2为底带双圈款为“富贵佳器”的双狮闹春青花碗,这种带狮子图案的吉庆碗,正是狮子代表喜庆吉祥的一种表现。

在中国人们始终对狮子怀有一种赞美的感情,这正是中国人的善良和千百年来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果。你看那大门口的一对石狮子,一个公的狮子戴着一串圆形方孔钱,一个母的抱这她的小孩,因为钱喻着财,中国人又管孩子叫宝贝,所以他们在中文的含义是:招财进宝。-大狮子和小狮子谐音太师少师,来寓意古时候的官名,期望孩子能拜官为相。如果从传统的避邪文化角度来看,那么大门口这对石狮子当然更是传统的“镇”文化的一种体现。这里只是例举古今跟狮子有关的两种情况。言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国人对有关狮子的图案造型实际上并不是与实物等同,也是花了功夫做了一番自己的解读,就如画竹子时中国人讲究地是神似,你看了它之后能感觉出来是竹子,但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得到这样的竹子,中国人画的狮子也有这种效果,你在现实中也很难找到它们的踪影。早先隋唐时的狮子比较雄健威武,越到后来威性越少,以至于最后就变成了人见人爱的狮子狗的模样了。看了这副德性,不知道拿破仑见了又会说些什么?

几千年中国文化积累和筛选,在中国跟狮子有关的东西太多,实际上这跟狮子在佛教界内的神圣地位有关,而后来人们常把找到有关于狮子的明确记录的《汉书·西域传上》:“乌戈地暑热莽平,而有桃拔、师子、犀牛。”颜师古注:“师子,即《尔雅》所谓狻猊也。”作为注脚,殊不知在这里不知道是后人,还是颜师古有意把狮子中国化,狻猊乃龙生九子中的第五子,狻猊形如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之上,随之吞烟吐雾。由此可见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的圣物狮子也在进行中国化,并且进行了不断地进化,当狮子最终达到了龙的等级,也就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最高等级的时候,宣示着狮子已经彻底中国化了。

姓名 欧阳昆仑
年龄 47
职业 自由职业
专业背景 生活哲学与日常生活养生
擅长领域 鉴赏
自我评价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光阴似箭,人生路上且行且珍惜。行有余,则学文。《大学》有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以为善莫大焉!道是天下公器,莫敢私藏。今有一分得尽一分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