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辑主审:牧童

作者风采

作者简介:网名雨村人,姓名吕赛,北京退休,热爱文学,曾发表些许文章。热衷于写些短文诗词,小小说散文之类文章。

传说故事(原創小说) 连续之六
期待,以后各集将在每周五刊出,不见不散。

神话传说(原創小说) 之六
关公少年时
作者/雨村人
…………
王老汉拿着扁担一路追进了深山,沿路上沟壑悬崖,万木苍翠,野狐龄羊猴獾成群,飞禽走兽在草丛中激飞乱窜。王老汉跑得气喘吁吁地只有出的气,那还有进的气了,累倒在一处瀑布溪水前,放声大哭:“我的儿呀!你可在那?这该杀的豺狼!老夫追上你总要千刀万剐才解我恨!”一边骂着哭晕了过去。迷糊中只见观音菩萨突现于身前,对王老汉施礼说:“老人家,切莫要着急,这小儿乃是有根基之人,这豺狼根本吃不了他的……。”说完把手上佛尘在王老汉身上拂了几拂,王老汉只觉浑身轻松,腿脚也灵活了许多。慌忙站起身来向观音菩萨跪拜,谁知一眨眼,菩萨竞无踪无影了。身前地下一块白布上写着一行字:小儿名长生,日后叫关公。雲长是本名,关圣雲中龙。

王老汉竞然一时糊里糊涂,不明事理,只是心中牢牢记住了菩萨写的这几句话,站起身来把白布条揣进怀里正要继续往深山中去寻小儿。却忽然发现前边溪水旁一大石上躺着自己的小儿,正在嘻嘻欢笑,与身旁几只小白兔几只羔羊在玩耍呢。王老汉一阵惊喜,急忙奔过去一把抱起小儿郎,激动高兴地大哭了起来。
王老汉追上野狼救回小儿之事,一时间传遍了四乡五邻,解州安邑虞乡蒲州一带传遍了神话。小儿郎从此后便在王老汉和王婆婆的养育下成长了起来。
那王老汉回到家一直在回忆菩萨的话,想起了菩萨写的几行字历历在目,又一想确实得给小儿立个名字了。就将那天救小儿遇到的奇怪之事对王婆婆讲了,这王婆婆从小见多事广,头脑里一思索,便有了主意,当下对王老汉如此这般一说,王老汉点头称是,只个说好主意,好主意。
俩人合谋后就给小儿起名长生,对外人只说是王婆婆在一大户人家接生,看见人家请来教书先生给孩子取名叫长生,因而也就顺手拣了个名子。关于菩萨之事,对外一概不提。
自此后王长生就在常平村落户了。村里人问老俩口在那里拣的便宜。王老汉笑嘻嘻地说:“一日卖豆腐在解州成西关苑。遇一瞎眼老婆婆。嘴里直嚷嚷着饿。求我给点豆腐充饥。我一发兹悲心腸给了她三斤豆腐让带回家去。谁知瞎婆婆走后。我的豆腐挑子下竟睡着个胖娃娃。再一打听。西关的住户们谁也不认识瞎婆婆。这就奇怪了。后来旁边测字的刘阿狗告诉我。说王大爷你可遇到奇事了。这瞎眼婆婆在我这留有一张纸条。上面写到:娘娘来自桃花洞。寻缘托孤解州城。白胖小儿送于你,常平府上留美名。”
王老汉每每说到此处便大感奇缘。自已一生行善。贫苦却常常乐于助人。这也是好人有好报。老来无子本己无望。谁料得苍天有眼。凭空送来孩子一个。真是我佛慈善。只此后常平村人都知道了卖豆腐王老汉拣到儿子的事。却没人知道风神庙内的神奇故事了。

却说小长生长到五岁。王老汉便到私塾胡先生的书馆求学。胡先生早就听说了壬老汉拣到小儿子的奇事。也是天意在此。当下就答应免去长生的敬师费用。并为长生取了学名“雲長”二字。王老汉满心欢喜。一回来就直奔风神庙。找到方丈细说了原由。老方丈也心里喜欢。略一思谋。便对王老汉说:“这孩子命运奇特。长大后必有一番作为。”为了将来他家里人能找到他。以便孩儿能认祖归宗。便将当日事情原原本本地一并告诉了王老汉。
王老汉听后唏嘘不已。自觉得神灵在天。冥冥之中自有定数。真是天命不可违。当下便和老和尚商议。应该让雲長姓关。也好让他的娘舅能日后和他相认。也算佛前积德结善缘了。
二日天明后。王老汉便带着穿戴一新的小雲長来到了学堂。此时庙里的老方丈也一同来到了胡先生的府上。并呈上白银五十两以谢师恩。胡先生确是分文不收。并告诉二位“我这也是在行善缘而已。二位不可让我不义了吧。”
三人哈哈大笑。此后便成为三义好友而各自善终,此事传为佳话流芳后世,让善男信女们朝拜万代。
却说这胡先生一见雲長便十分喜欢。这孩子长的五官齐正,面若桃红,凤眼有神,蚕眉露勇,一身正气,肃然起敬,真是越看越喜欢。当下便对王老汉说:“这孩子以后就在我府上吃住了。”

王老汉忙说:“使不得!使不得!”
老和尚微微一笑说:“悉听尊便吧。我等也不是外人了。日后自有福报于他。”说完哈哈一笑,告辞而去。

王老汉也千恩万谢地告别胡先生回家了。留下了关雲長随胡先生到后堂拜见师母去了。
…………
后记待续之七
2019年9月26日于北京三春诗社
手机13120347663微信(吕赛)

八仙庄鹤一堂诗坛编辑微信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