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牵手
文/刘大虎
已经有半个月了,每天早晨六点左右,只要天气许可,在上班的必经之路上,都会看到这样一幕:一男一女,年纪约有五十多岁,男人的右手蜷曲,紧贴在腹部,左手拄着拐杖,右腿趔趄着向前挪一步,左腿再慢慢地跟上。女人面对男人,约一步远,双手做出搀扶的姿势,慢慢地倒退着走。每次看到他们,我都会减慢车速,凝视他们,充满敬意。心中不禁猜想:他们应该是夫妻吧 ,家也离此不远······不久,终于获悉,他们果然是夫妻,已经牵手三十多年了,子女均已成家立业。男人在一家企业打工,女人在家洗洗刷刷,缝缝补补,操持家务,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天有不测风云,不料,男人突患脑溢血,落下偏瘫的后遗症。为恢复男人的行走能力,女人就天天陪着男人练习走路,锻炼身体。“医生说了,他这病,光吃药不行,得加强锻炼,我得看紧他,要不然,他光偷懒。”说着话,女人给了男人一个手势,示意他不要停,继续走。男人憨厚地一笑,迈着蹒跚的脚步,又吃力地向前走去……
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长叹一声,这一幕与五年前的父母何其相似,简直如出一辙。只是搀扶的人是父亲,走着的人是母亲。
父亲上学晚,二十二岁,考上大学,父亲牵手母亲,走过了五十余年的岁月,用现在时尚的说法,他们属于闪婚。
那时,爷爷奶奶想到父亲毕业参加工作再结婚,他的同龄人,结婚早的,孩子都已经上学了。爷爷奶奶抱孙心切,等不了那么久,就想让父亲结了婚,再去上学。于是,就着手为父亲张罗婚事。父亲是孝子,一切听从爷爷奶奶的安排。五十五年前的那个夏天,对于父亲来说,可谓双喜临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媒人带着这个喜讯,走进姥爷家,说明来意,姥爷一口答应这门婚事。母亲听到父亲的名字时,一朵桃花飞上她的脸庞。母亲抿嘴儿一笑,光点头,不说话。原来父亲是比母亲高一年级的初中同学,两个人早就认识,也互有好感。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就这样,父亲牵手母亲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走过了五十年的春花秋月。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父亲在外求学,母亲在家忙碌家务。人居两地,情发一心。月圆,情正圆;月缺,情还圆。花开,思念在梦里;花落,思念还在梦里。“你爸还在上学时,你姐有四五岁了,在家哭着闹着要花裙子,小皮鞋呢。你爸省吃俭用,放暑假赶紧给你姐买回来了,你姐穿上,漂亮得像个小公主一样。”母亲说这话时,一脸陶醉的表情,我听出了母亲发自内心的幸福。
在人们的追求与期盼中,幸福总是姗姗来迟。悲伤就像不速之客,不请自来,让人措手不及。退休后的父亲母亲,本应该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谁料想母亲得了脑中风、脑萎缩,偏瘫。母亲得病以后。照顾她的重担基本上就全部落在父亲的肩上。虽然,我和妻子也经常去看望他们,洗洗衣服,干点儿家务活儿,相对于成年累月,寸步不离母亲身边的父亲来说,只是杯水车薪。2014年刚入冬,妻子说,咱爸照顾咱妈已经三四年了,一个七十岁的老人照顾一个七十岁的病人,别再把咱爸也累出病来。干脆,我辞掉工作,把咱爸妈接过来,专心伺候他们吧。我听了,心里暗地为贤惠的妻子点赞。是啊,早该这样了。与父亲一说,他还不同意,等明年再说吧。我和妻子执意不肯,一再劝说,父亲才同意。我家住六楼,顶层,没有电梯,父亲担心母亲上下楼不方便,无法外出锻炼身体。我和妻子就在附近为父母租了一套一楼一居室,方便他们外出。每天清晨,迎着朝阳;每个日暮,伴着晚霞。满头白发的父亲,牵手白发满头的母亲,慢慢地在大街小巷上走着,这一道温馨的风景线,常常引得路人为之注目。那一段日子,妻子给父母做饭,洗衣,无微不至照顾,我也有更多的时间陪他们聊聊天,说说话。父亲除了陪着母亲外出散步,就在家看看报纸、电视,日子过得很轻松惬意。两个月,仅仅只有两个月,父亲脸上的幸福之花就枯萎了。凋谢了。有一天,母亲轻描淡写地说:“你爸前两天,早上起床,摔倒了,趴在地上,好长时间才慢慢爬起来”。父亲若无其事地一笑:“不知道咋回事,当时浑身无力,不过现在好了,没事儿了”。我听了,心中一震,眼中一热,鼻子一酸,几欲落泪。带父亲去医院检查,竟然是胆管癌!用医生的话说,父亲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有可能坚持不到春节。原来,不知从何时起,身患绝症的父亲居然一直在照顾重病的母亲。身为儿子,我却不知道,深深的愧疚与自责,如鞭子一样抽打着我。那一刻,原本波澜不兴,沉默不说的父子情,在我的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化作滚滚热泪,夺眶而出。父亲住院那天,无限深情地看了一眼这个租来的家,这个他一生中虽然只住了短短两个月,但却给他留下太多温暖和幸福印记的家。
从此以后,父亲再也没有牵着母亲的手,搀扶她走过。我每天都要走的大街小巷,长长的街道,没有他们的身影,显得有点儿冷寂。九个月之后,无情的病魔夺走了父亲的生命。四个月后,母亲也驾鹤西游,追随父亲而去。人间少了两尊活佛,天堂多了两个天使。天堂里,父亲和母亲,生生世世永牵手,谱写人间未了情。“也许牵了手的手,前生不一定好走。也许有了伴的路,今生还要更忙碌。所以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虽然父亲和母亲不会唱这首歌,但是他们牵手走过的五十年的风雨人生路,每一天每一步都在诠释着它的意义,都在演绎着它的真谛。也许父亲和母亲,不知道情人节为何物,更不懂得玫瑰、红酒,烛光晚餐的浪漫,但是他们却用最朴素最实在的人间烟火,四手联弹真爱的旋律,温暖彼此的心灵。
红尘一段路,携手与君铺,相伴到白头,不忘两心初。那些缠缠绵绵的情歌,那些卿卿我我的情话,最终都要回归到不离不弃,相依相偎的牵手之中,以此来体现与验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牵手之路,且行且珍惜,岁月深处,留下的,都是爱的足迹。
作者简介:
刘大虎,男,汉族,1974年4月出生,郑煤集团矿工,新密市作协理事。自幼受父亲熏陶,喜爱文学,尤其钟情古典诗词。工作之余,在文学的天地间,以真心写真情,以真情慰人生。至今已在《新密文艺》《郑煤文艺》《郑州矿工报》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三百多篇,深受广大矿工的好评。相信∶只要心中还有梦,人生何处不月明。喜欢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
投稿邮箱:758774822@qq.com
联系微信:a13618258998
《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编委成员:
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先锋诗人,著名诗人和策划家)、周瑟瑟(著名诗人与作家、卡丘杂志社长)、马俊华(暮雪诗刊执行主编)、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倪进宝(龙盟诗社创始人)、罗晖(年度中国诗歌选主编,著名诗人)、晓渡(安徽诗歌主编)、荒村(大平原诗刊主编,中国民间诗歌读本主编)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走出象征
小说主编:梁测
散文主编:期待加盟
诗歌主编:刘君芝
特邀编委:
法律顾问:刘明
继续招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