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似乎是一个魔咒。很多作家获得诺奖之后,创作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原因有的来自外界,就是事务太多,但这还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他内心郭深处的变化,就是在意识里规定字了自己下一部作品一定要有上乘三表现,一定要比过去的作品更泽好。对此,有一个关于岳阳楼的故事对我启发颇大。

现如今,当人们假舟车,游江南,来到岳阳楼前,可以看到郭沫若题写的“岳阳楼”三个金色大字匾额。远远观去,它堪称岳阳楼整个精巧外观的灵气所聚,点睛之笔。当初,毛泽东同志批示郭沫若为岳阳楼题字时,郭沫若写了数百幅“岳阳楼”的字,并从中挑选了觉得比较好的三幅,寄给了毛泽东。可是,毛泽东却选中了郭沫若写在信封上的“岳阳楼”三个字。大家知道毛泽东是公认的书法大家,眼光独到,造诣很深。由此让我想到,在最放松的状态下,才能出名篇。
我曾经遇到过一种游戏之笔,就是在创作长篇小说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小灵感,于是就信笔写了一个小短篇,结果长篇没写好,短篇却成了精品。这种例子在我个人的创作当中有过好几次。所以,今后能否写出好的作品来,关键还是在于自己内心深处放松不放松、解放不解放。
来源:摘自《北京日报》,作者:莫言
版权声明:转载是为了更好的传播资讯、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