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辑主审:牧童

作家风采

作者简介:网名雨村人,姓名吕赛,北京退休,热爱文学,曾发表些许文章。热衷于写些短文诗词,小小说散文之类文章。

传说故事(原創小说) 连续之七
期待,以后各集将在每周五刊出,不见不散。

神话传说(原創小说) 之七
关公少年时
作者/雨村人
…………
胡正先生的学馆在解州城东关孔庙的侧院内。这里是解州城最注名的解州八景之一夕照桧柏之圣地。
孔庙内的主持道长是胡正的师弟黄三曹。江湖人称黄飞鹰。善使一柄六十来斤重的黄金流星锤。格外威武。名镇晋,陝、豫三省。
此人人格却不地道。江湖上结交些三教九流不良之人。红道黑道不分清白。有利就图。见财就收。
胡正却是最瞧不起这号人。无奈于五老峰的师傅王真人有命。让他不得远离黄三曹的周围。知徒莫若师。他老人家就是不放心这个心地狡钻的徒弟。

再说胡正自金盆洗手后。便一心传学授武。潜心于发现武学之才。以完成王真人之寻找有根基之人。可造就之才。以发扬光大五老峰上的通天教。不辱没老祖姜子牙劊造的天下第一大教之威望。
虽然住在孔庙一侧。但胡正平日里并不怎么多来往这个师弟。除了年节道观庆贺日来道观走走。平日里并不多来往。
可师弟黄三曹却把这个师哥敬得是三日一朝。五日一拜。不管师哥推托见不见他。总要送些银票酒肉。给嫂嫂及俩个侄女买些绸布衣料之类送来府上。
这其中的原委。一是胡正和黄三曹都是五老峰上通天教王真人的徒弟。二是黄三曹的好多武功绝学都是这个大师哥教授的。师哥也是他半个师傅。这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胡正的武学功夫。曾让天下英雄敬佩叹服。胡正年轻时。十八岁那年华山比武论剑大会上。一柄八十斤重的黄铜棍。打边天下无敌手。比武埸上一根铜棍飞舞如龙。只见黄光裹身一团雲雾随着喝彩声在场地上旋转,舞到极性时。只见他双手轻轻一捻。顿时只见黄光一闪。铜棍飞速旋转着直向山石中钻去。眨眼便只剩寸许光景。只见他伸手一拉。铜棍便在胡正的周身飞舞起来。众人从四面用桶水泼洒。却只见雨点似的水珠被铜棍拨挡出去洒向四周众人身上。衣服全湿了。而胡正身上却是滴水未见。一点水迹也没有。众英雄叹服。齐称胡正为“天下第一棍“。从此胡正便称名天下。行走江湖三十年。天下无敌。

到了知天命年。胡正金盆洗手后便到解州开馆授学。子弟百余人之多。多是些穷苦家的孩子。一半学生是不交敬师费的。而且还免费让这些学生吃住的。善缘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积德了。
当下胡正领雲長来到后堂屋。见过师母行九叩八拜之礼。
师母孙秀秀一把拉过小雲長。抱在怀里亲热地问长问短。显得毫不生分。
胡正的俩个女儿也围了上来。一家人都非常地喜欢这个新来的五龄童。
胡正的大女儿叫胡玉。大雲長二岁。小女儿叫胡月。小雲長二岁。
很块地。小雲長便和这一家人熟悉了,每日里习文练武,月光下刀枪见影,朝日里朗诵诸子百家。很快地小雲长便善使十八般兵器,熟读诗经百科之书。喜得王老汉逢人便夸自家的孩儿,常常到庙里敬献些香火之资。老和尚也是心中暗喜,常到学堂里和胡正先生喝茶聊经,切磋些武学神功。

一日天当午时,已长到八岁的小雲长正在学馆里帮厨烧饭,忽然外面噪声一片,闹嚷嚷着人跑乱喊:“救命呀!快跑呀……”。小雲长急忙跑向外边,只见一条巨蛇缠住了师妹胡月,大张着嘴吐着舌芯在向胡月咬去。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小雲长飞起身子俩手抱住了蛇头,一阵英雄拳打脚踢,使巨蛇乱了方寸,丢下小胡月向山中窜去了。众人惊呼之间见小雲长如此英勇,都赞不绝口。小胡月更是抱住雲长哥哥直个劲地傻哭着。
…………
待续之八
2019年10月4日于北京三春诗社
手机13120347663微信(吕赛)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八仙庄鹤一堂诗坛总编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