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是哪一年?
这个得细细推算!
太麻烦,不算了。
其实,那一年,是我刚刚上初中的一年。

我的初中学校,在离家有四里地的镇上。刚上初中,晚上在校住校,中午需要回家吃一顿午饭,为了补充营养,更是为了节省在学校食堂吃饭的开支。
每逢上午放学,我都会和几个同学一起冲出教室,迈开双腿,沿着官道向家中奔去。等下了官道后,就斜岔子走进田野里,一边走,一边挖野菜,荠荠菜,面条棵等等,见到就拔出来,塞进衣服的口袋里。等回到家中时,上衣和裤子上的四个大口袋被塞得鼓鼓囊囊的。奶奶会拿出一个高粱杆编的框,看着我一把一把的往外掏野菜,脸上的笑容把眼睛挤得只剩下了一条缝。
这样走读上学的日子,似乎成了我的一种生活规律,平淡如水,但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话说那天中午,因为老师的拖堂,走出教室的时候,其他同学已经先行一步了。我一个人瑀瑀独行在官道上时,忽然一辆崭新的二八自行车从后面追了过来,一个高高大大的女孩儿喊我:“小可,快上来,我带你回家!”
她是我同村的女同学,家中条件较好,父亲为了支持她上学,专门为她买了一辆二八自行车。
“呃,不用,你先走吧!”看着她那辆自行车,心生羡慕的我拒绝了她的好意。
“走吧,我带着你!”
女孩儿听到我的回答,麻利的从车上跳下来,一边推着自行车和我并行,一并动员着我。
这个时候,有人骑车从身边而过,回头向我们投来了疑惑的目光。
我的脸顿时感觉一热,糯糯的说:“你走吧,真的不用你带我!”
见我如此坚决,女孩儿失落的骑上车走了。
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我的心里涌上了一股莫名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