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行善事,自然好事连连。
胡作非为,当心多事之秋。
——石梦松

文心社微刊第149期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重阳感赋
文/野草
适逢九九度重阳,远眺天高绿水长。
丛菊篱边迎玉露,蓬蒿野外恋秋光。
逍遥纵酒非因梦,自在吟诗只为强。
许是花残人未老,放歌谈笑傲风霜。
重阳寻故再登石女山(新韵)
文/李家平
只缘恋故上嵩峦,忘却耆耋盛志坚。
奉访贞松寻峭壁,探观霜柏觅峰巅。
回眸眷望桑畴碧,举手濡沾云宇蓝。
追槿爬藤攀峻险,摄奇索趣遣孤单。
重阳感吟
文/霍庆来
(一)
一年一度又重阳,竞绽金英分外香。
红叶融情撩翠袖,西风浸意戏儿郎。
敲诗桂下襟怀拓,拾句篱边雅韵藏。
雁阵横天饶梦醉,呼朋唤侣乐飞觞。
(二)
重阳佳节喜登高,雁阵翔天极望遥。
北岭红枫红似火,南坡翠菊翠如绡。
轻吹笛管澄怀抒,漫咏诗书意气骄。
把盏临风同一醉,敲金戛玉颂秋潮。

重阳登山赏景(新韵)
文/李家平
秋朗气清山宇高,登临极顶赏云飘。
放眸方感天穹阔,览尽神州一派娇。
七绝.重阳感题
文/刘恒罡
往事难堪诉暖凉,秋高雁去近重阳。
花间且置一壶酒,游子何时归故乡。
七绝.重阳节赏菊
文/真诚相拥
百花殆尽菊花妍,重九登高入眼睑。
傲骨生平甘寂寥,金风染蕊自清俭。
七绝.重阳感题
文/叙情诗
遥怜路远叹声长,草木萧萧倍感伤。
已是秋高凭雁去,回时可否带书香。

七绝.重阳节
文/李静(潺潺流水)
(一)
风和日丽雁飞投,携友登高尽放喉。
极目远望霞万里,菊花酒祝福长流。
(二)
星移斗转又重阳,叠翠峰峦菊蕊香。
喜庆如今逢盛世,品茶把酒诉衷肠。
(三)新韵
九九重阳晓露寒,采菊陶令尽开颜。
登高齐唱秋光好,墨客文人绣锦篇。
重阳闲题
文/霜面仁心
此时最爱菊花酒,细扫门庭邀故人。
木叶萧萧休怅惘,谁家岁月不留痕。
近重阳
文/梦回故乡
瑟瑟秋风催夕阳,绿纱窗外菊花黄。
奔波终日无情绪,梦里登高望故乡。
重阳
文/悠然客.
天高雁阵长,秋老菊花香。
持蟹筛清酒,霜头也不伤。

浣溪沙 . 重阳
文/门书霞
秋雨一来日转凉,菊花正盛又重阳。田间犹有稻花香。
落叶深情偎大地,密芦缱绻护荷塘。托风带信慰爹娘。
浣溪沙 . 近重阳
文/门书霞
秋雨一来日转凉,菊花正盛又重阳。田间犹有稻花香。
落叶深情偎大地,密芦缱绻护荷塘。托风带信慰爹娘。
小重山 . 近重阳
文/门书霞
已是秋深未感凉,晨昏风正适,菊芬芳。桂娇枫艳近重阳,相思引,惆怅在他乡。
老父守农庄,一朝天骤变,记添裳。无须惦记小儿郎,尚年少,辛劳也无妨。
小重山·情系老宅
作者:秋涵
其一
常忆温居萱草青。啼莺争碧树、暖风盈。犹怜耳畔唤儿轻,无限爱、日夜绕芳庭。
追梦欲山行。别时花上泪、也叮咛。柴门未掩待相迎。手中线、缕缕系深情。
其二
又是秋来萱草黄。寒鸦栖老柳、泣声长。庭深难觅旧时光。慈母爱、唯有梦中尝。
衣薄觉风凉。愁丝抽不尽、损红妆。而今涕泪饮离殇。无眠夜、老宅祭重阳。

文心社微刊编辑部成员:
稿件收集: 刘恒刚
霜面仁心
梦回故乡
稿件审核:门书霞
编辑制作:梦回故乡
本期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