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庆幸的是,陷入不幸命运的许放,那时候也没有放弃写作,也许诗歌创作,对于许放就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救赎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诗歌将她从绝望的境地拯救了出来,她因为诗歌而幸福地活着,她才有了新的希望。许放的诗是阳光的,她不摈弃自己忧郁的内心,也不放纵诗歌的语音天马行空。她的诗情是理性的美,也包括理性的挚爱。许放的诗歌没有浮华的语言,她的每一首诗,都是历经生活沉积的创作,质朴的语音真实的情感,让人读后感到潸然。她在一首诗里写到:“……你用浓烫的米粥/喂壮我病弱的身躯/你用纯情的甘霖/浇灌我成熟的思想……妈妈,如今你已风烛残年/可你还是挂在四季里的太阳”(选自《挂在四季里的太阳》)。“许放历经创作沉积之后更深刻的自然观念,以平凡的文字写出震撼人心的亲情。”谢非在许放的这首后写的这样评价。
许放写诗是发自内心的需要,也是生命的需要。看得出她对诗歌创作是非常严谨的,对生命和自然有着独特的体会与感悟,她的诗对人生有种关照感,无论写人物,还是写大自然,她对家乡亲人的感情是深挚的。她的诗意境优美、意蕴丰盈,有自己独到的审美意识。
《彩虹的那边》,并非完美无瑕,但我相信,这部诗集中的每一首诗,都是许放从心灵中流淌出来的,都是无法赝制的情感精品!我虽然重读这本诗集花费很多时间,收获是丰厚的。祝福许放,永远是大兴安岭天空上——一道亮丽的彩虹!(《蓝莓苑》期刊)
作者简介:静川,本名于江龙,吉林市作协副秘书长、诗人委员会副秘书长;《长白岛》文学、《新诗塬》主编、《少陵诗刊》编委。